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89篇
  免费   2172篇
  国内免费   179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12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192篇
内科学   11783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12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1774篇
综合类   16138篇
预防医学   315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200篇
  112篇
中国医学   7120篇
肿瘤学   215篇
  2024年   313篇
  2023年   1249篇
  2022年   1044篇
  2021年   1507篇
  2020年   1473篇
  2019年   1547篇
  2018年   728篇
  2017年   1303篇
  2016年   1595篇
  2015年   1712篇
  2014年   3087篇
  2013年   2919篇
  2012年   3798篇
  2011年   3767篇
  2010年   3499篇
  2009年   3501篇
  2008年   3318篇
  2007年   3037篇
  2006年   2865篇
  2005年   2672篇
  2004年   2208篇
  2003年   1977篇
  2002年   1714篇
  2001年   1593篇
  2000年   1228篇
  1999年   903篇
  1998年   914篇
  1997年   560篇
  1996年   404篇
  1995年   249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 (HA)、Ⅳ型胶原 (CIV)及层黏蛋白 (LN)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健康人组 2 2例、急性肝炎组 10例、慢性肝炎组 10例、肝硬化组 2 5例及慢性重症肝炎组 10例 ,分别检测血清HA ,CIV及LN的水平 ;对肝硬化组三项指标分别检测和联合检测所得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中HA ,CIV及LN的水平以肝硬化组和慢性重症肝炎组最高 ,均明显高于其它组 (P <0 0 1)。肝硬化组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的敏感性 ,但其特异性降低。结论 :联合检测HA ,CIV及LN可提高诊断肝纤维化敏感性 ,但特异性降低 ;其中HA +CI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为最优联合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62例已行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查的肝硬化患者Hp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p感染在性别和年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p感染率随食管静脉曲张加重、肝功能恶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加重而降低(P<0.05~P<0 .01);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的有无发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中,Hp感染与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恶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关.对有Hp感染的肝硬化患者无需行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83.
健康教育路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崔春红  刘志霞 《医学争鸣》2002,23(8):741-741
0 引言 健康教育在医院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活动 ,使患者建立健康意识 ,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 [1 ] .但目前我国整体护理实行时间尚短 ,健康教育质量较差 ,落实率低 ,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 ,使患者难以得到真正有效的健康教育 .现就我科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科 1999- 0 6 / 2 0 0 1- 0 3收治的首次入院的肝硬化患者 2 0 0 (男 178,女 2 2 ) ,年龄 34~ 75岁 ,文化程度 :高中以上 71例 ,初中以下 192例 ,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4.
85.
秋水仙碱(col)有治疗痛风、肿瘤、淀粉样变性、天疱疮、腰背痛、白塞病等病。70年代国内外报道秋水仙碱(col)治疗肝硬化,此后国内外学者试用col治疗急慢性肝炎、淤胆型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等病,并且进行相关的动物实验,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6.
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地作用于肝脏,造成肝组织弥漫性损害,引起以门静脉压增高和肝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  相似文献   
87.
48例纳络酮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94例,随机分成2组,在针对病因及诱因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纳络酮,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具有恢复时间快,治愈率高的特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8.
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及其相关因素分析--附660例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66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不同的年龄组、肝病病程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丙型肝炎病毒阳性与阴性组及乙型肝炎病毒阳性与阴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的民族及性别,肝功能分级,门、脾静脉内径及有无嗜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组的平均年龄高于单纯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ALT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在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病病程长是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与民族及性别,嗜酒,门、脾静脉内径,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ALT等无明显关系,而与年龄、肝病病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其中与肝病病程、丙型肝病病毒感染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89.
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7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特点及相关的易感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在2005年1—12月于本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感染部位以肺部、腹腔及肠道为主;检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年龄越大发生院内感染率越高;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多者或住院时间长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全身情况差及有腹水、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院内感染率高;侵入性操作机会多者院内感染率高。结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应完善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控制度,遵循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切断交叉感染的途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肝硬化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