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2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333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28篇
口腔科学   107篇
临床医学   537篇
内科学   583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1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1525篇
预防医学   378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413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8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细粒棘球蚴95抗原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蚴95(Eg95)抗原基因,构建携带目的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为细粒棘球蚴抗原的免疫保护机制研究提供材料。方法:应用PCR方法从细粒棘球蚴cDNA文库中克隆获得Eg95抗原基因,将其克隆至pUCm-T载体,测序确定其正确性。利用定向克隆技术将Eg95抗原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8上,根据选择标记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筛选到阳性克隆,通过酶切分析和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测序确定序列。结果:测序表明所有pET28-Eg95阳性克隆均为正确连接95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结论:pET28-Eg95可以进一步用于重组蛋白的表达及抗细粒棘球蚴感染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pEgr-IFNγ重组质粒在接种B16黑色素瘤小鼠体内的辐射诱导表达及其抑瘤效应。方法 小鼠肿瘤局部注射脂质体包裹的重组质粒pEgr-IFNγ后36h,接受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观察各组小鼠照射后不同时间肿瘤生长速率和平均存活时间,照射后第3天用RT-PCR法检测瘤内IFNγ转录水平,照射后第l,3和5天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含量。结果 照射后第3天重组质粒 20Gy组瘤内IFNγ转录水平明显高于重组质粒组;照射后第l,3天血清中IFNγ含量明显高于重组质粒组和对照组;照射后第9-15天,4次(质粒 5Gy)组小鼠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重组质粒 20Gy组,且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多次基因-较小剂量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优于单次基因.较大剂量放射治疗;基因-放射治疗组可能通过诱导瘤内IFNγ表达增强,使血液中IFNγ浓度升高,从而提高荷瘤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43.
人小分子量尿激酶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崔宁,宋后燕,韩琴琴,陈灏珠尿激酶(UK)是目前我国治疗血栓性疾病应用较广的药物。正在开发的小分子量尿激酶(mUK)具有更大的优越性。用基因工程技术可望生产出高纯度的重组mUK,将mUKcD...  相似文献   
44.
收集自1992年8月至1994年12月我院尿液微生物学检查阳性的泌尿系感染感患者449例、其中临床分离出32株变形杆菌。测定其对15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表明对氨苄西林,羧苄西林,氨霉素,四环素等敏感性均低。  相似文献   
45.
将商品化真核表达载体pcDNA3改造成T载体pcDNA3-T,并运用pcDNA3-T直接克隆了由PCR扩增的adw2亚型乙肝病毒preS2与S基因。结果:pcDNA3-T与PCR产物的重组率高达70%。提示:该方法具有简便,省时等特点。  相似文献   
46.
将hGMCSF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S中,构建成重组质粒pCG1。用电穿孔法将质粒pCG1导入COS7细胞和直接注射小鼠骨骼肌内,ELISA检测显示质粒pCG1转染COS7细胞后48、72、96h和肌注质粒pCG1后d10、d15、d20、d25小鼠体内均有hGMCSF的表达。生物学活性检测显示含肌注pCG1的小鼠血液有维持TF1细胞生长的作用,表明重组质粒pCG1表达分泌的hGMCSF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用基因表达分析法鉴定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Core,C)区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在人肝癌细胞系(Huh-7)表达,探讨该蛋白生物学功能及其基因表达改变与致病的关系。方法构建HCV-1b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重组表达质粒,建立表达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Huh-7细胞系,按Affymetrix公司实验程序制备探针、再与该公司H0u133A和Hg-u133b芯片杂交。对基因表达上调或下调≥3倍的基因,用NetAflk作进一步分析。并用半定量RT-PCR对其中3个上调基因进行鉴定。结果Microarray分析显示,HCV-1b 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比c蛋白引起更多的基因表达改变,主要集中在信号传导、蛋白酶活性、分子转运、免疫反应等,特别是免疫反应基因表达更加显著。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表达可同时导致凋亡基因/抗凋亡基因表达上调或下调及致癌基因上调。半定量RT-PCR对有趣的致癌基因FHL2、抗凋亡基因PRKCZ和凋亡基因LGALSI的鉴定结果表明,FHL2、PRKCZ和LGALSI基因的表达比空载体转染对照组相同基因明显上调。结论Hcv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在Huh-7细胞表达对其基因表达有很大影响,其中对免疫反应基因的影响更明显,这一结果对理解HCV C基因插入突变体编码蛋白在HC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研制抗HCV药物均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
共表达HIV-1与IL-6核酸疫苗质粒诱导小鼠免疫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AIDS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因此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新型AIDS疫苗 ,改进早期开发疫苗的缺陷 ,提高其质量是当前的迫切任务。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真核表达载体基础上构建HIV结构基因与细胞因子IL 6基因共表达重组质粒作为核酸疫苗 ,进行小鼠免疫试验 ,探讨核酸疫苗对机体细胞免疫反应能力及细胞因子IL 6作为免疫佐剂的效果。构建表达中国流行株HIV 1B亚型gp12 0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GP及共表达中国流行株HIV 1B亚型gp12 0基因与IL 6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GPIL 6 ,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登革 3型病毒的prM E和NS1基因重组质粒DNA混合免疫对免疫原性的增强作用 ,为登革DNA疫苗混合免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登革 3型病毒的prM E和NS1基因重组质粒DNA分别混合及单独免疫BALB/c小鼠 ,采用中和试验及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和抗体及脾细胞特异性CTL(cytotoxicT lymphocytes)杀伤率。结果 混合重组质粒DNA免疫组与单一prM E基因重组质粒DNA免疫组均在末次免疫后第 14天检测到中和抗体 ,在第 33天达到高峰 ,为 1∶32。在末次免疫后第 4 1天 ,当效靶比为 4 0∶1时 ,混合重组质粒DNA免疫组的特异性CTL杀伤率为 15 % ,而 2个单质粒DNA组分别为 10 .9%和 12 .4 %。结论 重组质粒DNA混合免疫可同时诱发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而且细胞免疫应答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但没有出现特异性CTL杀伤率的协同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50.
弓形虫DNA疫苗联合诱导BALB/c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表面抗原F30和P22是弓形虫疫苗的候选抗原。本研究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BK-P30和pBK-P22联合免疫小鼠,初步观察其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