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5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173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4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289篇
内科学   188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246篇
特种医学   2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29篇
综合类   2769篇
预防医学   382篇
眼科学   320篇
药学   1127篇
  19篇
中国医学   1703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593篇
  2010年   663篇
  2009年   520篇
  2008年   577篇
  2007年   533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488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394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口服诺氟沙星胶囊致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院于1995年1月至2001年4月收治脉络膜神经炎136例计250只眼,男86例148只眼,女50例计92只眼.小于10岁17例计30只眼,10~20岁41例计178只眼,20~30岁54例计102只眼,大于30岁24例计40只眼.患者多在发病4~10天入院,12例在发病后20天入院.所有病例均经全身及眼科专科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确诊为神经炎.治疗方法为地塞米松15mg加入5%葡萄糖中静滴,1次/天,3~5天后患者眼底水肿消失,视力明显提高,炎症基本控制后开始减量,每次减5mg,每3~5天减一次,当减至5mg时静滴5天后,改为口服地塞米松3mg∕天.并联合抗生素,免疫抑制,能量合剂维生素等治疗.  相似文献   
33.
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87年7月~1994年6月,对21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采用神经移位修复。其中复合移位4组神经(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肋间神经)者1例,3组(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者6例,2组(膈神经、副神经)者9例,1组(膈神经或颈丛运动支或肋间神经)者5例。术中发现臂丛神经变异1例,对4例合并锁骨下动脉损伤者,在神经移位的同时进行血管修复,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神经的康复。随访到19例,随访时间为8个月~6年2个月,优良率达73.7%。认为,神经移位术是修复神经根性撕裂伤的常规方法,合并血管损伤者也应同时修复,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34.
35.
36.
失调型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A—PRN)国内少见报道,我们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寻求健侧C7神经根移位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手术中尺神经与桡神经的最佳吻合部位。方法在10具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上观察桡神经及其肱三头肌肌支的解剖学特征;尺神经的解剖学特征;尺神经不同水平与对侧颈根部的距离。结果桡神经从后侧束发出部位到发出肱三头肌长头的第一支肌支之间的距离为(8.2±1.4)cm,从发出长头的第一个肌支部位到外侧头最后一个肌支发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为(4.8±0.7)cm。尺神经肘部以上几乎无分支,尺神经在发出部位的直径为(6.7±0.6)mm;在肘部的直径为(6.3±0.5)mm;在腕部的直径为(4.0±0.4)mm;从锁骨下尺神经发出部位到肘部的长度为(29.0±2.6)cm;从锁骨下尺神经发出点到对侧颈根部的距离为(18.0±1.8)cm。结论健侧C7神经根移位修复桡神经,尺神经与桡神经的最佳吻合部位是锁骨下区,在此部位吻合不但能保证肱三头肌功能恢复,而且大大缩短桥接神经的长度。  相似文献   
38.
患者 ,女性 ,58岁 ,来本院就诊。检查 :右侧额纹消失、眉下垂 ,右侧眼裂变宽 ,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被牵向左侧、右侧皱眉、蹙额、眉上举均不能。右侧眼睑闭合不全、鼓腮时右侧口角漏气、右侧面部水肿、有明显压痛、汗液分泌明显多于健侧。经静脉输入20 %甘露醇1周 ,脉通2周 ,同时口服地塞米松无明显效果 ,改进治疗方案 ,用超激光治疗 ,同时口服地塞米松。具体治疗 :用超激光治疗仪的SG探头照射患侧的星状神经节、颈6横突。B探头照射患侧 :医风、听会、太阳、颊车、地仓。健侧 :合谷。照射功率80 %每点照射4min,照射间歇比2 :2 ,每日照射…  相似文献   
39.
患,女,55岁,以双眼闭合不全并口角歪斜5天之主诉入院。病前有吹风受凉史。5天前晨起后自觉右侧耳后疼痛,双眼闭合不全,上唇完全不能运动,口角略向左侧歪斜,不能咀嚼,在当地诊所以“面神经炎”给口服“强的松、维生素B1”治疗后效果不佳,故转我科。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右侧额纹消失,左侧额纹明显变浅,双侧眼  相似文献   
40.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视神经萎缩是由视神经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视神经退行性病变 ,1 999~ 2 0 0 1年我采用针灸治疗本病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999~ 2 0 0 1年我院共收治 6 4例视神经萎缩患者 ,其中肝肾亏损型 2 3例 ,心营亏虚型 7例 ,脾肾阳虚型 1 5例 ,肝气郁结型 1 1例 ,气速血瘀型 8例。男4 2例 ,女 2 2例。 92只眼 (单眼患病 2 8,双眼患病36 ) ;年龄 1 2~ 6 9岁 ,平均年龄为 39.1岁 ,以青壮年居多 ,病程 1个月~ 4a。2 治疗方法2 .1 选取穴位 以睛明、球后、攒竹为主穴 ,根据辩证分型不同 ,酌选一些配穴 ,如肝肾亏损型 :可加肝俞、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