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17篇
  免费   2577篇
  国内免费   2777篇
耳鼻咽喉   211篇
儿科学   144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2602篇
口腔科学   5152篇
临床医学   12394篇
内科学   1654篇
皮肤病学   91篇
神经病学   732篇
特种医学   27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5666篇
综合类   25269篇
预防医学   3954篇
眼科学   231篇
药学   10014篇
  227篇
中国医学   8515篇
肿瘤学   560篇
  2024年   551篇
  2023年   1845篇
  2022年   1531篇
  2021年   2081篇
  2020年   2259篇
  2019年   2341篇
  2018年   969篇
  2017年   1979篇
  2016年   2387篇
  2015年   2782篇
  2014年   4707篇
  2013年   4856篇
  2012年   5762篇
  2011年   6045篇
  2010年   5576篇
  2009年   5211篇
  2008年   5137篇
  2007年   4854篇
  2006年   4085篇
  2005年   4360篇
  2004年   3865篇
  2003年   3422篇
  2002年   2618篇
  2001年   2119篇
  2000年   1610篇
  1999年   1369篇
  1998年   1242篇
  1997年   1101篇
  1996年   909篇
  1995年   700篇
  1994年   597篇
  1993年   368篇
  1992年   292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5年3月采用肩人路顺行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其中新鲜骨折30例,陈旧性骨折骨不连2例。术后根据肩、肘关节活动范围对其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4~18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2~20周。肩、肘关节功能按陈子华等标准进行评价:优23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为96.9%。术后无继发性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骨不连发生。结论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干扰轻等优点,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采用逆行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肱骨干骨折(Müller分类:A型12例,B型6例,C型3例)均采用逆行自锁髓内钉内固定,其中16例采用闭合复位,5例合并桡神经损伤者采用切开复位,桡神经探查。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达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采用Aitken-Rorabeck评分系统,肩关节功能评价:优1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2%。肘关节功能评价: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受损伤的桡神经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结论逆行自锁髓内钉内固定克服了传统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不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满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73.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可能与纤维环内层和髓核缺乏血运有关。感染后,患者体温多正常或稍高,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三四周后X线平片才显示感染间隙变窄。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监测手段,众多学者曾将血沉作为椎间隙感染的筛选和监测指标。因为引起血沉加快的临床因素较多,血沉在感染中的诊断作用已受到质疑。通过对C-反应蛋白(CRP)进行监测,证实CRP是急性相蛋白中最有代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74.
2004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AF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8例。随访时间3月至1年8月,平均10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两种颈内静脉穿刺法行静脉置管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颈内静脉穿刺法行静脉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静脉置管术的病人,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高位颈内静脉置管组50例和股静脉置管组50例,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高位颈内静脉置管组和股静脉置管组置管一次成功率分别为96.0%,84.0%;操作时间分别为18.8min,21.6min;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90d,63d;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16.0%,两组效果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位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做好置管后的观察与护理对保证静脉置管术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陈莉  李宗 《四川中医》2006,24(9):82-83
目的:中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分析。方法:89例中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给予内服外用药、输液以及垫枕练功疗法、手法整复、杜氏伤科理筋手法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5.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可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症状,缓解疼痛,预防骨折引起的后遗腰背痛等问题。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器械折断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2例根管治疗器械折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2例根管中有48根器械断针在根管内,3根断针深达牙槽骨。在折断器械中,根管锉21根,根管扩大针19根,拔髓针6根,光滑针2根。在同一根管内断针2根4例,3根1例。在牙根尖1/3处弯曲根管26例,“C”形根管10例。结论根管治疗中各牙均可发生器械折断,以牙根尖1/3处弯曲根管、“C”形根管的预备及不当操作,易发生器械折断。应规范根管治疗器械的使用,根管标准预备,熟悉逐步后退法和逐步深入法,及时更换器械,就能减少和避免根管器械折断。  相似文献   
78.
目的:讨论DHS加空心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方法:采用DHS加空心钉治疗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均随访8~22mo,无不愈合病例,2例术后2mo因过早负重螺钉断裂而致骨折移位(后改用重建钉固定)。结论:我们认为DHS加空心钉治疗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改良型根管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需要作根管充填的248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4颗患牙,比较改良型根管糊剂与传统型根管糊剂在充填后3天、及2年后的疗效.结果 改良型根管糊剂在根管充填术后近远期效果均优于传统型糊剂,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改良型根管糊剂在根管治疗中优于传统根管糊剂,术后反应轻微,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80.
假体隆乳术后形态不佳的矫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假体置入隆乳术后形态不佳的原因和矫治方法。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将乳房不佳分为5种类型:圆球型、上部膨隆型、下坠型、单侧双乳型及不规则型。通过松解纤维囊、纤维囊折叠缝合、重新分离隆乳腔隙、更换假体、乳房悬吊术等方法,进行矫治再次隆乳术。结果经过至少6个月随访观察,本组106例均获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隆乳术后乳房形态不佳主要与假体体积过大、腔隙分离不到位、假体移位、乳房下皱襞过度分离、纤维囊挛缩及引流、包扎位置不当等因素有关,针对不同原因实施相应的手术方法矫治,能够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