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79篇
  免费   6076篇
  国内免费   5146篇
耳鼻咽喉   1358篇
儿科学   1701篇
妇产科学   425篇
基础医学   7611篇
口腔科学   1447篇
临床医学   17311篇
内科学   7215篇
皮肤病学   816篇
神经病学   10341篇
特种医学   42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3篇
外科学   13570篇
综合类   32793篇
预防医学   6522篇
眼科学   1312篇
药学   12599篇
  140篇
中国医学   9065篇
肿瘤学   3136篇
  2024年   740篇
  2023年   2671篇
  2022年   2770篇
  2021年   2963篇
  2020年   3238篇
  2019年   3269篇
  2018年   1682篇
  2017年   2571篇
  2016年   2992篇
  2015年   3540篇
  2014年   5899篇
  2013年   5695篇
  2012年   7386篇
  2011年   8008篇
  2010年   7218篇
  2009年   7293篇
  2008年   8022篇
  2007年   7503篇
  2006年   7077篇
  2005年   7483篇
  2004年   5867篇
  2003年   5187篇
  2002年   4239篇
  2001年   3424篇
  2000年   2519篇
  1999年   2119篇
  1998年   1752篇
  1997年   1520篇
  1996年   1393篇
  1995年   1254篇
  1994年   1090篇
  1993年   732篇
  1992年   620篇
  1991年   540篇
  1990年   451篇
  1989年   539篇
  1988年   148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比较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为早产儿早期合理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8年6月在中国西电集团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接受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原发性呼吸暂停(AOP)早产儿62例作为研究组;2011 年 12 月-2014年5月同在中国西电集团医院新生儿科住院采用氨茶碱治疗的AOP患儿69例作为对照组。出生3~8 d及矫正胎龄40周时分别行头颅MRI检查,评估脑白质损伤(WMD)并进行两组比较;6个月及12个月时应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比较两组神经行为发育水平。结果 两组患儿在性别、出生胎龄及体重、产前孕母糖皮质激素应用及分娩方式、5 min Apgar评分、辅助通气和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头颅MRI显示两组患儿W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胎龄40周时头颅MRI显示,咖啡因组WMD较氨茶碱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个月及12个月时Ges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随访至校正6月龄时,咖啡因组患儿的大运动、精细运动及个人-社交评分均高于氨茶碱组(P<0.05);随访至校正12月龄时,咖啡因组患儿的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性评分均高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可明显改善AOP患儿6个月及12个月时的神经行为发育。  相似文献   
92.
93.
94.
摘要:目的 探讨原络调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原络调神针刺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HAMD、MESSS评分及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及血清IGF-1、BDNF、N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原络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升高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鼻出血患者血管张力的神经体液调控(NHR).方法 收集鼻出血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2组均接受体力负荷试验(PL),分别于PL前后采用离子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2组血清生物活性因子多巴胺(DA)、肾上腺素、组织胺以及5-羟色胺(5-HT).结果 PL前观察组5-HT、DA及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胺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L后2组多巴胺及5-HT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肾上腺素显著升高(P<0.05).结论 NHR机制紊乱是鼻出血的致病原因,无原因性鼻出血与高血压所致鼻出血具有相似的NHR机制,各类复发性鼻出血可能具有相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观察作业治疗结合健侧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截肢患者幻肢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大腿截肢后伴幻肢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常规训练组、患侧TENS组、健侧TENS组)。常规训练组患者进行传统作业治疗;患侧TENS组患者在传统作业治疗基础上增加患侧TENS治疗;健侧TENS组患者在传统作业治疗基础上增加健侧TENS治疗。3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后采用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和抑郁状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定指数(PR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PRI总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TENS组患者治疗后PRI总分明显低于常规训练组、患侧TE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SD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SDS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TENS组患者治疗后SDS总分明显低于常规训练组、患侧TE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治疗结合健侧TENS治疗能有效地缓解大腿截肢患者的幻肢痛,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淋巴结阴性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R-NENs)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83例淋巴结阴性R-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定期随访。  结果  83例患者中男性49例(59.0%)、女性34例(41.0%);平均年龄(43.3±11.4)岁;61例(75.5%)患者主要因非特异性症状就诊;肿瘤单发75例(90.4%);肿瘤平均直径为(0.8±0.7)cm;主要浸润黏膜层及黏膜下层80例(96.4%);病理分级以G1为主,共65例(78.3%),Ki-67指数平均值为(2.1±1.7)%;肿瘤分期Ⅰ期78例(94.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gA阳性29例(34.9%)。治疗方式使用内镜下切除67例(80.7%),手术16例(19.3%)。中位随访时间24(3~90)个月,5年生存率100%,2例(2.4%)复发。肿瘤复发与Ki-67阳性指数具有显著相关性(P=0.025);肿瘤浸润深度与肿瘤直径具有相关性(P=0.030)。Kaplan-Meier法分析得出治疗方式、肿瘤分级对预后复发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01)。  结论  淋巴结阴性R-NENs直径>1.0 cm相对容易浸及固有肌层,直径≤ 1.0 cm也有浸及固有肌层的可能,建议此类患者行超声内镜(EUS)检查以决定治疗方式。内镜下切除为淋巴结阴性R-NENs的主要治疗方式,Ki-67指数较高患者治疗后相对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直视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全麻下胸腔镜下肺叶切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叶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G组),术毕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PCIA组(U组),手术结束后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术毕启动静脉镇痛泵行PCIA;直视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PCIA组(E组),手术结束关胸前外科医师直视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通过测定阻滞范围判断,术毕启动静脉镇痛泵行PCIA。记录完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和直视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所需时间;记录胸椎旁神经阻滞后各时间点心率(HR)、血压(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后各时间点静息时VAS评分、咳嗽时VAS评分、感觉神经阻滞节段;记录术后48 h静脉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观察术后Ricker躁动评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U组比较,E组完成胸椎旁神经阻滞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 <0.05),而两组感觉神经阻滞节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更多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