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54篇
  免费   1107篇
  国内免费   92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24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588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4171篇
内科学   3453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11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5600篇
综合类   9857篇
预防医学   1483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345篇
  31篇
中国医学   2371篇
肿瘤学   591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40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459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456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739篇
  2014年   1442篇
  2013年   1447篇
  2012年   1825篇
  2011年   1853篇
  2010年   1740篇
  2009年   1743篇
  2008年   1859篇
  2007年   1837篇
  2006年   1863篇
  2005年   1746篇
  2004年   1503篇
  2003年   1471篇
  2002年   1354篇
  2001年   1176篇
  2000年   954篇
  1999年   893篇
  1998年   937篇
  1997年   831篇
  1996年   691篇
  1995年   586篇
  1994年   440篇
  1993年   318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49篇
  1990年   232篇
  1989年   208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分析与探讨MRI平扫及MRCP显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合并胆道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2013年2月—2014年8月在该院接受诊断的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合并胆道梗阻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诊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MRI平扫及MRCP检查。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和病例相对照。结果对照患者病例,观察组患者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病变诊断准确率为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MRI平扫及MRCP能够有效显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合并胆道梗阻,该诊断方式对选择临床治疗方式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92.
章佳  徐青丽 《当代护士》2018,(2):169-172
正十二指肠瘘形成原因很多,手术、外伤均可导致,最常见于各种术后并发症[1,2]。由于十二指肠内消化液流量多、腐蚀性强,常常导致瘘口周围腹壁皮肤破损、组织感染、瘘口迁延难愈,加之长时间的消化液丢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易发生、难纠正。目前,针对十二指肠瘘的处理原则主要是保持通畅引流、建立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研究依帕司他与胰激肽原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于该院就诊时DPN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口服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疗程均为4周.采用总症状评分(TSS)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用药前后TSS评分均改善[(5.58±2.83)vs(2.35±1.88)分,(5.60±2.19)vs(4.06±2.10)分,P<0.01].两组治疗后T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1.88)vs(4.06±2.10),P<0.01].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要优于胰激肽原酶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分析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方法 收集本院病理诊断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例15例,按照2010年第4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进行病理复核,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及病理特点。 结果 15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中位发病年龄为56岁。发病部位多见于食管,其次为胰腺,CgA阳性率为73%,Syn阳性率为87%,分期为IV期及病理分级为3级的患者预后差。 结论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很高的异质性,临床分期及分级是主要的预后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经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虽显著多于对照组,但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28.21%,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可显著降低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尽快恢复机体健康,保障其疗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2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腹腔镜手术)60例与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60例。观察对比2组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相较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有效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6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据给药分为治疗组(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和对照组(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每组33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溃疡及上腹痛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应用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998.
艾帕列净     
<正>艾帕列净(empagliflozin)是由Boehringer Ingelheim制药公司和Eli Lilly制药公司共同开发的一种2型钠离子依赖型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2,sodium-dependent glucose cotransporter 2)抑制剂,2014年8月1日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该药商品名为Jardiance,是empagliflozin/linagliptin的组合片剂,为首个将2  相似文献   
999.
张荣征 《首都医药》2015,(3):311-312
目的探讨应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13±1.5)d后均痊愈出院;其中2例患者在术后2年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其余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胃大部切除手术能彻底根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且病死率低,对符合适应证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可首选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1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组和联合用药组,各70例。ACEI组单独使用贝那普利,联合用药组在使用贝那普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量(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结果 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大于0.5 g/24 h,UAER下降大于38.77μg/min,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ACEI组(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比单独使用贝那普利疗效更好,且胰激肽原酶片还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