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52篇
  免费   1107篇
  国内免费   92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24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588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4170篇
内科学   3453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11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5600篇
综合类   9857篇
预防医学   1483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345篇
  31篇
中国医学   2371篇
肿瘤学   591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459篇
  2020年   459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456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739篇
  2014年   1442篇
  2013年   1447篇
  2012年   1825篇
  2011年   1853篇
  2010年   1740篇
  2009年   1743篇
  2008年   1859篇
  2007年   1837篇
  2006年   1863篇
  2005年   1746篇
  2004年   1503篇
  2003年   1471篇
  2002年   1354篇
  2001年   1176篇
  2000年   954篇
  1999年   893篇
  1998年   937篇
  1997年   831篇
  1996年   691篇
  1995年   586篇
  1994年   440篇
  1993年   318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49篇
  1990年   232篇
  1989年   208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择期胆囊切除组(89例)和保留胆囊组(89例),研究的一级终点(primary endpoint)是胆管结石或胆囊病症复发。结果择期胆囊切除组中,有6例发生胆道病症(胆管炎5例、上腹痛1例);保留胆囊组中,21例再次发生胆道病症,包括胆管结石复发并发胆管炎13例、上腹痛2例、黄疸1例和急性胆囊炎5例(10grank检验,P=0.001)。在5年随访中,择期胆囊切除组和胆囊保留组发生胆道病症的累积概率分别为5.8%(95%CI,2.4%-13.3%)和25.4%(95%cI,17.3%-36.5%)。82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手术16例(19.5%)。保留胆囊组患者的死亡人数高于择期胆囊切除组(分别为19例和11例,P=0.123)。结论在EST胆管取石后,胆囊切除术可以降低胆道病症的发生,应该被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82.
患者,男,42岁,因腹部外伤在我院急症手术。术中见空肠上段两处破裂,胰腺挫裂伤,未见明显胰管断裂,行空肠修补,胰下置管引流术,术后自引流管处引流出胰液,最多每日1200ml,两次更换引流管,经禁食、静脉营养支持及善宁等肌注治疗无效,30天后给病人恢复饮食,半年后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无不适,但引流胰管液每日仍达700ml。B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观察金石穿对平滑肌的作用,探讨其利胆排石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离体平滑肌灌流的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金石穿溶液对家兔十二指肠平滑肌的作用和抗乙酰胆碱、匹罗卡品和肾上腺素的作用。结果:金石穿溶液10~30mg/ml有促进十二指肠自律性收缩的作用,并随着剂量的加大而增大;当浓度超过30mg/ml时反而抑制十二指肠平滑肌的自律性收缩作用,亦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另外金石穿还具有拮抗乙酰胆碱、毛果芸香碱和肾上腺素的作用(P<0.01)。结论:金石穿对小肠平滑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5.
刘荣辉  白颖 《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68-1768
我院于1996年2月~2002年3月共收治重型胰腺炎30例。其中手术治疗15例,死亡6例。10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合用中药清胰汤,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6.
结节型十二指肠炎是一种内镜下具有特征性改变的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多表现为红斑性结节,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大致分为慢性十二指肠炎和活动性十二指肠炎。根据本院3年来的资料,分析其内镜表现及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  相似文献   
87.
乌司他丁对大鼠胰性脑病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对脑组织损害的保护作用 ,为胰性脑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诱导组和乌司他丁处理组 ,经胰胆管逆行注射 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ANP模型 ,12h后处死动物 ,测定血清TNFα水平 ,并检测脑组织含水量、脑微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及附壁现象。结果 :经乌司他丁处理后 ,血清中乌司他丁水平、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MDA含量、脑微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及附壁现象显著降低(P <0 .0 1)。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减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脑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自拟清胰汤联合皮硝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1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前瞻性双盲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非手术方法治疗,试验组66例在常规非手术方法基础上加用清胰汤联合皮硝治疗。结果:在临床症状缓解及胰周液体积聚吸收速度上,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非手术方法基础上加用清胰汤联合皮硝,对急性胰腺炎合并胰周液体积聚有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9.
胰腺癌扩大根治术中的血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意义和手术方法 ,以及术中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例胰腺癌扩大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n=51),B组为术中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组(n=5),C组为未行血管处理组(n=186),比较三个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血管阻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存分析.结果 三个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2.85±102.32)min、(348.62±92.31)min和(315.00±83.43)min,术中平均输血量为(1430.83±1092.43)ml、(1420.22±794.41 ml)和(928.19±571.57)ml,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8.4个月,不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6.1个月,生存分析两者无明显差异(P 0.05).51例联合血管切除的患者中,行血管壁部分切除7例,行血管节段切除44例,44例血管节段切除患者中38例行端端吻合,6例行间置移植物,血管切除长度平均(2.92±1.35)cm;5例术中医源性动脉损伤的血管分别为肝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腹腔干3例,处理方式为4例行端端吻合,1例行局部修补.结论 积极合理的开展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局部的解剖关系复杂,术中较易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应引起术者重视并加以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索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早期诊断方法,以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确诊率,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采用作者所建腹部外伤数据库,收取广州南方医院、宁夏银川解放军第五医院1995~2006年收治十二指肠损伤患者35例,对其早期诊断方法、诊断结果及漏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13例(37.1%)患者剖腹前得到明确诊断;22(62.9%)例患者术前首诊漏诊,其中19例(54.3%)患者剖腹探查术后确诊,3例(8.6%)患者首次剖腹探查术后仍漏诊.结论:十二指肠损伤发病率低,漏诊率高,术前诊断困难,术中仍易被漏诊.行腹腔穿刺及CT、口服泛影葡胺造影、腹部X光片及腹部B超检查的综合应用有利于明确诊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