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179篇
  免费   11509篇
  国内免费   7347篇
耳鼻咽喉   1546篇
儿科学   3747篇
妇产科学   1152篇
基础医学   6471篇
口腔科学   2159篇
临床医学   32976篇
内科学   29790篇
皮肤病学   4262篇
神经病学   3690篇
特种医学   74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3篇
外科学   15349篇
综合类   74948篇
预防医学   16753篇
眼科学   1798篇
药学   25203篇
  297篇
中国医学   46929篇
肿瘤学   13155篇
  2024年   1533篇
  2023年   5596篇
  2022年   5048篇
  2021年   5977篇
  2020年   5298篇
  2019年   5443篇
  2018年   2704篇
  2017年   4496篇
  2016年   5300篇
  2015年   6323篇
  2014年   11611篇
  2013年   11326篇
  2012年   14382篇
  2011年   15396篇
  2010年   15056篇
  2009年   14571篇
  2008年   16361篇
  2007年   15117篇
  2006年   13975篇
  2005年   13965篇
  2004年   11864篇
  2003年   10832篇
  2002年   9898篇
  2001年   9499篇
  2000年   7865篇
  1999年   6399篇
  1998年   6376篇
  1997年   6185篇
  1996年   5435篇
  1995年   4971篇
  1994年   4372篇
  1993年   3393篇
  1992年   2979篇
  1991年   2676篇
  1990年   2041篇
  1989年   2157篇
  1988年   530篇
  1987年   364篇
  1986年   255篇
  1985年   201篇
  1984年   86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14篇
  1976年   6篇
  1958年   20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21.
22.
借助口服超声助显剂,胃壁及其病变得以清晰显示。本文就经腹超声诊断胃常见疾病和胃排空功能评估方面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经腹胃超声这种无创、实时的检查方式能更普及,使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江苏省连云港地区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应用情况,初步了解该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发病率及病种分布情况,为该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与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连云港地区2015年1月-2017年12月出生的110 158例新生儿进行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筛查,对可疑结果召回复查,复查依然阳性者进行尿蝶呤谱分析、尿质谱分析以及基因突变分析等明确诊断。结果共筛查110 158例新生儿,其中可疑阳性2 110例(1. 92%),确诊42例(总发病率1/2 622)。确诊病例共涉及14种疾病,包括苯丙酮尿症21例;高脯氨酸血症2例;甲基丙二酸血症3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4例; 3-甲基巴豆先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2例;希特林蛋白缺乏症2例;瓜氨酸血症Ⅱ型、β-酮硫解酶缺乏症、戊二酸血症2型、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原发性肉碱缺乏症、2-甲基丁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枫糖尿症、异戊酸血症各1例。结论通过串联质谱筛查显示连云港市遗传代谢病的总发病率为1/2 622。遗传代谢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对受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在连云港市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降低我市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各地区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4.
背恶寒的病因多包括痰饮、阳虚、外感、瘀血、发痈疽先兆等,现代医家亦有许多发挥。本文选取症状典型的"背恶寒"验案一例,患者初期表现为太阳伤寒表实证,投以解表散寒之方药,症减而未愈;后随着病情发展出现太阳病损伤阳气进而内犯少阴的情况,故随证加入温经散寒之少阴用药,其效大增。通过本案例的辨证过程可以看出太阳少阴并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由此浅谈笔者对太阳病与少阴病关系的认识,并对诸家关于"背恶寒"的论述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25.
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时期起病的神经精神性疾病,易反复发作,且病情复杂,阻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已被众多临床工作者高度关注。笔者在辨证治疗小儿抽动症的过程中,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因为内生痰浊、痰凝气滞、痰阻络脉、瘀阻不通,继而痰浊瘀血交阻,而形成痰瘀阻络。痰浊闭阻清窍脉络,瘀血滞遏经脉,与风气相搏结,随风气走窜经络而见面部、四肢抽动不休,阻塞气道故见喉间吭吭有声。痰瘀入络,络脉不畅,痰瘀固着,病邪更盛,日久痰瘀阻滞络脉,形成恶性循环,顽疾怪病丛生,致使多发性抽动症更加缠绵难治。治疗方面,应从"痰""瘀"辨证入手,以祛痰通络,化痰熄风为主。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观察扶正化瘀胶囊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大鼠微小RNA-29家族(microRNA-29,miR-29)的表达影响,探讨其抗心肌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扶正化瘀组和卡托普利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每组6只,连续8周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去离子水。采用HE染色、心脏指数评分、Masson染色的方法评价心脏整体形态结构、重构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9家族表达水平。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脏指数比值、胶原容积分数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扶正化瘀组、卡托普利组大鼠心脏指数比值、胶原容积分数均降低(P0.01)。(2)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组织中miR-29a-3p、miR-29b-3p、miR-29c-3p、miR-29b-5p、miR-29c-5p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扶正化瘀组miR-29b-3p、miR-29a-5p、miR-29b-5p、miR-29c-5p表达上调(P0.05);卡托普利组miR-29a-5p、miR-29b-5p、miR-29c-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miR-29a-3p、miR-29b-3p、miR-29c-3p表达水平进一步下调(P0.01)。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可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部分miR-29家族成员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接受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的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和失败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79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分析肿瘤局部相关因素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影响患者近期疗效、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患者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和复发的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3、5年OS和PFS分别为77.1%、40.1%、26.0%和62.6%、30.6%、20.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声音嘶哑、cN分期、cTNM分期、GTV-横径(GTV-D)和GTV-体积/长度(GTV-V/L)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声音嘶哑、cTNM分期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PF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全组有75例(41.9%)患者出现复发,61例(34.1%)远处转移,其中19例(10.6%)为合并复发和远处转移。75例复发患者中64例(85.3%)患者为单纯食管复发,4例(5.3%)为单纯淋巴结复发,另7例(9.3%)患者为食管合并淋巴结复发。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的63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淋巴结复发;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周边组织/器官受侵、GTV-D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接受ENI确实可行,其失败主要模式仍为食管复发;治疗前声音嘶哑、GTV-D和GTV-V/L较大、临床分期较晚和近期疗效不佳为患者预后较差的指标;肿瘤周边组织受侵、GTV-D和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失败的独立性因素。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帕金森合并抑郁患者进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合并抑郁病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有患者46例。给予对照组帕金森合并抑郁病患者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帕金森合并抑郁病患者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结果两组帕金森合并抑郁病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症状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抑郁测量表SDS评分无明显变化,UPDRS评分研究组帕金森合并抑郁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更高,治疗效果更好。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
沈悦忠  王珏  林胜友 《新中医》2021,53(19):164-168
查阅近10 年中西医防治恶性肿瘤靶向药物治疗后口腔黏膜炎的相关文献,对其中西医发病机制、防治方法展开系统整理与分析。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靶向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相关,防治措施以口腔护理、支持性治疗为主,皮质类固醇激素对依维莫司相关性口腔炎疗效显著。靶向药物治疗后口腔黏膜炎属中医口疮、口糜等范畴,以脏腑功能失调、火热上挠口舌为主要病机,病位以心、脾、肾为主,治则上以清热泻火、调理脏腑阴阳为主,可分为清热解毒、清心泻脾、清热祛湿、养阴清热、健脾泻火五种治法。扶正抗癌法联合靶向药物使用可预防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18年1月,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27例,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57~88岁,平均(71.62±15.14)岁,均不合并下肢神经症状,病椎分别位于T91例,T115例,T129例,L18例,L24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渗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6.14±3.22)个月。术中6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骨水泥渗入椎间盘内3例、椎体前侧2例、椎管内静脉丛1例;但均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等相关并发症。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8.23±1.45)分、(2.24±0.49)分、(1.97±0.62)分,ODI分别为(81.21±9.32)%、(22.13±7.62)%、(21.81±8.23);术后各时间点以上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Kummell病,采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缓解腰背痛症状,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