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462篇
  免费   7019篇
  国内免费   5395篇
耳鼻咽喉   724篇
儿科学   1212篇
妇产科学   770篇
基础医学   6932篇
口腔科学   6438篇
临床医学   21284篇
内科学   7857篇
皮肤病学   438篇
神经病学   2400篇
特种医学   60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3篇
外科学   24699篇
综合类   45277篇
预防医学   11575篇
眼科学   473篇
药学   19775篇
  253篇
中国医学   18601篇
肿瘤学   2065篇
  2024年   999篇
  2023年   3628篇
  2022年   3106篇
  2021年   4007篇
  2020年   3996篇
  2019年   3982篇
  2018年   1867篇
  2017年   3283篇
  2016年   4124篇
  2015年   5061篇
  2014年   8558篇
  2013年   8984篇
  2012年   10782篇
  2011年   11987篇
  2010年   10531篇
  2009年   10344篇
  2008年   11085篇
  2007年   10106篇
  2006年   9292篇
  2005年   9948篇
  2004年   6989篇
  2003年   6252篇
  2002年   4878篇
  2001年   4385篇
  2000年   3358篇
  1999年   2622篇
  1998年   2204篇
  1997年   1974篇
  1996年   1773篇
  1995年   1523篇
  1994年   1316篇
  1993年   908篇
  1992年   660篇
  1991年   660篇
  1990年   543篇
  1989年   586篇
  1988年   168篇
  1987年   145篇
  1986年   96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5):1374-1379
[目的]探讨氩气等离子体(argon beam coagulation,ABC)对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3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根据氩气等离子体使用情况,分成氩气等离子体组(试验组)及99%无水酒精组(对照组);术后从肿瘤复发、患肢功能等方面全面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随访24~46个月,试验组无复发及病理性骨折,对照组复发率17%;试验组(ABC)及对照组(NABC)第3、6个月MST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个月及末次随访两组MST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良率92%高于对照组的78%。[结论]氩气等离子体可引起肿瘤组织坏死,不引起病理性骨折,同时控制局部复发率,可获得良好肢体关节功能,氩气等离子体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措施治疗骨巨细胞瘤。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8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及3个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骨质疏松治疗后的骨密度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7.0±0.9)d比(10.1±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L2~4椎体骨密度分别为(0.80±0.11)、(0.64±0.04)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优15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对照组:优10例、良10例、可4例、差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临床效果好,住院时间短,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40岁以上高龄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旨在为高龄女性提供生育咨询以及为改善高龄女性个体化辅助生殖治疗结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我院生殖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2月女方年龄≥40岁且使用自身卵子行体外受精的共2 467个治疗周期资料,对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岁及以上行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随着女性年龄增加获卵数明显减少(40~48岁女性平均获卵数分别为2.97、 2.69、2.17、2.01、1.77、1.61、1.68、1.29和1.00,44~48岁与40~43岁依次组间比较均P<0.05),尤其是44岁以上女性胚胎发育潜能明显降低(40~48岁囊胚形成率分别为48.90%、43.72%、33.67%、34.29%、24.39%、21.14%、26.32%、16.67%和0%,44~48岁与40~43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共有518个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结果显示,随女性年龄增加,临床妊娠率(40~48岁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6.92%、21.15%、20.79%、10.96%、18.87%、11.11%、5.88%、0%和0%,43~48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种植率(40~48岁种植率分别为23.65%、19.51%、17.70%、8.54%、7.49%、10.81%、5.56%、0%和0%,43~48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和活产率均显著降低(40~46岁活产率分别为18.46%、10.58%、9.90%、5.48%、5.66%、2.78%和5.88%,43~46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43岁以上者结局更差。44岁以上女性自然流产率明显增高(40~45岁流产率分别为31.43%、50.00%、52.38%、50.00%、70.00%和75.00%,44~45岁与40~43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46岁女性仅1例妊娠并分娩,47岁和48岁女性均无成功妊娠。与抗苗勒管激素(AMH)>1.0 ng/mL组相比,AMH≤1.0 ng/mL组妊娠率、种植率及活产率均显著下降(27.04% vs. 14.74%,22.99% vs. 13.50%,15.88% vs. 7.37%;均P<0.05),流产率明显升高(41.27% vs. 50.00%,P<0.05)。结论:≥40岁高龄女性随年龄增长生育力逐渐降低。40~43岁年龄段女性助孕仍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卵巢仍有一定储备者(AMH>1.0 ng/mL),但44岁以上女性原则上不再建议ART助孕,对于46岁以上卵巢功能衰竭的女性强烈建议卵子捐赠或收养。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107.
目的观察可吸收骨钉、骨板(聚乳酸)浸提液经家兔皮肤敷贴片给样后,所产生的皮肤刺激反应情况。方法可吸收骨钉、骨板(聚乳酸)浸提液经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分别在1、24、48、72 h密切观察,并记录动物一般状态和刺激部位,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并记录皮内注射部位有无红斑和水肿情况后,正常饲养,每天观察直至到21 d。结果可吸收骨钉、骨板(聚乳酸)浸提液对家兔的皮肤刺激试验无皮肤刺激性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可吸收骨钉、骨板(聚乳酸)浸提液对家兔的皮肤刺激试验无皮肤刺激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8.
《中成药》2019,(3)
目的考察通络骨蚀丸对痰瘀阻滞型1-2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233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和仙灵骨葆胶囊,观察组给予通络骨蚀丸,疗程1年。然后,检测临床症状评分(Harris、FPS-R、JOA、中医证候)、血黏度指标(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清骨代谢指标(BMP2、ALP、TGF-β1、BGP)、股骨头塌陷区域、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临床症状评分、血黏度指标、血清骨代谢指标、股骨头塌陷区域显著改善(P0.05)。结论通络骨蚀丸对痰瘀阻滞型1-2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对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109例,按治疗方式分为闭合组(54例)和小切口组(55例)。予以闭合组闭合复位固定治疗,予以小切口组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肘关节活动度(伸展度、屈曲度)及生活质量(QLSCA评分)。结果小切口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伸展度、屈曲度、QLSCA评分高于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1.82%(1/55)]与闭合组[11.11%(6/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可显著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提高肘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0.
张芬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9):1310-1311
目的:研究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源于某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根据患者病情发作至接受手术治疗期间的时间长短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方法上保持一致,观察组为脑出血发生后6h内接受小骨窗微创出血清除术治疗,对照组则是在病情出现6h后接受治疗。结果:两组在总疗效方面,观察组91.49%高于对照组53.1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