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784篇
  免费   6339篇
  国内免费   6862篇
耳鼻咽喉   602篇
儿科学   1014篇
妇产科学   403篇
基础医学   5713篇
口腔科学   659篇
临床医学   29591篇
内科学   8220篇
皮肤病学   352篇
神经病学   5777篇
特种医学   88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5篇
外科学   23136篇
综合类   49663篇
预防医学   10668篇
眼科学   1786篇
药学   18539篇
  166篇
中国医学   13508篇
肿瘤学   1250篇
  2024年   906篇
  2023年   2878篇
  2022年   2643篇
  2021年   3194篇
  2020年   3430篇
  2019年   3277篇
  2018年   1594篇
  2017年   2890篇
  2016年   3286篇
  2015年   4082篇
  2014年   6859篇
  2013年   7281篇
  2012年   9493篇
  2011年   10878篇
  2010年   10549篇
  2009年   10775篇
  2008年   11966篇
  2007年   10759篇
  2006年   9970篇
  2005年   10615篇
  2004年   8627篇
  2003年   7826篇
  2002年   6290篇
  2001年   5628篇
  2000年   4422篇
  1999年   3770篇
  1998年   3267篇
  1997年   2718篇
  1996年   2288篇
  1995年   2031篇
  1994年   1503篇
  1993年   1136篇
  1992年   872篇
  1991年   699篇
  1990年   587篇
  1989年   547篇
  1988年   148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2例开放性腋动脉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放性腋动脉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1996年-2002年,共诊治12例开放性腋动脉损伤的患者,从受伤到入院时间为3~14h,入院时均处于不同程度的休克状态,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急诊进行清创、血管神经探查和修复术。其中行腋动脉修补5例,腋动脉直接吻合6例,自体静脉移植修复1例。结果伤后8h内腋动脉再通8例,8~16h内腋动脉再通4例,无病例发生截肢或死亡。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桡动脉搏动良好。结论对开放性腋动脉损伤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探查是控制休克、获取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2.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病,有关的统计数据表明,该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医疗花费巨大。治疗该病的传统方法是腰椎融合术,但术后由于相应节段运动功能丢失以及融合时造成的局部结构损伤,可导致相邻上下节段的椎间盘退变加速,进而产生椎间盘源性腰痛甚至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等改变。  相似文献   
153.
颞肌切除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颞肌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术中采用去骨瓣减压并颞肌切除以扩大减压空间,增大颅腔内有效容积,避免脑组织切除。同期26例患者采用去骨瓣减压和/或部分脑叶切除之常规减压手术治疗。结果颞肌切除仅对咀嚼功能有所影响,而在手术死亡率、痊愈率、术后致残率方面,颞肌切除组明显优于常规减压组。结论颞肌切除术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评估方法及其与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218例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在移植肝恢复血液灌注后1h采取外周静脉血,测定丙氨酸转氨酶浓度(定义为基础肝功能),同时采用组织气体分析仪测定肝组织的氧分压,并取肝组织活检,计算水变性及坏死细胞百分比,分别对上述3项指标进行评分,再根据各指标得分之和将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划分为5级(0~Ⅳ级),统计围手术期(术后2周内)、术后近期(术后2周至1个月)、术后中远期(1个月以上)的患者死亡率。结果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0级者157例(A组),死亡7例(4.5%),71.4%(5/7)死于术后3-6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Ⅰ级者25例(B组),死亡5例(20.0%),80.0%(4/5)死于术后2周至3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Ⅱ级者23例(C组),死亡5例(21.7%),80.0%(4/5)死于术后2周至3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Ⅲ级者8例(D组),死亡7例(87.5%),85.7%(6/7)死于术后1个月内;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Ⅳ级者5例(E组),全部死亡,80.0%(4/5)死于术后1个月内。A组各期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C组(P〈0.05)和D组、E组(P〈0.01);B组、C组间各期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各期死亡率均低于D组、E组(P〈0.05)。结论基础肝功能、组织氧分压以及水变性和坏死细胞百分比三项指标可基本反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缺血-再灌注损伤评级达Ⅲ~Ⅳ级者术后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5.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脑组织氧分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过程中患者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亚低温组入院后或术后立即给予亚低温治疗,保持肛温在32~34℃,持续24h~5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均观察颅内压(ICP)和脑组织氧分压(PbtO2)变化。结果亚低温组治疗后,ICP明显下降,PbtO2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亚低温治疗能降低脑外伤后增高的ICP,提高PbtO2;伤后24h内持续PbtO2<5mmHg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诊断,治疗经验及如何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院1988年1月至2004年12月胰腺损伤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Ι级5例,II级7例,Ⅲ级8例,IV级6例,V级1例。单纯胰周引流12例,胰体尾切除8例,胰腺近端缝扎、远端与空肠Roux-en-Y吻合2例,胰头十二指肠修补加十二指肠憩室化2例,胰腺近端缝扎、远端与空肠Roux-en-Y吻合加改良十二指肠憩室化3例。结果痊愈25例(92.6%),死亡2例(7.4%)。结论根据外伤病史,腹部体征、B超CT及淀粉酶检查,对胰腺损伤是有较大邦助。必要时及做剖腹探查协助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7.
郑聪 《浙江创伤外科》2006,11(6):505-506
在所有致伤原因中.道路交通伤(road traffic injury,RTI)占50%左右.我国交通伤人数呈不断增多趋势。在RTI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中。内脏损伤与颅脑损伤均为主要致死因素口,两者并存给救治带来更大挑战。多发伤患者死亡高峰在伤后68小时以内.约占80%。因此,如何早期诊治.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8.
不同入路腰部硬膜外穿刺对术后腰痛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腰痛是腰部硬膜外麻醉的常见并发症,一般认为是由于穿刺损伤所致。硬膜外穿刺有正中入路和旁入路两种方法,旁入路硬膜外穿刺可以避免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的损伤,与正中入路法比较是否可以降低腰部硬膜外麻醉后腰痛的发生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评价不同入路腰部硬膜外穿刺对术后腰痛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9.
1994-2004年我院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324例,其中经手术证实为胰十二指肠损伤18例,占5.5%,他院转入1例,共19例,死亡2例,病死率10%,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0.
脊髓损伤大鼠的阴茎海绵体肌电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海绵体肌电图诊断脊髓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300~400 g)分成:对照组、T9和L6损伤组(每组8只)。损伤脊髓1周后,用肌电图仪采集注射阿朴吗啡前后阴茎肌电数据,采集频率20~3 000 Hz、扫描速度5 ms/d、灵敏度10 μV/d。用t检验方法分析统计数据。结果对照组使用阿朴吗啡10 min均方根振幅为(5.60±0.89)μV, 大于T9损伤组(3.60±1.14)μV(P<0.05);使用阿朴吗啡前、使用后5 min和10 min高/低功率比均为0.05±0.03,小于L6损伤组0.13±0.04、0.15±0.07、0.13±0.07(P<0.05)。T9损伤组使用阿朴吗啡后5 min和10 min平均频率分别为(122.40±47.99)、(151.80±76.42)Hz,较L6损伤组(278.83±118.66)、(265.00±81.35)Hz低(P<0.05)。结论海绵体肌电图对脊髓性勃起功能障碍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