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04篇
  免费   669篇
  国内免费   47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044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2597篇
内科学   55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7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983篇
综合类   7364篇
预防医学   108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953篇
  69篇
中国医学   2226篇
肿瘤学   164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383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504篇
  2020年   612篇
  2019年   603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584篇
  2016年   693篇
  2015年   843篇
  2014年   1589篇
  2013年   1553篇
  2012年   1824篇
  2011年   1948篇
  2010年   1589篇
  2009年   1468篇
  2008年   1491篇
  2007年   1226篇
  2006年   1069篇
  2005年   1054篇
  2004年   834篇
  2003年   688篇
  2002年   523篇
  2001年   451篇
  2000年   353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患者,女,104岁。患者入院前1天在家行走时不慎滑倒,左髋部先着地,致使其疼痛。不能站立及行走。查体:神志清,精神稍疲,表情痛苦,营养中等。对答切题,头颅、五官端正,口中只剩一颗左下切牙,心肺正常,左下肢屈曲内翻畸形,局部肿胀、压痛、叩击痛,左髋关节活动功能障碍。X线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顺粗隆型)。诊断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  相似文献   
92.
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名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人均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人数的增加,老年人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概率呈上升趋势。仔细研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有利于对骨折程度作出更准确的评价,以选择更加适合的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本文就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及总结应用小钢板螺钉结合髓内针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随访近6年共22例本术式的患者,对骨折固定的稳定性、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做分析研究。结果22例骨折患者均得到早期恢复,无骨折移位、骨不连及小钢板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小钢板螺钉结合梅花髓内针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骨折,对骨碎片的复位固定、控制骨折的旋转活动及增强骨折的固定强度,有较好的疗效;利于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双梅花针互嵌远端分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初步疗效。方法应用双梅花针互嵌远端分叉内固定临床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23例。结果术后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疗效满意。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结论本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设计合理、术中不接触放射线,固定牢固等优点。本法扩大了髓内钉固定股骨干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95.
<正>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损伤。2006至2009年太仓市浏河人民医院外科对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选择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手术治疗的65例不稳定型老年转子间骨折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5例随访12~82个月(平均36.2个月),优良率81.5%.并发症主要为髋内翻畸形5例、内固定松动断裂3例和术后诱发原有合并症2例.结论:对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应针对不同的骨折类型,以及患的全身状况,选择最适合的内固定,主要选用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和动力性髋部钉(DHS),外固定架和多枚钉固定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97.
股骨转子间骨折四种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社会活动增加,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而老年人一般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患及脏器功能障碍,因而增加了骨折治疗的复杂性。我院自1998年10月~2005年1月分别采用经皮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经皮穿针外支架固定、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改良伽马钉(Gamma)内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32例,为进一步了解各种方法的不同适应症及优、缺点,现结合临床和有关文献,对四种方法的应用作回顾性分析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98.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骨折,是老年人较常见的骨折。患者由于年龄偏高,卧床时问长,若缺乏精心的护理容易出现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褥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此,我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
我院自1989年~1995年,应用单根斯氏针行股骨髓内固定,治疗小儿股骨上段骨折3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应用双光子及单光子吸收测定技术,检测了92名出生3d内的新生儿骨矿质含量,其中巨大儿30名,正常体重儿32名,低出生体重儿30名,其孕龄分别是40.1±0.7、39.1±1.5和37.4±1.2孕周。结果表明,巨大儿、正常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全身骨矿质含量分别是101.6±28.8、85.2±19.8、59.9±27.2g/cm2,巨大儿骨矿质含量最高,正常体重儿次之,低出生体重儿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颅骨、肱骨、股骨的骨矿质含量与全身的骨矿质含量有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943、0.879和0.745(P<0.01)。全身的骨矿质含量与出生体重、孕龄及头围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755、0.596和0.556(P<0.01)。提示颅骨、肱骨及股骨的任一部位均可代表全身的骨矿质含量,肱骨是确定全身骨矿质含量较好的部位,新生儿骨矿质含量受出生体重、孕龄及头围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