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1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334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8篇
口腔科学   152篇
临床医学   354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27篇
综合类   493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62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制备25羟基维生素D3(25-dihydroxy-vitamin D3,25VD3)-聚乳酸微球,并探讨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增殖的影响,以期为研究牙槽骨缺损修复方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以W/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25VD3-聚乳酸微球,检测微球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载药率、包封率及降解特性;与BMSC体外共培养,检测细胞形态、相对增殖率,以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25VD3-聚乳酸微球呈球形,粒径主要为35 ~ 55 μm,载药率为(3.4±0.3)%,包封率为(71.5±2.8)%,降解6周pH值降低了(0.24 ±0.02)、累积释放量为(82.2±5.3)%;1.5×10-3 g/L微球培养基中BMSC相对增殖率最高,为(113.8±2.1)%.结论 W/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25VD3-聚乳酸微球粒径均一、包封率较高、缓释效能良好,可有效促进BMSC增殖.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纳米羟磷灰石-脂肪族聚酯酰胺(nHA—PEA)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含有nHA—PEA的达尔贝科极限必需培养(DMEM)浸提液作用于试验组细胞,DMEM作用于对照组细胞,以甲噻唑四唑氮检测nHA—PEA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计数细胞周期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将细胞和材料联合培养,观察细胞在复合材料上的黏附和生长情况。结果试验组细胞的相对增殖率为92%.107%且无量效关系,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及AKP活性表达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细胞直接培养于复合材料上,显现出良好的黏附、铺展和生长行为。结论nHA—PEA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无不良影响,具有骨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为研究靶向治疗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灶,制备一种集靶向化疗、定位、实时监测为一体的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方法以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为模型药物,以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为荧光探针,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以粒径、荧光性能、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质量控制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用复乳法制备平阳霉素量子点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PYM-QD-PLGA-NPs)。结果经优化制备的PYM-QD-PLGA-NPs包封率为(78.1±2.1)%,载药率为(5.9±0.3)%,平均粒径245.4 nm,电位(-6.68±4.11)mV,具备与QDs相似的荧光性能。结论 PYM-QD-PLGA-NPs具备一定的PYM包载率和QDs荧光性能,符合淋巴靶向的粒径要求,理论上通过口腔癌周注射,可靶向、定位、监测并治疗颈淋巴结转移灶。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聚乳酸乙醇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复合支架与成骨样细胞MG-63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体外实验,将成骨样细胞MG-63复合于支架材料BC-PLGA-HA和BC-PLGA上,分别为BC-PLGA-HA组和BC-PLGA组,通过扫描电镜、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以及碱性磷酸酶检测,观测细胞生长情况。结果细胞接种5 d后,BC-PLGA-HA复合支架材料上的细胞比BC-PLGA支架生长密集,BC-PLGA-HA组、BC-PLGA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为(422.12±0.15)U/L、(289.36±0.21)U/L、(75.34±0.08)U/L,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00,P=0.002),BC-PLGA-HA组高于BC-PLGA组,此两组碱性磷酸酶洗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PLGA-HA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制备骨髓基质干细胞片层,探讨其对组织工程骨成骨的作用.方法 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并向成骨方向诱导,利用温度反应性培养皿制备骨髓基质干细胞片层,光学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将经过预处理的三维多孔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支架注射BMSCs悬液并复合干细胞片层后植入犬左侧下颌骨缺损,为实验侧;将未复合细胞片层的支架植入右侧,为对照侧.16周后,对新生骨行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分析.结果 片层中细胞排列紧密,生长活跃.实验侧吸光度值高于对照侧(P<0.05),并可见较多哈弗系统及板层骨样结构.结论 经温度反应性培养皿制备的干细胞片层结合PLGA支架可形成具有板层状结构的组织工程骨.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索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为种子细胞,在体外构建具有完整内侧半月板形态的软骨样组织的方法。方法运用模具制备内侧半月板形的PGA/PLA支架。抽取犬骨髓,分离培养BMSCs,将其接种于支架材料上,5 d后使用软骨诱导液培养。体外培养6周后,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测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细胞材料复合物能够较好地维持半月板三维立体结构,形成了表面光滑、触之有弹性的瓷白色软骨样组织。 HE染色可见典型的软骨陷窝出现,说明成熟软骨组织的形成。Safranine O染色证实有蛋白聚糖基质产生。生物力学检测显示,新生组织弹性模量达正常半月板组织的12.7%。结论 BMSCs通过体外诱导,可在体外分化为较成熟的软骨组织,并构建出组织工程化半月板。  相似文献   
77.
本文制备了人工外泌体,共传递蛋白和核酸,实现多组分药物高效安全共传递。采用阳离子脂质赋形剂二油酰基三甲基铵丙烷(dioleyl trimethylammonium propane, DOTAP)修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copolymer, PLGA)基质来设计优化的制剂,双乳化法制备包裹蛋白和核酸的PLGA/DOTAP纳米粒,再用逆相蒸发法制备最外层的膜结构,此膜结构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1, 2-dipalmit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DPPC)、二油酰磷脂酰胆碱(1,2-diole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DOPC)、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DSPC)、胆固醇及膜蛋白组成,通过超声分散和挤出的方式形成人工外泌体结构,并分析其物理特性和传递效果性质。结果表明,人工外泌体粒径约为156.13 nm,带负电荷(-18.23±0.57 mV),能高效共传递蛋白和siRNA,且siRNA能高效抑制目标基因Trim 28的表达。这说明人工外泌体模拟了外泌体结构,实现了多组分药物安全高效的共递送。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聚乳酸生物可吸收膜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程度,又分别分为单侧喉返神经显露组(A组)和双侧喉返神经显露组(B组)两个亚组.实验组患者将聚乳酸生物可吸收膜分别置于甲状腺手术创腔内喉返神经表面和颈前肌群表面与颈阔肌层之间.对照组不使用生物膜.对患者声音状况及颈部不适感进行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1)手术后当天,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声音嘶哑.术后3天后开始有患者出现声音嘶哑,为迟发性声音嘶哑.迟发性声音嘶哑发生率为3.33% (4/120),实验组1例(占1.7%),对照组3例(占5.0%).采用GRBAS系统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各个观察点声音嘶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TVQ量表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1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仅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第5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电子喉镜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个月时,实验组颈部不适感发生比例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乳酸生物可吸收膜在甲状腺手术中,具有保护喉返神经,促进声音恢复的作用,可减轻患者术后颈部牵扯及挛缩感.  相似文献   
79.
80.
《中国药房》2018,(8):1031-1035
目的:制备并表征包载荧光染料1,1′-二十八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三碳花青碘(Di R)的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Di R-PEG-PLGA)纳米囊,评价其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乙二醇(PEG)-PLGA共混物为载体,采用改良的超声乳化法制备Di R-PEG-PLGA纳米囊样品。对样品的粒径、Zeta电位、形貌、稳定性、体外荧光特性等进行检测;采用MTT试验评价样品对人源性HL7702肝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采用体外溶血试验考察其对健康Wistar大鼠血细胞的溶血作用。结果:所制备的Di R-PEG-PLGA纳米囊呈圆球形,具有明显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507.53±7.87)nm,粒径的多分散系数为0.306 1±0.001 5,Zeta电位为(-35.20±0.92)m V;4℃条件下保存6个月,稳定性较好;体外荧光信号强度(y)随Di R质量浓度(x)呈线性增加,线性方程为y=0.345 2x+0.433 4(R2=0.997 3)。所制纳米囊对HL7702细胞的毒性为0~1级(即无细胞毒性),对大鼠血细胞无体外溶血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荧光特性的Di R-PEG-PLGA纳米囊;所制纳米囊体外生物相容性较好,有望成为一种安全的药物光学示踪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