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19篇
  免费   3801篇
  国内免费   2276篇
耳鼻咽喉   937篇
儿科学   674篇
妇产科学   836篇
基础医学   3692篇
口腔科学   1298篇
临床医学   8241篇
内科学   4781篇
皮肤病学   1973篇
神经病学   1799篇
特种医学   34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3353篇
综合类   16266篇
预防医学   4082篇
眼科学   838篇
药学   6097篇
  74篇
中国医学   3450篇
肿瘤学   2886篇
  2024年   609篇
  2023年   2064篇
  2022年   1701篇
  2021年   1990篇
  2020年   1820篇
  2019年   1823篇
  2018年   1021篇
  2017年   1418篇
  2016年   1717篇
  2015年   1980篇
  2014年   2984篇
  2013年   2931篇
  2012年   3929篇
  2011年   4240篇
  2010年   3878篇
  2009年   3829篇
  2008年   4181篇
  2007年   3695篇
  2006年   3200篇
  2005年   2977篇
  2004年   2386篇
  2003年   2095篇
  2002年   1673篇
  2001年   1416篇
  2000年   877篇
  1999年   754篇
  1998年   590篇
  1997年   539篇
  1996年   491篇
  1995年   433篇
  1994年   322篇
  1993年   237篇
  1992年   234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常见类型之一,其发病机理主要有机械压迫学说和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学说,据报道,约有10%的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表现,其发病年龄高于其它类型颈椎病,以50~60岁为多,症状变化多,与颈椎活动有密切关系,故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诊断国内标准有:颈性眩晕;旋转征阳性;X光片有异常表现;交感神经症状;椎动脉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排除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TG F-α和IG F-Ⅱ含量变化与血液透析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和30名正常人TGF-α和IG F-Ⅱ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血清TG F-α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透析后显著高于透析前(P<0.01);IG F-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透析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12h尿液中TG F-α和IGF-Ⅱ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TGF-α和IGF-Ⅱ两种多肽生长因子参与了机体自稳功能的调节,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TG F-α和IGF-Ⅱ水平变化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兰静 《天津药学》2005,17(5):4-6
目的:测定去羧氯雷他定原料药中残留有机溶剂乙醇和乙酸乙酯的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顶空进样,FID检测器,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异丙醇为内标,采用石英毛细管柱,以6%苯基-94%氰基丙基苯基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气化室150o C,检测器240o C,柱温65o C.结果:乙醇在10~22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回收率为99.03%(RSD=2.5%),最低检出限为1 μg/ml. 乙酸乙酯在10~20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回收率为101.5%(RSD=1.2%),最低检出限为3 μg/ml.三批去羧氯雷他定原料药中乙醇的残留量均为0.02%,乙酸乙酯的残留量均为0.03%.结论:本方法简单、快捷且灵敏度高,可用于去羧氯雷他定中乙醇和乙酸乙酯残留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24h脑电(AEEG)监测对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连续24hAEEG监测。结果AEEG痫波阳性率为64.29%,与常规EEG的28.21%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且痫样放电与睡眠密切相关。96例患者中捕获41例(42.71%)临床发作,其中31例确诊为癫痫发作;2例癫痫合并假性发作;3例假性发作;3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2例癫痫合并SAS。结论24hAEEG携带方便,监测期间自然睡眠不受环境改变的影响,显著提高了临床癫痫发作和痫样放电阳性率,还可作为难治性原因之一SAS的筛查检测,有助于难治性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的表达。结果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为28.89%;Ⅰ期患者和Ⅱ~Ⅲ期患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00%和10.00%(P<0.05);在高、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15.00%和10.00%(P<0.05);无、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71%和7.14%(P<0.05);IGF1R阳性表达率为86.67%。结论PTEN基因抑制子宫内膜癌的生长、浸润及淋巴结转移;IGF1R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梯度减压法预防颅内血肿清除术中脑膨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梯度减压手术治疗颅内出血对预防术中脑膨出的疗效。方法 对GCS≤8分的53例重型颅脑损伤或高血压颅内血肿患者采用梯度减压手术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所有病例中有2例(3.8%)脑肿胀较严重患者发生术中轻度膨出,死亡10例(18.9%);对照组脑膨出13例(26%),死亡17例(34%)。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x^2=10.52,P〈0.01)。结论 采用梯度减压手术可使高颅压状态下颅压下降有梯度过程,能分次减低脑组织对骨窗部位的顺应性,降低局部压力梯度,有效避免局部脑组织卡压以及由于血管外力突然降低引起调节麻痹,导致血管急性扩张,从而避免脑膨出。  相似文献   
997.
应用头孢哌酮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患者,男,56岁,因右下肺炎住院,静滴头孢哌酮第5天的晚餐后饮白酒2两。5 min即感胸闷、头昏、呼吸困难、心悸、心率154次·min-1。继而出现狂躁、谵妄等意识障碍,血压90/60 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及ST段上斜型下移,立即予吸氧,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肌苷0.6、维生素C 2.0,静脉缓慢滴注,10 min后胸闷有所缓解,心率降到95次/min。继之以5%葡萄糖液500 ml加ATP40 mg,CO- A100U,静滴,2 h后神志清楚,胸闷明显改善,8 h后症状基  相似文献   
998.
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IV,ASI)是黄芪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改善心肌,脑缺血,促淋巴细胞繁殖,促抗体生成等作用。但由于其在黄芪中含量低,以及缺乏必要的化学合成中间体,限制了其临床药用,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提高其表达量将有助于其应用。本文应用了差减杂交方法(SSH)结合斑点杂交,从黄芪甲苷合成差异株系中分离鉴定了19个黄芪甲苷合成差异基因片断,其中7个具有同源序列,同源性约80%以上,而另外12个未发现同源序列,推测可能是新基因片断或者是全长cDNA的3’末端序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比较氨甲酰胆碱和毛果芸香碱对血管内皮细胞M受体基因表达调节作用的异同点。方法:氨甲酰胆碱和毛果芸香碱分别孵育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10h后,提取细胞总RNA,RT-PCR方法测定M受体5个亚型mRNA的表达。结果:M_1~M_5受体mRNA在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上均有表达,氨甲酰胆碱和毛果芸香碱孵育后表达量均增加,但二者之间无差异。结论:氨甲酰胆碱和毛果芸香碱对M受体5个亚型的基因表达均发生了相同的影响,两者对M受体可能的作用尚不能解释其对血管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嗜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该菌能分泌一种表皮松解毒素(剥脱毒素),使表皮细胞间桥粒溶解而出现尼氏征阳性,是一种以全身性红斑、松驰样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SSSS多见于1-5周的幼婴,成人亦可发病,且成人发病急骤、预后较差,目前国内少有报道。本院于2003年收治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成人患者,给予大剂量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2例患者均为男性,有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病史,长期给予激素和广谱抗生素治疗。患者入院时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在38~40℃度之间,后又迅速出现皮疹,面部或颈部有大片状红斑,1~2d内又扩散至胸部、背部、腋下及腹部,且部分红斑可见松驰样大疱及表皮层起皱,呈尼氏征阳性,疱液混浊,脓性,且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脓液培养(-),骨髓培养提示凝固酶( ),药敏实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耐药。因此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扬子江药业生产)6g/d静脉滴注,并给予新鲜红细胞悬液和血浆隔日输入以加强营养支持,并给予甲基强地松龙250mg/d连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