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9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187篇
口腔科学   143篇
临床医学   899篇
内科学   30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82篇
综合类   2668篇
预防医学   423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929篇
  7篇
中国医学   656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胆囊管结扎夹闭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处理粗大胆囊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12月,104例LC术中发现粗大胆囊管(直径>0.8 cm),先用丝线结扎使之变细,再用钛夹完全夹闭处理。结果 104例术中胆囊管直径0.8~1.2 cm,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95 min。无出血、胆漏和腹腔感染等并发症。84例随访3个月~3年,平均1.7年,无腹痛、黄疸及发热等症状。结论对粗大胆囊管先结扎后夹闭的处理方法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特别适合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对于基层医院多种保脾措施在外伤性脾破裂中的选择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至2011年间施行保脾法治疗脾破裂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保脾治疗后40例均痊愈出院。其中行腹腔镜下保脾术5例,脾动脉阻断加脾修补术11例,脾动脉主干结扎18例,行脾叶、段动脉结扎加脾部分切除术6例。2例术后再次出血,其中1例终行脾切除术。28例术后随访1~5年,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基层医院开展多种保脾措施在外伤性脾破裂的前景较好,但术前务必向家属说明保脾的局限和可能再次手术,征得同意和充分理解。另外对医院医疗设备和术者要求要慎重且要严格把握。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淋巴管结扎和不同肠内营养对肠道通透性、系统炎性反应和肺损伤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大鼠胃造瘘术后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普通肠内营养组、谷氨酰胺(Gin)肠内营养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肠内营养组和假手术组.前4组根据淋巴管是否结扎又各分为结扎和不结扎组.共9组.每组8只。所有肠内营养组均经胃造瘘给予等氮(1.8gN·kg-1·d-1)等热卡(1046kJ·kg-1·d-1)的营养支持,7d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他8组实施肠道缺血60min,结扎组在缺血前同时进行淋巴管结扎:然后继续原营养再灌注3d。在胃造瘘术后第5、7和9天测定肠道通透性(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浓度值.L/M):术后第11天取血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内毒素、细胞因子及ALT、AST的水平:取小肠黏膜检测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取肺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NO和NO合酶(NOS)浓度及细胞凋亡指数。结果肠道缺血60min可引起肠道损伤;缺血后第1天,各组L/M均显著增加(P〈0.05);缺血后第3天L/M明显下降(P〈0.05),其中Gin肠内营养组和(ω-3PUFA肠内营养组已恢复至接近缺血前水平(P〉0.05).且淋巴管结扎组L/M明显低于不结扎组(P〈0.05)。在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与普通肠内营养和正常饮食组比较,Gln肠内营养组和ω-3PUFA肠内营养组血清内毒素和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降低.小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明显增高(P〈0.05);且淋巴管结扎后效果更为明显(P〈0.05)。予以Gln或(ω-3PUFA肠内营养以及淋巴管结扎后,肺组织MPO、NO、NOS及细胞凋亡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肺等远隔组织损伤及系统性炎性反应可能与肠淋巴液中的某些因子有关.阻断“肠-淋巴途径”和(或)补充Gln和ω-3PUFA的肠内营养可以降低缺血引起的肠道通透性增加.降低循环内毒素水平.增加肠黏膜的厚度.减轻系统炎性反应和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应用Hem-o-lok结扎锁处理阑尾根部的经验。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6月对284例急性阑尾炎和40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超声刀切断系膜至阑尾根部,16 mm Hem-o-lok结扎锁(Weck Closure Systems)处理阑尾根部。根部近心端1~2枚Hem-o-lok结扎锁夹闭,远心端以超声刀切断。结果 32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阑尾根部处理顺利,所有病例均用结扎锁完成,无结扎锁滑脱现象。手术时间20~70 min,平均35 min。术中出血2~20 ml,平均10 ml。术后住院3~5 d,平均4 d。300例随访5~14个月,平均7个月,无切口感染、再发右下腹痛等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Hem-o-lok结扎锁处理阑尾根部,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膝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利用自制2枚去尾硬膜外穿刺针导引钢丝抽出缝合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1例.结果本组获3~15个月随访,术后X线片均显示满意复位、固定,术后骨折愈合(3±0.56)个月.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优8例,良2例,可1例.结论 Carlson后内侧入路利用钢丝抽出缝合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取材方便,内固定方法简单、可靠,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是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魏晓燕 《现代医院》2012,12(3):56-57
目的探讨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确诊为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18例患者,总结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结果 18例患者均采用雌激素配合缩宫素使用,术中采用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大大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发生,其中有2例合并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患者,加行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结论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患者临床上采用雌激素配合缩宫素的使用,术中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有效地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发生,2例合并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患者加行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97.
陈涛 《现代保健》2012,(31):94-95
目的:探讨单根前牙根折行根管治疗和钢丝内固定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单根前牙根折患者33例,对其行根管治疗和钢丝内固定,X线观察对位情况,统计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3例患者成功22例,占66.67%,基本成功8例,占24.24%,失败3例,失败率为9.09%,总成功率为90.91%。结论:根管治疗和钢丝内固定治疗单根前牙根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体会。方法总结13例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术后早期指导自主功能锻炼。结果全部患者复查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参照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治疗优良率92.3%。结论选择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实惠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9.
王锦玉 《全科护理》2014,(15):1377-1378
[目的]比较气门芯低位脐带结扎法和双线结扎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出血及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双线结扎法,观察组采用气门芯低位脐带结扎法,观察比较两组脐部感染率、出血率及脐带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脐部感染率、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脐带脱落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气门芯低位脐带结扎法可降低脐部感染率和出血率,缩短脐带脱落时间。  相似文献   
1000.
殷叶莲  刘萍 《全科护理》2014,(23):2137-2138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48h~72h解除脐带结扎环对其脐部的影响。[方法]将自然分娩或剖宫产的200例足月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出生后常规每日脐带消毒,观察组在常规每日脐带消毒的基础上于新生儿出生后48h~72h解除脐带结扎环,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出血、渗血、脐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脐带脱落时间(P0.05);观察组发生脐带渗血和脐炎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脐带在常规每日消毒的基础上,于出生后48h~72h解除脐带结扎环可以有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减少渗血、脐炎的发生,且不会增加出血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