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6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317篇
耳鼻咽喉   1272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79篇
口腔科学   229篇
临床医学   1571篇
内科学   265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435篇
特种医学   2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24篇
综合类   2922篇
预防医学   447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1189篇
  13篇
中国医学   1395篇
肿瘤学   26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568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661篇
  2009年   649篇
  2008年   675篇
  2007年   607篇
  2006年   589篇
  2005年   620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521篇
  2002年   447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孙伟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726-72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和音乐教育的不断加强,音乐专业招生的数量日益扩大。为使广大音乐专业学生不仅能在岗位上用好嗓、护好嗓,笔者对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并提出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口咽通气道法是用“S”型管道插入咽部,使舌根前移,达到解除呼吸道梗阻的目的。传统的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是将胶布缠绕牙垫顶部,贴在面颊的两侧。但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这种固定方法易脱出,清洗时胶布很难去除,对胶布过敏者,粘贴处易出现过敏性皮炎或破溃。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口咽通气道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将通气道翼缘两侧各打1个小孔,从两侧小孔各自穿一绷带。当气管插管等管道插入通气道后,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打结固定即可。此方法简单易行,可以防止脱落,避免使用胶布造成的皮肤过敏。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的改进!075000$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3.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鼻胃管置入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肠道营养支持是通过置入胃管,为患注入食物和药物,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气管插管后,置入胃管有一定难度。我们采用不同方法为气管插管患100例安置胃管,成功率达100%。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腔、咽、食管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3月-2005年12月,采取口服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总结。结果:25例病人均治愈,无创面感染、食管狭窄、腹泻等并发症。结论:MEBO对口腔、咽、食管等上消化道部位黏膜烧伤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着重介绍可控射频消融辅助上气道手术(coblation assisted upper-airway procedure,CAUP) 对中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全方位进行治疗的方法、优点及术前术后疗效观察结果.方法 根据术前定位诊断的结果,对33例OSAHS中老年(55~73岁)病人上气道不同部位如下鼻甲、软腭、悬雍垂、扁桃体、舌根及舌体等部位进行射频组织减容(Radiofrequency volumetric tissue reduction,RFVTR)治疗,必要时配合实施腭咽肌切开术,扩大软腭后气道.术后半年和一年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随访.结果 全部33例病人顺利接受CAUP治疗,术后PSG随访资料综合疗效评价:治愈9例(27.2%),显效19例(57.6%)、有效3例(9.1%)、无效2例(6.1%).术前术后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意义.结论 RFVTR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技术,该方法操作便捷、安全、痛苦小、可重复、简化术后护理、恢复速度快、尤其老年病人极容易接受; RFVTR结合腭咽肌切开术构成一个新的CAUP治疗体系,是一种值得进一步开发和临床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现将我科门诊1997年1月~2002年12月诊治的咽结核9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咽喉结核患者9例,男3例,女6例,年龄24~64岁,平均46.5岁,病程1~6个月,其中咽结核4例,喉结核5例,6例由外院按非特异性炎症治疗无效转来我院,3例在我院误诊。咽及扁桃体结核4例,均以咽部异物感为主,偶伴咽痛,全身中毒不明显。2例误诊为“奋森咽峡炎”,经抗炎及抗病毒治疗7天~2周,疗效差,检查见咽腔黏膜弥漫性充血,黏膜粗糙,鄂弓及咽侧索有散在溃疡及少量肉芽,经过1~2次活检确诊。2例表现为单侧…  相似文献   
17.
儿童鞍区常见肿瘤26例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鞍区肿瘤是儿童期发病率较高的颅内肿瘤,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0.0%。其种类和成人有较大差异,成人鞍区肿瘤以垂体瘤为主,可达54.8%,而儿童鞍区肿瘤中以颅咽管瘤最为常见,可达54.0%。影像学多有异种同像或同种异像表现,给儿童鞍区肿瘤定性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为提高对儿童鞍区肿瘤的认识,笔者对26例鞍区肿瘤患儿的CT及MRI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儿童鞍区肿瘤的定性诊断能力,以对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8月~2004年8月对38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入路减压术,其中18例行一期经口咽入路减压和后路枕颈内固定术:15例行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术;5例不可复型仅行经口咽前入路减压术。结果:平均随访38个月(6~96个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上颈段脊髓减压改善率达89.3%。发生颅内感染1例,前路钢板松脱1例。结论:与常规减压方法相比,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减压手术创伤小,操作精细、准确,术中与助手可协同操作。  相似文献   
20.
尹英学 《中医研究》2006,19(1):37-38
咽异感症(paraesthesia pharyn gis)的致病原因较多,返流性食道炎为其中之一。2000-03-2005-03,我们对经耳鼻咽喉科及行富士-88电子胃镜等检查,诊断为返流性食道炎的咽异感症患者38例进行中药治疗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