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06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1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8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7 毫秒
71.
CDC6与hMSH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CDC6及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以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例正常宫颈组织、70例宫颈癌组织中CDC6及hMSH2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宫颈癌组织中CDC6及hMSH2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②宫颈癌中CDC6蛋白在不同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级别、淋巴结有无转移、FIGO分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2蛋白高表达与鳞癌、FIGO晚期有关(P<0.05),而在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中表达率下降(P<0.05),与组织分级无关(P=0.826);③宫颈癌组织中CDC6及hMSH2表达呈正相关(rs=0.338,P=0.004);19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中CDC6和hMSH2表达无相关(rs=-0.136,P=0.579).结论 CDC6及hMSH2参与了宫颈癌浸润和转移过程,两者结合有可能作为宫颈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72.
任智星  杨光华 《天津医药》2022,50(8):796-801
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8(CDCA8)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正常前列腺组织和PCa组织中CDCA8 mRNA水平差异。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RNA表达测序数据分析CDCA8表达相关的PCa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相似文献   
73.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ZD 1839-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leukemic U937 cells. Methods: The inhibition of human leukemic U937 cell growth was assessed by 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nyl-2H-tetrazolim bromide (MTT) assays,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release, and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The expression of anti- and pro-apoptotic proteins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Result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ZD1839 induced apoptosis in leukemic U937 cells by the downregulation of Bcl-2, caspase activation and subsequent apoptotic features. Cotreatment with ZD 1839 and the caspase- 3 inhibitor z-DEVD-fmk blocked apoptosis, indicating that caspase-3 activation is at least partially responsible for ZD 1839-induced apoptosis. The ectopic expression of Bcl-2 attenuated caspase-3 activation, PARP cleavage, and subsequent indicators of apoptosis, including sub-G1 DNA content and LDH releas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ownregulation of Bcl-2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initiation of ZD1839-induced apoptosis, and that the activation of a caspase cascade is involved in the execution of apoptosis. Furthermore, ZD1839 treatment triggered the activation of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and the downregulation of c-Jun-N-terminal kinase (JNK),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 and 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 (PI3K)/Akt. The inhibition of the ERK and PI3K/Akt pathways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ellular death. Conclusion: ZD 1839 activated caspase-3 and the inhibited Bcl-2 in human leukemic U937 cells through the downregulation of the ERK and PI3K/Akt pathways.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自体纯培养黑素细胞移植治疗面颈部白癜风的疗效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负压吸疱获取患者正常表皮片,Hul6培养基体外培养黑素细胞,并检测黑素细胞的分裂时间。黑素细胞经2~5代体外培养后,受皮区应用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磨削去表皮后进行黑素细胞移植。所有患者均至少跟踪观察疗效6个月。结果共治疗243例面颈部白癜风患者,78.60%的皮损获得了50%以上的复色,55.97%的皮损获得了90%以上的复色。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移植痊愈率(66.13%)高于寻常型白癜风患者(52.49%,P=0.009);病情稳定时间大于5年的患者移植痊愈率(62.50%)高于病情稳定时间小于1年(53.13%)和1~5年(53.33%)患者(均P〈0.05);面部白癜风患者移植痊愈率(59.80%)高于颈部白癜风患者(47.30%,P=0.048);黑素细胞分裂时间小于等于3.5d患者移植痊愈率(69.23%)高于黑素细胞分裂时间大于3.5d患者(49.70%,P=0.004)。移植疗效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自体纯培养黑素细胞移植是治疗面颈部白癜风的有效方法,其移植疗效与白癜风类型、病情稳定时间、皮损部位、黑素细胞分裂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5.
杨锋 《长寿》2005,(12):17-17
由生到死,是生命的必然过程。“长生不老”只是人类的愿望,而延缓衰老以尽天年,则是明智的追求。老,人人难免,但请莫误解,老不一定与“衰”结伴。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健康的老化。。  相似文献   
76.
阿司匹林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p44/42 MAPK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AS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磷酸化p44/42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不同浓度的ASA(1 mmol/L、2 mmol/L、5 mmol/L及10 mmol/L)分别作用并设立对照进行比较,采用MTS/PES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利用p44/42磷酸化抗MAPK抗体的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磷酸化p44/42MAPK蛋白表达. 结果各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对照组0.79±0.14;ASA1 mmol/L组0.81±0.16;ASA 2 mmol/L组0.83±0.08;ASA 5 mmol/L组0.60±0.07;ASA 10 mmol/L组0.35±0.05.统计分析显示5 mmol/L和10 mmol/L的ASA分别能明显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P<0.05).ASA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磷酸化p44/P42 MAPK蛋白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 结论 AS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磷酸化p44/42MAPK蛋白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7.
精原干细胞As是体内唯一既能自增殖又能分化的细胞,其自增殖与分化的比率由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分泌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derived neurotorphic factor GDNF)调控。在生精周期的第8阶段,几乎所有的Aal、少量的Apr和极少量的As型精原细胞均分化成A1型精原细胞,许多因子如SCF/c-kit系统、DazlRNA结合蛋白、周期素D2和视黄酸在此分化阶段起调节作用。生精小管中有均匀的精母细胞分布,是由A2、A3、A4型精原细胞的选择性凋亡得以实现的,Bcl-2家族成员Bax和Bcl-xl对精母细胞的均匀分布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熟地黄抑制上皮细胞增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小白鼠动物实验模型探讨熟地黄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腹腔注射己烯雌酚,使小鼠阴道细胞增殖。熟地黄水提取物、乙亚胺、注射用水分别对三组小白鼠灌胃给药。实验结果表明,熟地黄具有抑制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比较了PWM和PHA对胎儿胸腺细胞及Thy-L(比重≤1.074)和Thy-H(比重〉1.074)两亚群的增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PWM在较大浓度范围内(0.2 ̄20μg/ml)对胎儿胸腺细胞尤其是Thy-L有强烈诱导增殖作用,PHA的诱导增殖作用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IL-2对PHA的协同作用远较对PWM的协同作用强;多聚甲醛处理的U细胞对PWM和PHA诱导的增殖均有辅助作用;Thy-1为胸腺细胞  相似文献   
80.
胰岛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体外进行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 ,以 5~ 10代细胞为实验对象 ,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胰岛素组 ,胰岛素组又按浓度 1× 10 - 9、1× 10 - 8、1× 10 - 7和 1× 10 - 6 mol· L- 1分为 4小组 ,在加药后 2 4 h、4 8h和 72 h用 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活力 ,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核增殖抗原 (PCNA)的表达 ,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 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 H2 O2 诱导的细胞凋亡 .结果 加药 4 8h后 ,1× 10 - 9mol· L- 1胰岛素组的 MMT A值 (0 .4 2± 0 .0 4 )高于空白组(0 .30± 0 .0 2 ) ,P<0 .0 5 ,低于 1× 10 - 6 mol· L- 1 胰岛素组(0 .5 2± 0 .0 5 ) ,P<0 .0 5 ;1× 10 - 9mol·L- 1胰岛素作用 4 8h后细胞的 MMT A值比空白组增加 4 0 % ,高于 2 4 h细胞的MMT A值增加率 (2 7% ) ,P<0 . 0 5 ;1× 10 - 9~ 1× 10 - 6mol· L- 1 胰岛素作用 4 8h后细胞 PCNA的表达率 (5 0 %~80 % )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的 (30 % ) P<0 .0 5 ;加药 2 4 h后 ,1× 10 - 6 mol· L- 1胰岛素组细胞凋亡率 (30 % )低于空白组(70 % ) P<0 .0 5 .结论 胰岛素有明显促 VSMC(vascularsmooth m uscle cells)增殖的作用 ,并且这种作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同时胰岛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