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28篇
  免费   4536篇
  国内免费   8011篇
耳鼻咽喉   1434篇
儿科学   653篇
妇产科学   942篇
基础医学   9394篇
口腔科学   8174篇
临床医学   22857篇
内科学   8367篇
皮肤病学   1365篇
神经病学   2938篇
特种医学   49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4篇
外科学   19440篇
综合类   38040篇
预防医学   9442篇
眼科学   2460篇
药学   13638篇
  180篇
中国医学   5586篇
肿瘤学   4068篇
  2024年   584篇
  2023年   2280篇
  2022年   1848篇
  2021年   2259篇
  2020年   2524篇
  2019年   2176篇
  2018年   1178篇
  2017年   1993篇
  2016年   2824篇
  2015年   3435篇
  2014年   6480篇
  2013年   6573篇
  2012年   8735篇
  2011年   10478篇
  2010年   8933篇
  2009年   8947篇
  2008年   12212篇
  2007年   10226篇
  2006年   8837篇
  2005年   10081篇
  2004年   7399篇
  2003年   6296篇
  2002年   4928篇
  2001年   4288篇
  2000年   3345篇
  1999年   2659篇
  1998年   2152篇
  1997年   2024篇
  1996年   1719篇
  1995年   1558篇
  1994年   1287篇
  1993年   734篇
  1992年   684篇
  1991年   672篇
  1990年   626篇
  1989年   639篇
  1988年   133篇
  1987年   132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62.
糖尿病足溃疡(DFUs)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和截肢率高,目前具体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相关研究表明,炎症、感染和营养障碍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DFUs的转归及预后。抑制相关炎症通路和细胞因子表达,可促使坏死组织脱落促进愈合。此外,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家族蛋白(SOCS)可通过激活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参与DFUs创面炎症反应以及愈合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具有“去腐生新”功效的单味中药及其活性成分、中药复方对DFUs具有很好的疗效,研究中药治疗DFUs的具体机制已成为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查阅近年文献,就SOCS通路与DFUs的关系及中医药治疗DFUs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采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39岁。根据前踝上穿支皮瓣解剖学基础,按照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大小和形状,在小腿下端前外侧设计并切取皮瓣转位修复创面。切取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面积为6.0 cm×5.0 cm^14.0 cm×8.0 cm,均为带蒂皮瓣转位。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患者认可等情况,对患者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19例皮瓣全部成活,软组织缺损、肌腱、骨质及钢板外露均得以修复。供区均I期愈合。术后门诊随访2~1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臃肿不明显,患者对外观表示满意;供区皮片愈合良好,无明显增生、挛缩及溃疡,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手术操作简便,穿支较恒定,血供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讨分解设计且不带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修复肢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对12例患者根据创面缺损的大小分解设计并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将分解的皮瓣进行缝合,游离后与受区血管神经进行吻合,供区可直接缝合。皮瓣大小17 cm×9.6 cm~22.8 cm×13.2 cm。结果本组12例,随访3~18个月,平均7个月。皮瓣全部成活,质地外观好。供区呈线型愈合。结论实施分解设计且不带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肢端创面,血供可靠,外形质地好,供区可直接缝合。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通过对应用Histoacryl组织胶水比较传统缝合法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切口的愈合效果,探讨Histoacryl组织胶水促进皮肤切口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8例腹股沟疝择期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组织胶水组和传统缝合两组,传统缝合组(135例)采用传统皮内缝合切口,组织胶水组(143例)采用Histoacryl组织胶水黏合切口,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切口美观度、术后疼痛程度(VA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切口甲级愈合无差异(P>0.05);术后6 h、12 h胶水组疼痛评分低于缝合组(P<0.05),术后24 h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水组患者住院时间较传统缝合组明显缩短(P<0.05);应用Histoacryl组织胶水黏合切口患者对切口愈合满意度优于传统缝合组(P<0.05)。结论:Histoacryl组织胶水在择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切口应用能更好地缓解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手术切口外观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急诊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手部皮瓣的临床效果及研究8种手部皮瓣修复方法及优、缺点。方法针对于特殊急诊手外伤患者病情决定应用其8种任意手部皮瓣修复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相互比较皮瓣术式选择性适应类型及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76例均保留患指受伤以后现有手指长度,随访2~12个月,患指皮肤感觉、耐磨性、指体运动及指外观均恢复优良,患指活动不受限,植皮区成活,患者均表示满意。TAM功能评分结果:优194指,良19指;感觉:S3+优145指,S3良59指,可9指。结论任意手部皮瓣是治疗急诊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有效方法 ,术后效果明显,局部转位皮瓣对它处损伤小,患者痛苦轻,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70.
倪杨  刘爱君 《中国校医》2019,33(1):74-77
针对当前国内医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志愿者的专业化水平、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革新志愿服务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健全志愿服务的保障体系4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医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提出建立医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高”、行为动机“强”、组织和管理模式“优”和保障措施“全”的“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以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