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2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94篇
耳鼻咽喉   17篇
基础医学   178篇
口腔科学   2995篇
临床医学   337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科学   185篇
综合类   1028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14篇
  8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目的:分析简单种植病例非引导植入种植体的位置偏差。方法:筛选3名医师治疗的68例简单种植牙患者,共97颗种植体,术后利用CBCT软件测量种植体颈部、尖部、角度偏差。比较3名不同医师、左右后牙与前牙区、游离端与非游离端种植体在颈部、尖部、角度偏差方面的差异。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7颗种植体颈部、尖部、角度偏差平均值为(0.76±0.57)mm、(1.41±0.90)mm、(4.76±3.68)°。医师间比较颈部、尖部、角度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后牙组间比较,3项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后牙与前牙相比,3项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后牙与前牙组相比,3项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端与非游离端比较,颈部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部、角度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单病例非引导种植的总偏差与计算机导板相仿,偏差与医师经验相关,前牙组偏差小于双侧后牙组,非游离端颈部偏差小于游离端。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将具有抗菌学效应的生物离子合成至种植体表面化学组分当中并研究其体外抗菌学性能。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将Cu离子导入种植表面从而达到修饰表面化学组分的目的,同时检测样品表面离子的释放情况;并针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如下生物学检测:(1)激光共聚焦检查测材料表面细菌状态;(2)计算抗菌学效率。结果:材料学检测证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涂层能够以持续、缓慢的速率释放Cu等离子。抗菌学实验检测显示出负载离子活性涂层表面细菌存活率大大降低,对其抗菌效率进行分析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结论:通过电化学法能够在种植体表面成功制备出负载生物离子缓释涂层,且该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为将来种植体周围炎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4.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支抗对于正畸载荷的施加是必不可少的。微型种植体支抗作为当下最广泛应用的支抗手段,患者个体情况、支抗体本身设计、植入前准备、植入技术以及植入后加载都能影响植入的稳定性,而其稳定性又与正畸治疗的效率和质量息息相关。植入的失败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提升治疗成本,延长治疗时间,阻碍正畸治疗的进程。通过对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减少不利因素的产生,可以提升微型种植支抗的植入成功率,以达到更加专业、精准的正畸治疗。本文就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5.
侵袭性牙周炎由于发病年龄早、进展速度快,经常在早期就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早诊断、早治疗对于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很多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一些牙位会形成骨下缺损,引导性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是治疗骨下缺损最常用的方法。因重度牙周炎而缺失的患牙在种植治疗设计时有其特殊的考量。文章展示了1例年轻侵袭性牙周炎病例,经过规范的牙周基础治疗控制炎症,通过引导性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获得骨充填,因重度牙周炎缺失的下颌中切牙通过种植修复重建了功能和美观。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CF)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变化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西北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门诊实施种植修复的100例(141个种植牙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48个种植牙位)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炎症组)、68例(93个种植牙位)患者为健康种植体(对照组).检测两组PICF中IL-6、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Phx)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关系.结果 炎症组患者种植体的PD、PLI、SB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组患者PICF中IL-6、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OD、GP-Phx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组患者种植体的PLI、PD、SBI与PICF中IL-6、CRP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SOD、GP-Phx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种植体的PICF中炎症指标及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变化可反映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07.
背景:种植体的准确植入是术后获得美观、良好功能修复体的关键,也是种植体得到良好骨结合的重要保证。目的:对种植导板的分类、设计制作、精确度和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和介绍,并着重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D/CAM)制作的种植导板做一阐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至2014年中国知网和Pub Med数据库中,关于种植导板制作和临床应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在主题词中以"种植导板,精确性,快速成型,CAD/CAM"或"surgical implant guide,accuracy,rapid prototyp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结果与结论:种植导板由导管与定位板组成,其中导管的位置和角度记录了术前设计种植体的位置、角度与深度信息,通过导管将这些信息转移到手术中,以便使种植体植入到准确位置;定位板起着定位作用,它与骨、牙齿或牙槽嵴表面相贴合。种植导板的应用能提高种植修复后的效果,尤其是CAD/CAM种植导板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种植修复后的美学效果,改善了修复体的应力分布,还降低了手术风险,简化了手术过程,但其制作价格较昂贵且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降低其成本,提高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纳米氟磷灰石聚醚醚酮(n FA/PEEK)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合种植体材料,本研究以三维有限元方法 ,分析该材料种植体静态载荷下应力分布特点。方法:建立下颌第一磨牙区的局部骨块、n FA/PEEK和钛合金(Ti6Al4V)种植体全瓷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软件分析施力方向分别为垂直向、近远中向、颊舌向的180 N及240 N静态载荷下,对比2种材料种植体本身及其在骨内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基台应力以颊舌向加载受力>垂直加载受力>近远中加载受力,n FA/PEEK材料比对应Ti6Al4V材料低4.2倍。n FA/PEEK应力集中于颈部1/3处,并小于对应Ti6Al4V材料。应力围绕在种植体周围骨颈部的10 mm范围内,同一载荷下,应力随载荷增加而增大,且n FA/PEEK材料均高于对应Ti6Al4V材料。种植体周围骨的等效应力基本位于20~60 Mpa。240 N垂直向加载下Ti6Al4V材料的应力>180 N近远中向和垂直向加载的n FA/PEEK材料应力>240 N颊舌向加载钛合金的应力。结论:生理静态载荷下,n FA/PEEK种植体不易折断,能降低应力遮挡,有利于骨皮质骨生长沉积,是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种植体材料。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早期种植临床应用特点,并初步观察临床效果。方法:28例患者30颗牙缺失4-8周后,植入30枚Straumman软组织水平种植体,术后3个月后行永久性修复。随访6~36个月,修复后平均追踪观察时间为22个月,观察方法为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30枚种植体留存率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种植体颈部边缘骨吸收均小于1mm,唇颊侧软组织未发生明显退缩。结论:早期种植可以缩短种植修复时间,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90例口腔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正畸治疗。9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头影测量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治疗组治疗后头影测量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总有效率上治疗组(100%)明显优于对照组(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疗效显著,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