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67篇
  免费   7153篇
  国内免费   5606篇
耳鼻咽喉   1622篇
儿科学   1800篇
妇产科学   620篇
基础医学   8086篇
口腔科学   1302篇
临床医学   25654篇
内科学   8768篇
皮肤病学   650篇
神经病学   10626篇
特种医学   52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8篇
外科学   19275篇
综合类   58180篇
预防医学   10200篇
眼科学   1861篇
药学   23802篇
  313篇
中国医学   10474篇
肿瘤学   3160篇
  2024年   1095篇
  2023年   3624篇
  2022年   3455篇
  2021年   4403篇
  2020年   4419篇
  2019年   4488篇
  2018年   2149篇
  2017年   3877篇
  2016年   4332篇
  2015年   5062篇
  2014年   8923篇
  2013年   8562篇
  2012年   10888篇
  2011年   11802篇
  2010年   10757篇
  2009年   10689篇
  2008年   11398篇
  2007年   10672篇
  2006年   9813篇
  2005年   10215篇
  2004年   8515篇
  2003年   8063篇
  2002年   6555篇
  2001年   5401篇
  2000年   4025篇
  1999年   3291篇
  1998年   2629篇
  1997年   2369篇
  1996年   2100篇
  1995年   1904篇
  1994年   1550篇
  1993年   1061篇
  1992年   888篇
  1991年   777篇
  1990年   645篇
  1989年   815篇
  1988年   160篇
  1987年   172篇
  1986年   128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摘要】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与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胸廓切开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该研究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进行全身麻醉下计划进行胸廓切开术的61例患者被随机分配两组,前锯肌阻滞组32例,胸段硬膜外阻滞组29例。前锯肌阻滞组患者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进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浅层肌间隙注射0.25%左旋布比卡因30 mL,而后在肌间隙泵注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 / h;胸段硬膜外阻滞组通过术前清醒状态置入胸段硬膜外导管,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在导管内推注0.25%左布比卡因15 mL,随后泵注的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h。在术后24 h内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和VAS疼痛评分以及使用吗啡的剂量。 结果 前锯肌阻滞组术前与术后相比,患者平均动脉血压没有显著变化(P = 0.147),而胸段硬膜外阻滞组则显著下降(P = 0.002);两组的VAS评分以及消耗吗啡的总剂量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 前锯肌平面阻滞相对于胸段硬膜外阻滞是治疗急性胸廓切开术后疼痛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33.
34.
35.
目的探讨脊椎硬膜外麻醉方案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对行内固定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行内固定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71例。A组采用脊椎硬膜外麻醉方案;B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麻醉相关药物用量、镇痛补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 B组麻醉时间和输液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黄碱和舒芬太尼用量少于A组,而右美托咪定用量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镇痛补救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脊椎硬膜外麻醉方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案用于行内固定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可显著提高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改善麻醉效果,且有助于预防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中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初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所选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孕妇行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下无痛分娩,对照组孕妇行自然分娩,对比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及产后满意度等指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及产后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满意度,应当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55-756
目的探讨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不同年龄段患儿躁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60例采用七氟醚麻醉进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的3~9岁患儿,其中3~5岁患儿(24例)平分成A组和B组,6~9岁患儿(36例)平分成C组和D组。所有患儿均吸入8%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后A组和C组静脉滴注0.1 mg/kg咪达唑仑和0.1~0.2μg/kg舒芬太尼,并采用2%~3%七氟醚维持麻醉;B组和D组采用3%~5%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比较四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和麻醉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结果四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拔除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中,A组躁动率高于C组,B组躁动率高于D组。同年龄段患儿中,A组躁动率显著低于B组,C组躁动率显著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会引起患儿在麻醉苏醒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年龄越小的患儿躁动率更高。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后,患儿的躁动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8.
张东霞  杨立华 《吉林医学》2015,(10):2084-2085
目的:观察同等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n=30)和罗哌卡因组(n=30);硬膜外隙注入试验量1.33%利多卡因3ml后,分别再小剂量(3ml)分次注入0.75%布比卡因或0.75%罗哌卡因至要求麻醉平面。分别观察感觉阻滞平面及下肢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总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快,运动神经阻滞则起效缓慢、维持时间短及下肢运动阻滞强度弱,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罗哌卡因麻醉应用于妇科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对幼儿期脑发育的影响,评估新生儿低血糖的脑损伤。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6月出生的低血糖患儿纳入低血糖组,将同时期血糖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于研究对象2周岁时进行GESELL发育评估。结果低血糖组的应物能评分低于对照组(74. 3±6. 1 vs. 89. 7±10. 6,P=0. 0154);两组间粗动作功能、精细动作功能、语言能和应人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低血糖组,低血糖超过24 h组的应物能(70. 4±8. 8 vs. 76. 9±8. 3,P<0. 05)和应人能(71. 4±6. 2 vs. 78. 8±11. 5,P<0. 05)低于低血糖小于24 h组。结论新生儿低血糖对幼儿2岁时应物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