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8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7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59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7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94篇
内科学   25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97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948篇
预防医学   283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436篇
  1篇
中国医学   318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神经生长因子(NGF)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神经营养因子,具有促进神经细胞存活和生长发育的作用。NGF结合酪氨酸受体TrkA,引起胞内四条信号通路:Ras/Raf/Erk蛋白激酶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激酶通路,磷脂酶c(PLC-γ)通路以及SNT。NGF的另一个受体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的信号通路仍不是十分清楚,但可与TrkA协同作用,也可单独作用促进神经细胞的存活或凋亡。另外,NGF介导下TrkA的信号通路与哮喘的发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就NGF与TrkA和P75NTR蛋白结合后,胞内传导系统及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Fas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区神经元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健康雄性Wister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对照组,②假手术组,③脑缺血再灌注组(NIR),④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DIR组);采用STZ诱导糖尿病和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HE法观察海马CA1神经元缺失,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在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表达。结果HE染色:正常对照与假手术组未见神经元缺失和细胞凋亡,DIR组与脑缺血再灌注组均见神经元缺失和神经细胞凋亡,而DIR组比脑缺血再灌注组神经元缺失严重(P<0.05)。正常对照与假手术组极少见Fas免疫染色阳性细胞,DIR组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明显见Fas免疫染色阳性细胞,且DIR组比脑缺血再灌注组多(P<0.05)。结论Fas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是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3.
向培养液中加入15mmol/L的β-AP1-40,48h后,发现原代培养的海马细胞内Ca2+的浓度明显增高,对照组为23.9±3.6(n=51)而β-AP组为36.5±15.8(n=30),两组比较P<0.001,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别。对照组的乳酸脱氢酶没有明显变化,而β-AP组在加β-AP1-4048h后乳酸脱氢酶明显增加,从52iu/L增加到105iu/L,实增加了101%。实验结果表明,β-AP1-40对培养的神经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但没有发现形态学的变化和对细胞的特异性。如在培养液中加β-AP1-40的同时再加25mg/ml的神经节苷脂(GAs)可明显减弱β-AP1-40引发的胞内Ca2+浓度和培养液中LDH浓度的升高。β-AP+GAs组胞内Ca2+浓度为27.7±5.58,与β-A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β-AP组海马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浓度增高为101%,而β-AP-GAs组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浓度增高仅为67%。在NG108-15细胞上也获得了相同的结果。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虽有与GAs类似的作用,但较弱。这些实验结果指出,神经节苷脂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均能拮抗β-AP1-40的毒性作用,从而对细胞可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4.
干细胞(stem cell)的研究是21世纪生命科学的热点。干细胞来自胚胎,胎儿或成人组织中,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持及自我更新能力,在适当条件下进行分化增殖。神经干细胞(Nerval stem cell,NSCs)是中枢神经系统保持有分裂、分化潜能的细胞。传统认为哺乳动物及人脑神经细胞已经发育成熟即不再进行增殖分化,不具备再生能力,只有细胞的退化和死亡。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55.
为在纳米尺度对 NMDA受体蛋白分子进行神经细胞膜表面原位定位和探讨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单分子操纵和调控中的应用 ,本研究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分布在云母表面的膜 NMDA受体蛋白分子标记物抗 NMDAR1Ig G-葡萄球菌蛋白 A-胶体金复合物分子和结合标记物分子后的神经元膜进行扫描 ,三维形貌测定 ,通过颗粒度分析结果 ,明确标记物分子的特征性三维形貌 ,对比确定经过免疫胶体金结合后的 NMDA受体蛋白单分子在神经元膜表面的定位。结果显示 ,空白云母表面标记物分子为分散均匀的平均粒径为 49nm的球形颗粒 ,在神经元膜表面结合 NMDA目的受体蛋白分子后 ,免疫复合物分子呈现出粒径为 5 3 nm的散在分布球形或短棒状颗粒 ,长径约为宽径的 2倍 ,长轴截面可见典型的双峰三维结构。上述结果表明 ,NMDA受体蛋白单分子可以结合 1个或 1个以上的胶体金标记物分子 ;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在纳米尺度对神经元膜 NMDA受体蛋白进行标记和其免疫复合物的三维形貌测定。胶体金颗粒标记 ,原子力显微镜测定是免疫细胞化学新方法。  相似文献   
56.
M&#252;ller细胞作为视网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对视网膜神经细胞有支持和营养作用外,还在视网膜神经递质、钾离子、pH值的调节以及神经细胞的信号传递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改变不似可以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还能导致神经元的功能障碍。为研究M&#252;ller细胞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本实验探讨高糖对M&#252;ller细胞存活和形态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救脑宁注射液对培养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救脑宁”注射液对中风病的疗效机理 ,将原代培养 8~ 12d的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进行缺氧缺糖处理 ,观察该药对缺氧缺糖损伤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 :缺氧缺糖组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 (MDA)含量、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和细胞生存率则显著降低 ,救脑宁组MDA、LDH显著低于缺氧缺糖组 ,而SOD活性及细胞生存率则高于缺氧缺糖组 (P <0 0 1)。因此 ,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神经细胞对缺氧缺糖的耐受性 ,可能是其疗效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8.
目的:为研究Bio-Normalizer(BN)对大脑神经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无血清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培养鼠胚大脑神经细胞,将神经细胞造成缺氧损伤,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BN,观察BN对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将细胞分为4组,Ⅰ组为缺氧BN浓度为0mg/ml组;Ⅱ组为缺氧BN浓度为0.1mg/ml组,Ⅲ组为缺氧BN浓度为0.5mg/ml组;Ⅳ组为非缺氧BN浓度为0mg/ml组。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发育的情况,于细胞培养后的第4天收集细胞,测定生化指标,同时进时光镜和电镜病理检查。结果:缺氧0.1mgBN/ml组的神经细胞MTT及NSE活性均高于缺氧0mgBN/ml组,并有显著差别(P<0.05);形态学观察结果也显示缺氧0.1mgBN/ml组和0.5mgBN/ml组的神经细胞缺氧损伤后恢复明显好于缺氧0mgBN/ml组。结论:BN对大脑神经细胞缺氧损伤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双胸蚓溶栓酶对神经元突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神经元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了1~10 d内在不同剂量双胸蚓溶栓酶作用下的Wistar胎鼠大脑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发育过程。结果 不同剂量双胸蚓溶栓酶对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和长度以及轴索的形态与增长均有影响。结论 双胸蚓溶栓酶对体外培养的胎鼠大脑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0.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Ⅰ(HSV-Ⅰ)在兔脑神经细胞(RNC)中的形态与形态发生。方法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超薄切片,并拍照记录。结果RNC感染HSV-Ⅰ6h后,细胞核中即可见散在核衣壳,12h后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均可见到,但以核内多见,24h后病毒量达高峰。胶质细胞内的核衣壳多于神经元,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细胞质内和胞外可见少量有包膜的完整病毒。病毒颗粒为圆形或椭圆形,核心直径38~54nm,核衣壳77~100hm,成熟病毒115~129nm。结论RNC对HSV-Ⅰ高度敏感,HSV-Ⅰ在兔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的形态发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