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06篇
内科学   25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470篇
预防医学   23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23篇
中国医学   14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电脑控制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截瘫病人行走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功能性电刺激为基础,研制了一套电脑控制的截瘫锻炼和辅助行走系统,并探索了一套康复锻炼方法,经临床应用,锻炼后瘫痪下肢的肌力、肌耐力均有明显提高。本文设计的辅助行走选用骶棘肌、臂大肌、股四头肌及下肢屈曲肌群,有效的延缓了肌疲劳的发生,增加了站立行走时间,使辅助行走过程更接近于自然行走。  相似文献   
92.
行走人体的多刚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走人体的多刚力学模型上海交通大学林良明,陈大跃,孙志宏临床医学证实:步态分析已作为诊断下肢损伤、中枢神经和脑瘫等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目前先进的步态分析系统(如:美国CODA-Ⅲ、英国VICON等)都需用4~6台摄像机和坐标发生器来测量人体运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直立不耐受患儿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4例确诊的直立不耐受患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问卷、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与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结果直立不耐受患儿生活质量得分较低,在学校生活、焦虑体验、抑郁体验和躯体情感方面尤为明显。接近一半(48.15%)的患儿在情感满意度方面认为不满意。不同疾病类型以及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患儿的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t=2.638,P<0.05;F=3.900,P<0.05(父亲);F=3.115,P<0.05(母亲)。患儿积极的应对方式与总体满意度正相关(r=0.383);消极的应对方式与总体满意度负相关(r=-0.410)。结论直立不耐受患儿的生活质量较低,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应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与指导,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4.
赵栩 《中国医药指南》2014,(32):214-215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特点在康复评定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期间收治的70例具有偏瘫症状的脑卒中患者。将该7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患者不戴矫形器,裸足情况下进行三维步态分析;对照组35例患者戴踝足矫形器,观察其行走情况并与实验组进行比对。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均表现为步幅短、行走频率慢、步态周期长、患腿支撑相时间短,且两组患者在步态运动学上无明显差异性变化(P>0.05)。结论偏瘫的脑卒中患者具有步幅短、步速慢、行走周期长等步态异常特点,对临床中偏瘫步态的障碍评定以及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和疗效评估存在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5.
人体所有的器官,都有存在的意义,没作用的器官早已经在长期的进化中逐渐淘汰。眉毛的存在,也是有作用韵。眉毛被流传得最广的作用,是配合人类的直立行走姿态,防止汗液、雨水等刺激源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侵害眼睛。除了进化出的原始功能外,眉毛对于人类而言,还有另外一种重要的作用,就是表达“心意”。总体来讲,眉毛的运动和形态,可以分为5种。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氟氢可的松联合心痛定治疗老年性直立位低血压伴卧位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给予系统物理疗法;试验组43例,在系统物理疗法的基础上白天给予氟氢可的松扩容升压,夜间给予心痛定扩血管降压。记录治疗d30的白天及夜间的动态血压和低血压所致低灌注以及卧位高血压所致头痛等不适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后:①白天平均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夜间平均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②白天由于直立位低血压导致低灌注症状发生率20.9%较对照组50.0%明显降低;夜间因高血压所致头痛等不适反应发生率16.3%较对照组38.1%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15)。结论:对于直立位低血压伴卧位高血压的患者,在系统物理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氟氢可的松、心痛定,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上述的症状。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作为对反复发作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一种评估手段。为临床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5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排除心、脑疾病)在安静环境下空腹做直立倾斜试验,持续检测心电和血压,观察血压及心电变化。结果50例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出现血管迷走反应者有34例(68%),其中血管抑制型9例(18%),心脏抑制型的4例(8%),混合型的21例(42%)。结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以经典血管迷走反应者占多数,为诊断血管迷走型晕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治疗手段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排除其他类型的晕厥。目前认为直立倾斜试验(HUT)是诊断VVS的“金标准”。HUT检查阴性的部分所谓不明原因晕厥的VVS病人可通过植入性心电记录仪进行诊断。偶发VVS不需要特别处理,复发性VVS及部分特殊人群才需要进一步的诊治。目前VVS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其治疗以预防发作为主,包括患者教育、一般治疗、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盐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α-受体激动剂)及起搏器治疗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
直立性低血压是老年人晕厥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还研究得不够。本文报告作者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患病率和。肾上腺素能血管反应性进行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
我们看到孩子会抬头了,会坐了,会笑了,会跑了……这只是成长的一个个成果,而更重要的发展过程,我们看不到。事买上,关于孩子的成长,心理学家多年来一直强调一个原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主题发言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90%是我们看不见也弄不明白的。今天的科学家还在对婴儿是怎样习得语言这件事纳闷,因为婴儿没有一点像成人学习语言的行态,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