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12.
CT导引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盘内和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对151例椎间盘突出的患苦在CT导引下分别于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内和突出物的表面注射胶原酶,所有患者均获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8个月~4年,优良率为92%,无并发症。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内和突出物的表面共同注射胶原酶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段建福  江洋  尹刚 《西南军医》2008,10(4):79-80
目的探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盘外穿刺术,对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施行胶原酶溶解术。对手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显效56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02%。结论盘外穿刺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安全、不良反应轻、疗效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DSA监视引导下,健侧卧位,用21G PTC穿刺针经侧后方,距后正中线8-10cm处穿刺病变椎间盘,对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者,于盘内注射60μg/mL O3 30-50mL,盘外及神经根周围注入浓度为30μg/mL O3 10-20mL.结果 98例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穿刺及技术操作成功率100%.患者于术后随访1、3个月,3个月获得最佳疗效,其优、良、差率分别为62.3%、32.1%和5.6%,总有效率为84.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引导下臭氧注射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MAGE基因是从黑色素瘤细胞中发现的,在其它恶性肿瘤中有一定的表达,在正常组织中(除睾丸及胎盘外)均不表达.现在发现某些MAGE家族基因在卵巢肿瘤组织中也有表达.本文综述人类肿瘤特异性抗原MAGE基因的发现、结构、表达、功能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展望MAGE基因在卵巢癌早期诊断、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李丽英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745-4745,4747
对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CT引导下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注入胶原酶,实施盘外溶解术,患者术后症状消失,出院后进行二级护理预防,经3个月~2年(平均16个月)随访评价,优良率达83%(35/42)。提示胶原酶盘外溶解术及术后的二级预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巩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胶原酶不同注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效果及影像学变化,分析其治疗机制。方法:97例患者分为盘内注射组30例,盘外注射组32例,盘内外注射组35例,观察3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影像学变化,分析其机制,相关数值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包处理。结果:盘内外注射组的优良率(88.5%)与盘内注射组的优良率(76.6%)有明显差别(t=-2.106,P&;lt;0.05);与盘外注射组优良率(67.7%)有极显著差别(t=-5.013,P&;lt;0.01)。结论:胶原酶盘内外同时注射法的康复效果比单纯盘内注射法及盘外注射法效果显著,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8.
王达建  王新敏  王新荣  赵向南 《疼痛》1999,7(4):146-148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盘内注射和盘外注射。前是将胶原酶注射到突出的椎间盘内;后是将胶原酶注射到突出的椎间盘周围,其注射方法要求高,操作复杂,而且容易损伤硬脊膜、蛛网膜和神经根,并有脊髓损伤的危险。作探索一种盘外注射新入路,就是在CT引导下,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问隙置管,注入胶原酶。1998年6月至1999年5月,共治疗8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方凯 《吉林医学》2010,31(29):5101-5102
目的:探讨腰椎硬膜前腔造影对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快速有效判读方法。方法:采用在X光透视下行盘外法穿刺术,对23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施行胶原酶溶解术,并对术前腰椎硬膜前腔造影图像进行分析。结果:2318例患者中将硬膜前腔造影图像分为椎管混合型、单纯静脉丛型、神经根混合型三型,以椎管混合型最多见。结论:硬膜前腔造影在盘外法穿刺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盘外与盘内外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分析盘外与盘内外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其与突出物缩小率的关系.方法 对分别行盘外注射(A组)与盘内外联合注射(B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150例作回顾性分析.根据Macnab标准评定近、远期疗效;复查CT影像,测量手术前后椎间盘突出指数(IDH),计算出椎间盘突出物缩小率;对Macnab评定结果与突出物缩小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与B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的远期疗效优于A组(P<0.05),B组的突出物缩小率明显高于A组(P<0.05),远期疗效与突出物缩小率呈正相关.结论 盘外与盘内外胶原酶注射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盘内外注射的远期疗效及突出物缩小率较单纯盘外注射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