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758篇
  免费   6754篇
  国内免费   5235篇
耳鼻咽喉   2536篇
儿科学   1986篇
妇产科学   2411篇
基础医学   5585篇
口腔科学   1228篇
临床医学   42742篇
内科学   16530篇
皮肤病学   2172篇
神经病学   3389篇
特种医学   118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0篇
外科学   15714篇
综合类   57762篇
预防医学   16821篇
眼科学   2643篇
药学   23589篇
  190篇
中国医学   8231篇
肿瘤学   6995篇
  2024年   784篇
  2023年   2871篇
  2022年   2778篇
  2021年   3617篇
  2020年   3790篇
  2019年   3500篇
  2018年   1824篇
  2017年   2973篇
  2016年   3556篇
  2015年   4384篇
  2014年   8773篇
  2013年   8908篇
  2012年   11531篇
  2011年   12616篇
  2010年   12923篇
  2009年   12520篇
  2008年   15926篇
  2007年   14036篇
  2006年   14582篇
  2005年   14994篇
  2004年   12761篇
  2003年   11890篇
  2002年   7069篇
  2001年   6488篇
  2000年   4425篇
  1999年   3351篇
  1998年   3231篇
  1997年   2664篇
  1996年   2436篇
  1995年   2587篇
  1994年   1915篇
  1993年   1267篇
  1992年   1301篇
  1991年   1301篇
  1990年   1007篇
  1989年   1039篇
  1988年   269篇
  1987年   229篇
  1986年   226篇
  1985年   178篇
  1984年   91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5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7 毫秒
71.
目的探讨猪腊油炸食品摄入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采取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6例,根据性别、年龄(±5岁)进行1∶1∶1配比选取同期行内镜下碘染色剂指示性活检技术筛查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96例及健康对照组96例进行研究。收集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及日常健康习惯等信息,并以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猪腊油炸食品摄入等因素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基础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食管癌家族史(OR=1.149,95%CI:1.061~1.258))、有吸烟史(OR=1.204,95%CI:1.038~1.479)、有饮酒史(OR=2.153,95%CI:1.429~2.607)、进食烫食频率(1次/周~1次/月(OR=1.413,95%CI:1.104~1.711),1次/周(OR=2.542,95%CI:1.393~2.930))、进食腌制食品频率(1次/周~1次/月(OR=1.472,95%CI:1.138~1.806),1次/周(OR=2.873,95%CI:1.724~3.285))及进食猪腊油炸食品频率(1次/周~1次/月(OR=1.389,95%CI:1.146~1.793),1次/周(OR=2.948,95%CI=2.034~3.583))均为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猪腊油炸食品摄入频率过高是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量可有效预防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同时,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因素均可增加患病率。  相似文献   
72.
<正>腹腔镜技术自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从1979年传入我国,现已被医务工作者及广大患者所接受,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器械的特殊性,手术操作特别是镜下缝合技术难度较大,而子宫肌瘤剔除术,用常规的缝合方法,手术时间长,出血多,且容易遗留死腔,增加了术后妊娠子宫破裂的发生机率,也增加了盆腔感染及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率。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们采用棒球缝合法,该方法操作相对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高龄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总结手术操作体会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2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7~79岁,均在腹腔镜下行悬吊固定。结肠造影和术中均可见明显增厚且冗长的乙状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宽松,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之间脂肪结缔组织明显增厚,尤其是直肠前壁。术中切除直肠周围增厚的脂肪结缔组织,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和直肠上端,行结肠直肠吻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86.59±14.84)min,出血量平均(63.41±23.67)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0.01±1.57)d。无吻合口出血、感染、肠瘘等并发症发生,无术中死亡或术后2周内死亡病例。22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随访2~4年,平均(2.81±0.91)年,患者排便次数1~2次/d,肛门功能正常,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微创切除直肠周围增厚的结缔组织、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和直肠上端,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高龄直肠脱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 1,HDAC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 1,CDK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普外科进行手术切除的51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非肿瘤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组织中HDAC1和CDK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DAC1和CDK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肿瘤组织中HDAC1和CDK1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HDAC1和CDK1不同表达情况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HDAC1和CDK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5);肿瘤组织中HDAC1表达水平与CDK1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2);肿瘤组织中HDAC1表达与患者肿瘤直径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CDK1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DAC1、CDK1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均低于其相应阴性表达患者(P<0.05),HDAC1和CDK1共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低于HDAC1和(或)CDK1阴性患者(P<0.05)。结论:HDAC1和CDK1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且两者呈正相关,推测两者在促进结肠癌进展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6.
侯银萌  李硕  王泠 《护理学杂志》2020,35(19):105-109
对潮湿相关性皮炎的概念、危险因素、国内外发生率进行简要介绍。从皮肤长期接触水分导致浸渍,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作用进行综述,以增强对潮湿相关性皮炎病理机制的认识;从发病机制视角综述目前局部护理新进展,包括避免与水分长期接触、清洁、保湿、皮肤保护、使用温和的产品5个方面,旨在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回顾总结144例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完善的术前准备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饮食和严密观察伤口出血疼痛和感染情况,认为围手术期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利于患儿恢复,减少或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乳腺中心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0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乳腺癌ALNM的准确性及各个参数对ALNM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乳腺癌ALN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阳性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3.48%、73.96%、77.52%、65.75%、88.20%、3.21和0.22。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最大径、淋巴结横径、纵横比、最大皮质厚度、淋巴结形态均是A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最大径、淋巴结横径及最大皮质厚度是ALNM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最大径+淋巴结横径+最大皮质厚度这一组合指标最优,可较好地判断ALNM。结论超声诊断乳腺癌ALNM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超声无创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9.
〔摘 要〕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胃息肉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样本来源于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福建省汀州医院收治的 600 例胃息肉患者,全部患者均行胃息肉检查诊断及内镜下治疗干预,分析各项指标。 结果:胃息肉主要病理类型包括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等,大部分息肉病灶结构为半圆形或圆 形隆起,600 例患者内镜下采用不同术式治疗胃息肉后 105 例患者复发,息肉超 1 cm、腺瘤性息肉、多发息肉、幽门螺杆 菌感染、年龄≥ 45 岁均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对不同类型胃息肉病理特征分析可初步判断其性质,内镜 治疗胃息肉疗效显著,息肉超 1 cm、腺瘤性息肉、多发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年龄≥ 45 岁易复发,需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一种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在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需行鼻中隔成形术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0例)使用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鼻中隔剥离器及普通吸引管,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单人完成率及术中吸引管堵塞率。随访半年, 分析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吸引管堵塞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单人完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单侧黏膜破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双侧黏膜对穿破损。术后随访半年,两组鼻内镜检查矫正满意率均为100%,均无鼻中隔血肿、鼻中隔摆动、鼻中隔穿孔及鼻背塌陷等并发症。结论 使用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进行三线减张及楔形切除嵴/棘突矫正鼻中隔偏曲,操作方便、快捷,视野清晰,大部分手术可单人完成,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向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