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6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118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1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944篇
内科学   38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751篇
综合类   2327篇
预防医学   42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813篇
  25篇
中国医学   229篇
肿瘤学   983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408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438篇
  2011年   440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天津市区甲状腺癌流行状况调查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描述天津市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状况、流行趋势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统计分析1981年1月~2001年12月市区全部甲状腺癌新发病例数据,描述发病情况并根据有关年份人口数,按年龄、性别、病例诊断时间计算发病率,研究各年份的发病变化状况.结果:天津市区甲状腺癌21年新发病例共1 318例,病理类型构成以乳头状癌最为常见.男性中位发病年龄为55岁,女性为49岁,女性明显早于男性.甲状腺癌男性平均发病率为0.938/10万,女性为2.615/10万,女性高于男性.21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女性的发病增长幅度高于男性.结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较快,提示今后需加强病因学研究和肿瘤相关健康教育并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和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02.
甲状腺癌不规范手术后再手术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了解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的生存情况,制定再手术的适应证,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方法总结1986~1997年间在其他院行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又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第二次手术治疗的11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情况并术后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检查证实再手术患者肿瘤残留率为67.6%(75/111);并发症发生率2.7%(3/111),其中喉返神经损伤率0.9%(1/111)。术前CT检查发现肿瘤残留的灵敏度为80.0%(28/35),阳性预测值为87.5%(28/32)。3年复发率为11.7%(13/111),局部控制率为88.3%(98/111);5年复发率14.4%(16/111),局部控制率为85.6%(95/111)。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5年累计生存率为95.0%;10年累计生存率为93.2%。多因素分析(Cox回归)证实肿瘤复发对生存情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癌不规范手术的肿瘤残留率较高,慎重的再手术是必要的。CT检查对于发现肿瘤残留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对于筛选再手术患者有重要意义。复发是影响再手术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按适应证选择手术病例,可以使不必要再手术的患者免受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103.
甲状腺癌侵犯上纵隔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侵犯上纵隔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1988~1999年经治的516例甲状腺癌中10例侵犯上纵隔患者的术前诊断、手术进路、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甲状腺癌侵及上纵隔的发病率占全部甲状腺癌的1.9%(10/516)。侵犯方式主要3种:①气管、食管沟及上纵隔淋巴结转移;②肿瘤的直接侵犯;③原发胸骨后恶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方式有3种:①不切开胸骨的肿块切除;②加胸骨纵行切开的肿块切除;③胸骨部分或扩大切除术(包括锁骨)。完整切除肿瘤9例,姑息切除1例。术后乳糜漏2例,声带麻痹2例,甲状颈干动脉出血1例,膈神经麻痹1例,气胸1例。全部病例随访3年以上,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10、8/10、6/9、4/7。结论甲状腺癌侵犯上纵隔,采用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4.
2002年AJCC甲状腺癌分期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AJCC甲状腺癌分期方案较上一版本进行的修改较多,主要为:①肿瘤T分级已修订,分期重新定义。②T4现被分为T4a和T4b。③淋巴结分级(N)修订。④所有的间变癌认为属T4。间变癌T4分级分为T4a(手术可切除)和T4b(手术不可切除)。⑤45岁以上乳头状癌或滤泡癌分期修订。Ⅲ期包括肿瘤伴有最小限度的甲状腺外侵犯。Ⅳ A期包括任何大小的肿瘤扩展超出甲状腺包膜侵犯皮下软组织、喉、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等;IV B期包括肿瘤侵犯椎前筋膜、颈动脉或纵隔血管。Ⅳ C包括伴有远处转移的晚期肿瘤。  相似文献   
105.
分化性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状腺癌在人体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不足1%,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滤泡状腺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约占甲状腺癌的90%。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其在甲状腺癌中发病率较高,死于DTC的患者仍占所有死于甲状腺癌患者的70%。以手术为主、辅以内分泌和放射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病是否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第3胞内环基因突变相关。方法采用多聚酶联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DNA测序方法,对65例乳头状甲状腺癌和44例正常甲状腺组织TSHR第3胞内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经PCR-SSCP检测乳头状甲状腺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第3胞内环未发现明显带型异常;取2例对照组织和3例甲状腺癌组织进行DNA测序,TSHR2000位点碱基均由C→T,使得所编码的601位氨基酸由组氨酸(CAT)→酪氨酸(TAT)突变(His→Tyr),余未发现其他基因突变。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病与TSHR第3胞内环基因突变无关;中国人TSHR基因与国外人群存在多态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7.
BRAF原癌基因与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为30~40/100万,占人类所有恶性肿瘤的1%~2%。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最多,占60%~80%,多见于年轻女性和儿童。大多数PTC诊断相对容易,然而,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甲状腺癌除了常规病理学检查学以外,尚需借助一些特异的分子生物学标记对其进行诊断,进而还可探讨其发病机制,从而为临床靶基因治疗提供依据。以往的研究表明,甲状腺癌是比较少见的由特异性染色体异位、嵌合、基因融合及突变而引起的上皮细胞恶性肿瘤。最近研究发现的BRAF基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关系密切,现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8.
夏湛联  梁柳森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3):1063-106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0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的36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再次手术的原因为将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范围不够;3例原因为甲状腺癌术后复发。随访31例,5年生存率为83.3%(30/36)。结论甲状腺癌的误诊是造成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提高术者对甲状腺癌的认识水平,强调术中快速冰冻检查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9.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多因素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1985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581例,对其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58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3.6%、87.5%和80.6%。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远处转移、治疗方式、复发和临床病理分期,P〈0.05,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对预后无显著性影响,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T分期、治疗方式和临床病理分期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复发、远处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其中T分期、治疗方式和临床病理分期为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0.
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B超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43例。本文就甲状腺癌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进行回顾性总结,旨在提高对本病超声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