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88篇
  免费   1108篇
  国内免费   1029篇
耳鼻咽喉   373篇
儿科学   395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596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5294篇
内科学   4198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1279篇
特种医学   20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5041篇
综合类   10062篇
预防医学   1480篇
眼科学   171篇
药学   3322篇
  70篇
中国医学   1579篇
肿瘤学   348篇
  2024年   180篇
  2023年   682篇
  2022年   647篇
  2021年   716篇
  2020年   795篇
  2019年   721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593篇
  2016年   767篇
  2015年   871篇
  2014年   1581篇
  2013年   1567篇
  2012年   2023篇
  2011年   2195篇
  2010年   1933篇
  2009年   1933篇
  2008年   2203篇
  2007年   2085篇
  2006年   1897篇
  2005年   1955篇
  2004年   1662篇
  2003年   1500篇
  2002年   1199篇
  2001年   1058篇
  2000年   865篇
  1999年   688篇
  1998年   681篇
  1997年   620篇
  1996年   528篇
  1995年   457篇
  1994年   348篇
  1993年   295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卧床体位和时间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玉香  张颖  郜玉珍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3):149-150,152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指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插入一种特制的冠状动脉导管,注入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定量诊断冠心病,为估计患者预后、决定药物及介入治疗提供了更为确切的指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即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动脉的一种冠心病血管重建技术。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是将金属或塑料制成的支架置人病变的冠状动脉.支持管径以保持其管腔内血流畅通。  相似文献   
32.
盆腔腹膜后侵袭性纤维瘤病致双侧输尿管狭窄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7岁,已婚,入院前3个月出现右侧腰腹部酸痛不适,症状进行性加重,体重减轻近15kg,于2005年8月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85次/分,血压125/70mmHg,心、肺无异常发现,右侧下腹部轻度膨隆,腹软,无压痛反跳痛,中、右侧下腹部触诊可扪及一深在边界不清质硬包块,位置固定,双侧肾区轻度叩痛,双侧输尿管下段行径区明显压痛。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肾功能:肌酐230.3μmol/L。B超检查:右肾重度积水,左肾中度积水,于膀胱右侧,髂血管前方探及一大小约6.8cm×6.1cm×8cm的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不均;CT检查结果:盆腔腹膜后间隙可见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椎板减压后复位,用棘突或髂骨植于一侧开槽处扩大椎管,并进行椎板及关节突关节植骨,对54例随访病人的手术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和CT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39个月,临床优良率为81.1%。随访X线片显示椎板明显后移,CT测量与术前对比显示椎管内径扩大明显。结论: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单,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34.
患者男,48岁,因右手掌侧肿物伴环指屈伸活动受限1年而入院。患者1年前右手环指无明显诱因出现伸屈活动不利,先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狭窄性腱鞘炎,予局部封闭、理疗处理,症状好转。近期因再次复发来我院就诊,以狭窄性腱鞘炎收住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右手第四掌指关节掌侧可触及一约1cm×2cm大小肿块,质硬,边缘不清,无移动,压痛明显,环指屈伸功能受限,环指末梢血运,感觉正常。局部麻醉下行肿块摘除术。术中见:环指指屈肌腱与掌骨之间见一约1.5cm×2.0cm白色肿块,表面欠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质硬,血供不丰富,钝性分离周围组织,完全摘除…  相似文献   
35.
颈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脑卒中所导致的社会负担已经超越了冠状动脉疾病,积极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可降低这一社会负担。早在20世纪50年代,临床病理学家Miller Fisher的研究即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重要原因,随后颈动脉内膜剥离术(CEA)逐渐成为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6.
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开放性手术方法较多.效果也各不统一,我院1992年4月-2005年2月共收治17例外伤性后尿道狭窄,均采用套入法修补后尿道,其手术效果较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长段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治疗新方法。方法采用分期前尿道代后尿道成形术治疗3例复杂性后尿道长段狭窄(6.5—10.0cm)患者。第一期行阴茎转位尿道端端吻合术,术后3—6个月行二期阴茎伸直、尿道会阴造口术,6个月后行第三期前尿道成形术(Johanson Ⅱ期尿道成形术)。结果例1术后排尿通畅,膀胱尿道造影检查示尿道通畅,双侧输尿管返流近消失,最大尿流率18.8ml/s,随访2年,最大尿流率18ml/s,无剩余尿。例2术后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19.5ml/s,无剩余尿,尿道扩张可顺利通过22F尿道探子。例3经会阴一耻骨联合径路行第一期阴茎转位尿道端端吻合术、尿道直肠瘘、尿道会阴瘘切除、修补术,术后尿道直肠瘘及尿道会阴瘘治愈,但因耻骨联合切口感染致吻合口狭窄,有待进一步治疗。结论分期前尿道代后尿道加前尿道重建方法是治疗男性长段复杂性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8.
甲基强的松龙在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应用的价值.方法对82例胸椎管狭窄症采用单纯后路胸椎板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手术减压前30min给予MP 1000mg冲击.76例减压术后第1日起每日200mg递减,术后第5d停药.术后出现脊髓缺血再灌注(IR)损伤6例,其中3例MP用法同上;另3例术后出现脊髓IR损伤时即刻按NASCIS-Ⅱ方案治疗.结果本组76例术后呈现不同程度的恢复.另6例术后出现脊髓IR损伤,其中术后MP每日200mg递减治疗的3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慢,1例于术后6个月恢复至正常,2例术后1年随访时肌力恢复满意但肢体仍有麻痛感;采用NASCIS-Ⅱ方案治疗的3例患者中,2例于治疗后48h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例于术后1个月双下肢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发生应激性溃疡1例.结论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减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MP,具有预防和治疗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1月~2003年2月手术治疗5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随访10d,1、3个月、1年和2年,记录患者神经功能和残留症状。[结果]术前82.1%的患者有下肢麻木,术后10d,1、3个月、1年和2年分别有43.6%、39.I%、36.6%、35.3%和35.7%的患者下肢残留麻木,与病程、术前JOA评分和椎管狭窄类型有关,与年龄和神经根直径无关。[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1个月内下肢麻木恢复最快,术后1年和2年下肢麻木发生率为35.3%和35.7%,推测神经组织的潜在恢复能力影响下肢麻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0.
气管肿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气管狭窄是一种少见病,患者常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给麻醉带来了较大难度。我院对2例气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了手术重建,现将有关麻醉体会报道如下。例1女,52岁,因胸闷气促渐行加重半年入院,CT等影像学诊断为声门下3cm气管环状肿瘤,2cm×3cm大小,伴严重气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