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897篇
  免费   5947篇
  国内免费   1440篇
耳鼻咽喉   201篇
儿科学   334篇
妇产科学   560篇
基础医学   4204篇
口腔科学   403篇
临床医学   42602篇
内科学   4225篇
皮肤病学   363篇
神经病学   2005篇
特种医学   37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5199篇
综合类   53689篇
预防医学   60637篇
眼科学   203篇
药学   30989篇
  297篇
中国医学   11652篇
肿瘤学   867篇
  2024年   1273篇
  2023年   4505篇
  2022年   3661篇
  2021年   5035篇
  2020年   5671篇
  2019年   4307篇
  2018年   2028篇
  2017年   4187篇
  2016年   4582篇
  2015年   5504篇
  2014年   12624篇
  2013年   11831篇
  2012年   15149篇
  2011年   15862篇
  2010年   14654篇
  2009年   13754篇
  2008年   13794篇
  2007年   12230篇
  2006年   10505篇
  2005年   10460篇
  2004年   10064篇
  2003年   8859篇
  2002年   6574篇
  2001年   5327篇
  2000年   4352篇
  1999年   3253篇
  1998年   2448篇
  1997年   2182篇
  1996年   1901篇
  1995年   1646篇
  1994年   1320篇
  1993年   886篇
  1992年   697篇
  1991年   409篇
  1990年   326篇
  1989年   35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9 毫秒
31.
南京市六合区通过成立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采取学分年度校验、将继续医学教育“两个一百”纳入医疗单位年度考核体系、开展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等手段,加强对全区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但在继续医学项目课题申报、医疗单位的“两个一百”达标率、终身学习理念的宣传及经费的投入上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评分的作用。方法该院于2018年6月起加强对急诊科的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以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管理策略实施前后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等评价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后基础护理、实践操作、消毒隔离、急救药品、护理文件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分别为0.26%、0.58%、0.19%,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实施后护理总满意率为94.92%,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有效提高了急诊科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我国消毒学专业发展较快,各级医院内规范化的消毒供应中心大量建设,更多的医疗器械被纳入到标准化消毒管理流程中,但针对单件手术器械的无菌追溯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射频识别技术做为一种成熟的物品标记和管理手段在全球广泛应用,在欧美和日本等国的消毒供应中心,以射频识别芯片标记的单件手术器械追溯系统已有成功实施的案例,但针对国内情况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及管理效果。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从吉林长春市电子医疗数据库提取62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就诊的临床资料,使用CDSS管理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有9家,共计3 296例高血压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未使用CDSS管理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有53家,按照1∶5的匹配原则选取16 4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线就诊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管理后就诊次数、血脂异常检出率、降压达标率等指标;并对观察组基线就诊与末次就诊时的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基线就诊时性别、年龄、BMI、合并症、血糖、血压和血脂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接受心血管病管理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每月每千人就诊次数[680(375,960) vs. 242(29,516)]、血脂检测异常率(57. 8%vs. 30. 0%)、高血压规范治疗率(81. 3%vs. 65. 1%)、降压达标率(69. 2%vs.55. 0%)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均P<0. 05)。观察组基线就诊时与末次就诊时比较,心血管病评估系数下降(5. 76±5. 28) vs.(4. 9±4. 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将CDSS系统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管理中,有助于促进降压治疗效果,提升患者预防意识,控制与改善其他心血管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治疗在妇科围术期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影响效果,为临床 护理提供多样化的心率护理模式。 方法:将近年来的70例妇科围术期患者按照入院 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 用沙盘游戏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变化情况、术后恢复和护理质量相关 指标,总结临床护理体会。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和1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AS)、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治疗依 从性、疼痛指数(VAS)、并发症率和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以及三基考核得分、 护理质量评分、护士压力指数和护理满意度等护理结果相关指标,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妇科围术期合并焦虑症状的患者给予沙盘游戏治疗,能显著改善患 者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达到最大程度的身心康复,改善医患关系,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6.
        绝经是一个古老的概念,见诸于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中医的重要文献之一《黄帝内经》。其中,《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这样的描述:“女子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绝经是卵巢功能衰竭所造成的一种生命现象,从理论上讲,经过长期的进化的洗礼,人体所有的器官和组织,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在不同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女性平均绝经年龄仍保持在50岁左右[1-2],可谓亘古未变,而变化的是人类寿命的延长,2018年北京女性预期寿命已经达84.63岁。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37.
孙阳 《中国卫生产业》2020,(8):111-112,115
目的分析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安全中细节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将于2018年6-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出血围术期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常规组。将于2018年11月-2019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出血围术期患者作为该研究的细节组。该院于2018年11月开始实施细节管理,以加强保障脑出血围术期患者的安全。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失败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细节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的手术失败率、死亡率为均高于细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ADL评分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安全中具有相当重要性,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加快恢复速度,提升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38.
39.
《现代医院管理》2020,(3):50-55
目的降低医院药房管理和操作各工作环节的质量风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FMEA)对医院药房各项工作环节进行研究,通过对失效模式发生的严重性、可能性、可发现性进行评分及风险优先值(RPN)计算,量化并确定各工作环节的风险等级,针对高中风险工作环节制定管理措施和标准操作规程(SOP)。结果确定管理过程和操作过程的高风险环节21个,中风险环节11个,每个风险环节都给出相应的管理措施、SOP和培训要求,以期显著降低患者用药风险。结论基于医院药房的质量风险,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工具,对各风险环节风险优先值(RPN)量化赋值,建立了医院药房质量风险管理体系,切实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242-254
本文对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概念、注册管理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注册管理政策沿革以及转化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来源于经典方剂的中成药质量现状,2020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实行单独管理的办法,2018年《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 2018年《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2019年《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及其物质基准的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系列文件的政策导向及技术重点,以及现阶段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转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申请人如何适应新形势下中药新药高质量研制要求,切实推进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转化提出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