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1篇
  免费   626篇
  国内免费   301篇
耳鼻咽喉   98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21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547篇
内科学   33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7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151篇
综合类   2886篇
预防医学   396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868篇
  32篇
中国医学   201篇
肿瘤学   458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392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720篇
  2013年   649篇
  2012年   733篇
  2011年   800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91篇
  2008年   689篇
  2007年   632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510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介绍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初步体会。方法对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选择消融慢径,对房室旁路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采用常规方法标测和消融旁道,对室速和室早均采用寻找心内膜最早激动点与起搏标测相结合。能量均从10W开始。结果53例消融成功,2例右侧旁路消融失败;并发Ⅰ°AVB 3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例,急性心包填塞2例。结论为减少并发症,开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应做到导管操作轻柔,大头电极位置难以确定时应采用多角度透视,冠状窦电极不宜过深,靶点图不带H波,从低能量开始,严密监测阻抗。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讨局部麻醉和模拟定位机引导在集束巨能刀治疗肺癌的射频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采用0.5%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模拟定位机引导下经皮穿刺集束巨能刀治疗肺癌46例。CT显示条索状瘢痕残余ll例,空洞形成或直径缩小32例,无变化1例,增大2例。治疗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腔内热感及短时间内可以忍受的疼痛感。并发症包括气胸7例、皮下气肿5例、发热24例、咯血13例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例。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集束巨能刀射频治疗周围型肺癌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直径〈3cm的肿瘤。局部麻醉配合全身止痛药物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治疗中的疼痛问题,与全麻相比还具有省时省力、费用低的优势;对于周围型肺癌,模拟定位机引导经皮穿刺定位与CT引导相比,同样准确、安全,但操作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腹腔化疗或联合其他方法综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7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合并门静脉癌栓、腹腔内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肝癌,采取腹腔化疗或者联合TACE等其他方法治疗.5-氟尿嘧啶(5-FU)0.5~0.75 g,腹腔内注入1/日,连用10~15天,总量5.0~12.5 g,最后一天腹腔内注入丝裂霉素(MMC)10 mg或卡铂100 mg.7例胆管细胞癌联合使用健择800~1000 mg.结果 全组平均生存时间13.97±6.27月.累积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9.7%和30.6%.肝功能Child A级平均生存时间15.91±5.49月,B级8.55±5.09月,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腹腔化疗或联合其他综合治疗方法是肝癌并腹腔内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可延长部分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甚多,微创和保留功能的手术方式正成为一种发展趋向,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妇女所接受。我院从2002年11月起,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198例,经过2a多的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第2代(温控)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第2代(温度控制)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切除术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4年9月-2006年2月由上海市4家医院联合开展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完成功能性子宫出血温控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切除术81例。在超声监护下,射频治疗以温度控制模式输出功率50 W、温度设定85℃,按照两侧宫角、宫底、宫体、下段部位顺序射频消融子宫内膜。每个治疗点治疗时间为4 min。结果81例术后随访4-17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70例,其中闭经48.6%(34/70),点滴状月经41.4%(29/70),少量月经10%(7/70),总有效率为100%(70/70)。术后12个月随访67例,其中闭经56.7%(38/67),点滴状月经29.9%(20/67例),少量月经9.0%(6/67),正常月经量3.0%(2/67),月经量过多1.5%(1/67),总有效率98.5%(66/67)。结论温控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切除术不仅使患者的异常子宫出血在保留子宫的情况下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具有操作方便、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活体犬肝注射不同剂量的醋酸高渗氯化钠液(acetic acid hypertonic saline solution,AHS)后行射频消融(RFA),观察犬肝一次性毁损体积的变化。方法使用LDRF-120S多极RFA系统联合AHS对活体犬肝行RFA。健康成年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5组(n=6)。A组:注射2ml AHS后立即行RFA;B组:注射2ml AHS后延时5min行RFA;C组:注射4ml AHS后立即行RFA;D组:注射4ml AHS后延时5min行RFA;E组:注射6ml AHS后立即行RFA。结果5组间平均起始阻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平均消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831,P<0.001),LSD-t检验分析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观察范围内E组平均消融时间最长;5组间平均毁损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488,P<0.001),在观察范围内E组平均毁损直径最大,LSD-t检验分析除D与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网状纤维染色显示凝固坏死区及其邻近的正常肝组织均可见血管内血栓形成;E组在AHS注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外溢;A、B、C及D组14d内无动物死亡,E组死亡4只。结论活体犬肝局部注射AHS4ml后延时5min行RFA即可达到较理想的毁损体积。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多极消融针治疗肺恶性肿瘤及CT扫描作疗效评价.方法: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WE7568多极射频肿瘤消融仪,用多极针经皮穿刺到肺内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每针次温度95℃左右维持10min或15min.结果:48例患者经CT引导行射频消融50次,绝大多数病灶(95.1%)复查CT均有不同程度缩小,CT值下降30~37,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CT定位多极针射频消融对肺恶性肿瘤有明确的近期疗效,对晚期肺癌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原因,探讨降低RFCA复发的方法。方法:1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RFCA治疗,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随访4-70个月。结果:128例患者中,复发10例,总复发率7.81%,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运过速复发率为7.89%,左侧房室旁路介导心运过速复发率5.56%,右侧旁路介导心动过速复发率16.67%。行射频消融术前70例患者中复发率11.43%,后58例复发率3.45%。结论:精确的靶点标测、熟练的操作技巧以及消融方式的正确运用是降低RFCA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
局部消融治疗已用于肝肿瘤的处理,其中冷冻消融所产生的冷冻休克,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变异,是潜在致死性并发症,由于消融肝组织中全身性释出坏死分解产物的结果。作者研究电解肝消融的SIRS危机,测定其中血循炎症细胞因子值,以及其中炎性标记物和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标记物。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经体格检查,CT和/或MRI检查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采用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以Prolo功能和经济结果评定法和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髓核成形组总体治疗成功率82.1%;平均住院时间7.6天,复发率10.8%。并发椎间盘炎1例,进行腰椎融合术后治愈。结论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满意率较高,复发率低,住院治疗时间短,创伤小,不影响再次手术治疗。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