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46篇
  免费   3349篇
  国内免费   643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79篇
基础医学   355篇
口腔科学   150篇
临床医学   1812篇
内科学   1254篇
皮肤病学   161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2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903篇
综合类   8591篇
预防医学   1742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3063篇
  54篇
中国医学   24161篇
肿瘤学   153篇
  2024年   573篇
  2023年   1873篇
  2022年   1469篇
  2021年   1856篇
  2020年   1531篇
  2019年   1593篇
  2018年   799篇
  2017年   1469篇
  2016年   1523篇
  2015年   1672篇
  2014年   2582篇
  2013年   2073篇
  2012年   2483篇
  2011年   2491篇
  2010年   2229篇
  2009年   1940篇
  2008年   2005篇
  2007年   1790篇
  2006年   1680篇
  2005年   1676篇
  2004年   1288篇
  2003年   1116篇
  2002年   942篇
  2001年   845篇
  2000年   655篇
  1999年   479篇
  1998年   441篇
  1997年   366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84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方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方,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疗程6周.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载脂蛋白、全血黏度、血沉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ApoB、ApoA 1/ApoB、全血黏度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相当(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在临床使用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或治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对杨铮主任应用内外结合法治疗足跟痛经验进行总结评价。方法 1阐述肾虚血瘀为足跟痛发病主要病机,并以益肾化瘀为治疗足跟痛根本方法。2对孔伯华治疗足跟痛秘方(川牛膝、宣木瓜、生槟榔)进行分析,重点阐述杨铮主任继承孔伯华秘方基础上创立益肾消痛汤对足跟痛治疗效果。3对杨主任内外结合法治疗足跟痛经验分析总结。结果益肾消痛汤配合泡洗方治疗符合足跟痛病机且临床效果显著。结论杨铮主任以补肾化瘀,内外结合法治疗足跟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4.
中外医院评价模式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际视野对包括国际医疗质量体系、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价、美国最佳医院、汤森路透百佳医院和我国海南省第三方医院评价在内的,全面应用安全与质量持续改进工具的中外医院评价模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总结梳理其基本经验和最新进展,为新一轮医院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5.
我是一名临床营养师,同时也是一名患病30多年的糖尿病患者(更多情况,可参阅本刊2012年10期封面人物——编者注)。由于双重身份,我在控制糖尿病方面积累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经验。至今,除合并轻度的自主神经病外,其他如血脂、血压、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都在正常范围内(30多年来,糖化血红蛋白一直在5.1%~6.5%)。难怪有的医生跟我开玩笑说:“有些药你停了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从肿瘤自分泌相关因子TGFβRⅡ探讨消痰散结方对MKN-45人胃癌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动物实验的方法,Weston blot法检测不同组别TGFβRⅡ的蛋白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不同组别TGFβRⅡ的基因表达。结果体外实验中TGFβRⅡ的蛋白含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342±0.032、空白药物血清组0.359±0.043、消痰散结方血清组0.825±0.143、替加氟血清组0.969±0.077,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痰散结方组与空白对照组、空白药物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eal-time PCR法检测体外实验中不同组别TGFβRⅡ的基因表达:空白药物血清组6.17±0.77、消痰散结方血清组6.64±0.97、替加氟血清组9.13±2.12,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替加氟组与消痰散结方组均有上调其表达的趋势,替加氟的上调趋势更明显。体内实验中各组TGFβRⅡ的蛋白含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597±0.04、生理盐水组0.692±0.091、消痰散结方组0.639±0.099、替加氟化疗组0.465±0.064,四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进一步两两比较,替加氟组与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表明替加氟组不能上调体内实验瘤中TGFβRⅡ的蛋白表达,消痰散结方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虽然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但有上调趋势。体内实验各组TGFβRⅡ的基因表达分别为空白模型组1.56±0.39、消痰散结方组3.30±1.17、替加氟化疗组6.44±3.50,不同组别TGFβRⅡ的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加氟组表达高于模型组及消痰散结方组(P<0.05),消痰散结方组与模型组虽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明显的上调趋势。结论消痰散结方对TGFβRⅡ蛋白和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作用,表明消痰散结方的治疗胃癌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胃癌自分泌因子TGFβRⅡ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正>骨折愈合是指骨连续性的组织修复反应,最终结果是完全恢复原有骨结构和性能[1]。西医在药物促进骨折愈合方面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其安全性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相比较之下,有研究显示中药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费用低,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2,3]。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X线骨痂量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影响,探讨其对骨折愈合具体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协定肢伤I方口服热敷治疗四肢闭合损伤疗效。[方法]使用大样本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46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12例协定肢伤I方(红花、延胡索各15g,桃仁、川芎、赤芍、生三七粉另包冲服、当归、泽泻、桂枝、牛膝、山楂各10g),1剂/d,水煎300mL,早晚温服;蜡疗机熬化粗石蜡装塑料袋敷于患处,12h/次。治疗组1256例协定肢伤I方药渣加水送入湿热敷机内与敷布同煮30min,于伤后或术后24h将敷布外套棉布贴敷于伤处,30min/次,2次/d;协定肢伤I方口服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积分、肿胀指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922例,显效248例,有效63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98.16%。对照组痊愈705例,显效278例,有效105例,无效124例,总有效率89.7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定肢伤I方口服热敷治疗四肢闭合损伤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胆闭通络方对幼鼠阻塞性黄疸FPA及D-二聚体(D-D)影响。方法将SD大鼠幼鼠分为3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第2组为模型组,采用2%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及生理盐水灌胃,第3组为治疗组,在造模同时予胆闭通络方灌胃,每日1次,连续7d。以分光光度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酶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清总胆红素(TB)含量;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大鼠血清血纤肽/纤维蛋白肽A(FPA)及D-D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TB、ALT、AST、AKP、r-GT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治疗组血清FPA及D-D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FPA及D-D降低(P0.05)。结论胆闭通络方能抑制FPA及D-D产生,减少肝内微血栓的形成,缓解肝脏瘀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风痹方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片+风痹方口服,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片口服,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2组症状、体征、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ESR、CRP、GPI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风痹方治疗湿热型RA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中ESR、CRP、TNF-α、GPI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