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6篇
  免费   539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43篇
内科学   237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2301篇
预防医学   297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764篇
  7篇
中国医学   6126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534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509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552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539篇
  2003年   677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413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21.
脑出血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壁变性或破裂而大量血液渗入脑实质内,引起昏迷和瘫痪。因其临床主要以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故属中医学中“中风”证范畴。  相似文献   
22.
非化脓性肋软骨炎,临床通常又称“肋软骨肿痛症”,自1994年起,以自拟活血散结汤,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理气活血,化痰散结之中经治疗,临床疗效确认,临证时,随证加减,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3.
对初次因中大脑动脉灌注区缺血性中风的病人,在中风后的72小时内及7天后,分别使用穿颅超音波仪器(Transcranial Doppler,TCD),评估其收缩血流速度(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Vsys.)、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Vmean)、搏动性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及阻力性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的改变,评估在72小时内即使用“活血化瘀”中药的病人,预后的影响。结果发现,早期即使用“活血化瘀”中药的病人,相对于未使用者,其大脑血流量有较好的改善,三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恢复也有较好结果。我们认为“活血化瘀”的中药,因安全性高,可积极地推广使用,以填补tPA在急性中风使用之不足处,并且早期使用穿颅超音波仪器(TCD)评估大脑缺血性中风病患的血液动力改变的情况,可作为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  相似文献   
24.
本文运用活血化瘀、通经行水法为主,治疗输卵管积水炎症因素所致不孕,对伴有排卵障碍者加用克罗米酚、HCG药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特介绍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均来自1996年1月~2006年1月门诊病人,经临床一般检查、B超检查及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排除其他因素所致不孕,确诊为输卵管积水炎症所致的不孕症,男方生殖功能无异常。门诊治疗3个月以上者为本文统计对象,共计186例。186例不孕患者中原发性不孕155例,占83·33%,继发性不孕者31例占16·67%。输卵管积水部位,左侧积水22例,右侧积水30例,双侧积水者134例,分别占患者总数的11·83…  相似文献   
25.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自拟活血理肠汤(当归、红花、三七、败酱草、黄连、木香、白芨、 甘草)为基础方,再根据患者湿热蕴结、肝旺脾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证型的不同,辩证加减药物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64例,结果:疗程最短的1月,最长的3月,平均治疗时间40.3d。治愈36例,好转2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4%。  相似文献   
26.
中药点滴灌肠及透皮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盆腔炎简单、易行、经济、病者依从性高的方法。方法:采用自制的慢盆灌肠液保留灌肠及促透型紫草纱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病人共169例。结果:治愈65例,有效10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7.63%。结论:活血化瘀中药点滴灌肠及透皮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实惠,病者可自行操作、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7.
陆启滨从瘀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启滨主任是江苏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妇科病专家,从事中西医妇科临床2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随其学习期间,观察到陆主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经验颇丰,疗效甚佳,现归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8.
马春光 《中医正骨》2003,15(11):44-45
活血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自 1996~1999年 ,作者运用活血逐瘀汤加减治疗青壮年L3 横突综合征 6 0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6 0例 ,男 4 2例 ,女 18例。年龄 18~ 4 7岁 ,平均 32 .3岁。单侧 4 6例 ,双侧 14例。病程 6个月以内者 2 7例 ,6个月以上者 33例 ,最长者 7年。轻者腰背部及臀部放射性疼痛 ,时轻时重。重者持续剧痛 ,不能参加体力劳动 ,行走困难。X线检查示横突增粗 ,外端层状骨痂影者 12例 ,伴有早期骨关节退行性改变者 4例。2 治疗方法  以活血逐瘀汤为基本方 ,药用当归 1…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黄栌复方胶囊的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探讨该胶囊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法观察黄栌胶囊的镇痛作用,并观察其对冰水-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血流变性、血小板黏附性、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的影响.结果:黄栌复方胶囊扭体法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黄栌复方胶囊0.05、0.1、0.4 g/kg对小鼠的30 min内扭体次数显著减少(P<0.01或P<0.05);冰水-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研究结果表明,黄栌复方胶囊0.1g/kg在200、100 mPa/s时,可降低全血粘度(P<0.05);黄栌复方胶囊0.1、0.2 g/kg及阿司匹林组0.05 g/kg,可显著性降低血浆粘度和血栓指数(P<0.05或P<0.01 );黄栌复方胶囊0.1 g/kg组可显著降低血小板黏附率(P<0.05),延长PT、TT和KPTT(P<0.05或P<0.01).结论:黄栌复方胶囊具有活血化瘀和镇痛作用,其作用程度与阿司匹林相当.  相似文献   
30.
月经病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月经过少、经间期出血、闭经、痛经、崩漏、经行头痛、经行发热、经行浮肿、经行身痛等病皆可由血瘀所致,在治疗上以血瘀的不同成因,可采用相应的活血化瘀法。活血化瘀药,能够改善血液流变性和血液黏度,纠正血液循环障碍,增加血流量,调节机体代谢,防治组织异常增生,以解除全身或局部的血行失度,恢复正常血行功能,因而善于调畅血脉而调经。下面简述血瘀所致月经病的不同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