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3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249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904篇
内科学   276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33篇
综合类   2086篇
预防医学   781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462篇
  6篇
中国医学   1901篇
肿瘤学   18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孙志国 《医学信息》2005,18(12):1749-1749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闫××,男,48岁,主因“间断乏力9年,眼黄1年,腹胀1月”入院,1995年6月出现乏力、纳差伴厌油,化验H B V M大三阳,H B V D N A2.46×106copies/m l,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因患者持续发热不能耐受,1月后停用。2000年11月再次出现乏力、纳差,化验“转氨酶80U/L”,  相似文献   
102.
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合用安全性及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合用的安全性及降血脂作用。方法 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天喂养试验对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合用的安全性进行考察;通过建立大鼠混合型高脂血症模型,经口灌胃不同剂量(250、750、1500mg/kg.BW)的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混合物连续30天,测定血脂指标,对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合用的降血脂作用进行考察。结果 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合用对大、小鼠急性经口MTD值均>15.0g/kg.BW,属无毒级;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天喂养试验未引起动物中毒性损伤改变。降血脂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合用的三个剂量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降低(F=4.405,P=0.010;F=4.601,P=0.008),降血脂作用明显。结论 紫苏籽油与亚麻籽油合用的安全性高,无致突变性及亚急性毒性,并且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03.
腰果壳油由于其长链脂肪族特性,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化工原材料。但目前相关危险品规则对于它的分类存在着差异。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化学品测试准则404:急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标准,对腰果壳油及其部分衍生物的皮肤腐蚀危险性做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类产品都具有皮肤腐蚀性,我国目前《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低估了腰果壳油的危险性。建议在相关规则中修改腰果壳油及其衍生物的危险性分类。  相似文献   
104.
蒋菁 《中国全科医学》2001,4(11):872-872
作者自 1999年 1月以来对 17例褥疮患者采用氧疗合紫草油外敷治疗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7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11例 ,女 6例 ;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3 7岁 ;褥疮发生时间最长 18天、最短2天。疮面 5处者 1例、 3处者 4例、 2处者 5例、其余均为 1处 ;3 4处褥疮中表皮红润、紫暗占 2 4处 ,表皮溃破者占 5处 ,溃破侵入到肌肉占 2处 ;发生部位在骶尾部 2 0处 ,髂骨突部 8处 ,踝部 4处 ,足跟部 2处 ;褥疮范围1 5cm× 3 0cm~ 4 0cm× 7 5cm。2 治疗方法2 1 紫草油组方与制备 :紫草 60 g、白…  相似文献   
105.
体内外自由基形成的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体内外自由基的形成及意义。方法用TBA-醋酸法检测正常人血清,血浆,胸腹腔渗、漏出液,各细胞提取物及服用西洋参前后的血浆和经过氧化处理后的正常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及食用油脂、相应烟雾冷凝油的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各细胞均有自由基反应,以血小板为最高。血清LPO明显高于血浆(P<0.001),胸腹腔渗出液LPO明显高于漏出液(P<0.001),过氧化处理后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清的LPO明显高于过氧化处理后的正常人血清LPO(P<0.001);油脂质量越高,LPO含量越低,相应的烟雾冷凝油的LPO是食用油脂的14.3~35.6倍。结论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均可引起脂质过氧化,不管何种因素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其反应过程及其产物LPO对生物体都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月见草油药用价值及临床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月见草油中富含γ-亚麻酸(gamma—linolenic acid,简称GLA)具有独特功效并在降脂、抗血小板凝集、减肥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其治疗高脂血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7.
<正> 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笔者采用中药滴鼻油治疗慢性鼻炎引起的头痛30例,随访一年以上,疗效肯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12岁至25岁26例,病程1年以内5例,3年以内21例,5年以上4例。本组患者均以头痛为主诉求诊,在我院治疗期间未使用其它中西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在“药辅合一”理念下导入Pickering乳技术,提升儿科用药羚珠散中石菖蒲挥发油的稳定性。方法 对羚珠散各饮片粉末进行初步表征,确定稳定剂。通过成乳量、包油量和乳剂形态筛选出最佳稳定剂质量浓度、油水比和制备方法。并使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S)分析石菖蒲油在Pickering乳中的包裹状态。比较不同时间下各组别挥发油的保有量、丙二醛和过氧化物的含量。再通过GC-MS分析其中成分的变化趋势。结果 筛选出珍珠粉作为Pickering乳的稳定剂,珍珠粉质量浓度为65 mg/mL,油水比9∶11为最优成乳条件,高压均质法为最优的制备方法,NIRS分析可知石菖蒲挥发油被珍珠粉包裹,Pickering乳液中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对比各组在不同时间段下石菖蒲油的保有率和其中丙二醛和过氧化物含量,可知40℃放置1、3、8 h的Pickering乳剂相比于石菖蒲挥发油组有更高的保有率和更低的氧化程度。GC-MS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石菖蒲挥发油组,Pickering乳组挥发性成分的稳定性显著提高。结论 在“药辅合一”理念下Pickering乳可用于含油固...  相似文献   
109.
复方沙棘籽油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霖 《医学信息》2007,20(11):1976-1977
目的探讨复方沙棘籽油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微波治疗后加用复方沙棘籽油栓;对照组单纯微波治疗糜烂面,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微波治疗效果好,但术后阴道流液多,出血时间长,创面愈合时间长。复方沙棘籽油栓配合微波治疗可减少术后阴道排液量,缩短出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论复方沙棘籽油栓配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效果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10.
为观察碘油—丝裂霉素乳剂对肝脏囊性转移瘤的疗效 ,回顾 7例肝脏囊性转移瘤患者 ,用适量碘油与丝裂霉素充分乳化 ,在B超或CT定位下囊腔内直接穿刺注射。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成功行囊腔内注射 ,经B超或 (和 )CT复查 ,瘤腔均不同程度变小或生长变缓。提示肝脏转移性囊性肿瘤恶性程度高 ,患者死亡快 ,经此治疗后 ,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