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7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40篇
内科学   12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837篇
预防医学   158篇
药学   241篇
  2篇
中国医学   215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升降散源自清代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一书,该书以其为治温疫十五方之“总方”。该方由白僵蚕、蝉蜕、姜黄、大黄4味药组成,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轻浮而升阳中之阳,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蝉蜕性寒无毒,味咸而甘,为轻虚之品,能祛风胜湿,涤热解毒;姜黄气味辛苦,行气散郁;大黄味苦,大寒无毒,上下通行。全方取僵蚕、蝉蜕之气分药来生阳中之清阳,取姜黄、大黄之血分药降阴中之浊阴,寒热并用,升降同施,表里双解,以行升清降浊、宣郁散邪、活血通络之功。根据临床运用和观察,升降散治疗多种皮肤病及内科疾病均有较好的效果,现整理临证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72.
杜宝英 《河南中医》2005,25(11):12-13
脾胃,人体中焦之脏腑,承上启下,受纳运化,长养全身。然而其诸多功能,无一不与升降有关,故本文试从体现中医特色的整体观念这一角度出发,对其形成内容和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3.
笔者在临证中以补益气血,调理气机,散风涤痰舒筋为基本大法,用顺风匀气散加减治疗面神经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4.
小柴胡汤源于《伤寒论》,用证治者,归纳起来,有二十条之多,主治伤寒邪入少阳之往来寒热,胸肋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诸症。其方能开解少阳之气郁,调解周身气机升降出入,使表里内外阴阳气机通达,气血津液畅达,脏腑功能安和。仲景提出的“伤寒中风,有柴胡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原则,使小柴胡汤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75.
本期药市仍然是小批量走动为主,大批货源没有走动,多数品种的价格保持稳定,价格发生升降变化的药材品种较少,生地、水蛭等药材依然受到不少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76.
探讨耳穴点剌疗珐对人体气机调节的影响。方法:采用耳穴点剌疗珐f叉名:耳疗531J:以足(手)部产生气囊反应为得气标准,以疏通气蓐为前提、以调气为核心;无创伤,无囊染.无痛苦;三个结合r医患、中西、形神J;三个调节系统(循环、径蓐、神径);操作中边发现隐患、边调整手法、边祛邪扶正;用一支笔式针具点压耳穴时,有一种类似针尖剌八皮内,引起足(手)部产生气唐反应,直达病所,实现防病治病。结果:在调节气机等方面都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7.
张志峰 《陕西中医》2004,25(7):670-671
人体脏腑经络正常协调的阴阳升降运动 ,维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态 ,一旦这种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升降失衡 ,则会出现诸多病症。遵循升降学说的理论指导 ,适时调节阴阳之气的上逆、下陷 ,从而可以达到脏腑经络的阴平阳秘。1 升降学说的含义 升 ,谓上升 ,是升其清阳之气 ;降 ,谓  相似文献   
78.
笔者自2000年4月至2002年4月,以中药调理脾胃升降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9.
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元御从“中气升降”论治血证颇有特色。阐述生理病理多以中气升降立说,认为脾胃中气为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精神之化源,是赖以升降之轴心,论治血证多从阳衰土湿、水寒木郁立论,以燮理中气升降立法,环顾四维,与一般医书颇不相同。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比较无创正压通气与呼吸兴奋剂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呼吸兴奋剂治疗组(第1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第2组)和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组(第3组),观察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2、3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1组.3组治疗后PaCO2的下降较2组疗效优越.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衰竭,疗效优于单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更优于单纯应用呼吸兴奋剂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