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1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41篇
内科学   34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16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638篇
预防医学   18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17篇
  4篇
中国医学   154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提高中医学理论研究水平,促进学术进步,加速中医药现代化的步伐,探索培养中医学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新途径.根据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我校从2002年开始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硕博连读研究生.非医攻博班学生的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我们在中医妇科学的教学中努力探索适合非医攻博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力求科学整合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2.
谢春林  许辉  疏树华  柴小青 《安徽医学》2019,40(10):1099-1102
目的评价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单肺通气(OLV)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紊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与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总输液量、术中晶体液和胶体液用量、出血量、尿量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两组患者分别于入室建立监测后、OLV前、术毕、术后第24小时及术后第72小时时测定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测定乳酸(Lac)含量及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_(jv)O_2)。采用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对患者术前24 h和术后72 h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记录,以MMSE评分下降>2分作为发生围术期神经认知紊乱(PND)的标准。结果与C组比较,G组患者术中总输液量、晶体液、尿量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降低,胶体用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C组比较,G组患者S100β、NSE及Lac的时间效应、分组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G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测量值较C组更稳定。与C组比较,G组患者S_(jv)O_2的时间效应及分组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交互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C组比较,G组患者术后72 h内PND的发生率降低。结论基于每搏变异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减轻老年OLV患者的脑缺血性损伤,有效抑制PND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评估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经床旁超声检测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行补液试验,将补液后每搏量≥10%者纳入反应组(21例),每搏量<10%者纳入无反应组(39例),监测补液前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判断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结果反应组患者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收缩压变异度、脉压差变异度、每搏量变异度、心脏指数变异度均明显高于无反应组(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与收缩压变异度、脉压变异度、每博变异度、心脏指数变异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与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密切相关,可用于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44.
正2014年4月17日,以"高质图像,精准诊断"为主题的中华放射学杂志·西门子影像研究院第三届优秀医学影像颁奖典礼作为第7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的官方主题论坛内容,在深圳会展中心簕杜鹃厅隆重举行。本届医学影像大赛历时数月,参赛作品覆盖全国各级医院和多个医学影像领域。参赛作品经过业内知名专家评审,最终选拔出了22组优质医学影像于颁奖典礼上进行表彰。  相似文献   
45.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种,多由脂肪代谢紊乱、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引起。常导致血栓形成、供血障碍等。冠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是指使冠状动脉最大程度扩张时的血流量与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血流量的比值,反映冠脉循环最大供血的潜在能力[1]。空腹血糖(fasting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1(pepsinogen 1,PGⅠ)、血清胃蛋白酶原2(pepsinogen 2,PGⅡ)、幽门螺杆菌抗体(Helicobacter Pylori immunoglobulin G,Hp-IgG)联合检测应用于高危人群胃部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以期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8年3月在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并经过病理学检测确诊为胃癌的中老年患者95例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发生胃癌前病变的中老年患者225例,其中萎缩性胃炎患者117例作为萎缩组,良性胃癌前病变即浅表性胃炎患者108例作为浅表组,另外择取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69名作为参照组。对四组研究对象PGⅠ、PGⅡ、PGR的临床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胃癌组、萎缩组和浅表组三组患者Hp-IgG的阳性率;观察Hp-IgG阳性与胃癌组患者、萎缩组患者PGⅠ、PGⅡ、PGR表达水平的关系;对Hp-IgG、PGⅠ、PGⅡ单独检测及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癌组患者PGⅠ、PGR表达水平分别为(55.59±18.64)μg/L、(3.62±1.37)μg/L,均低于萎缩组、浅表组和参照组(P<0.05);PGⅡ的表达水平(20.95±4.05)μg/L分别高于萎缩组、浅表组和参照组(P<0.05);萎缩组的PGⅠ、PGR表达水平分别低于浅表组和参照组(P<0.05);胃癌组患者Hp-IgG的阳性率为90.5%,分别高于萎缩组的65.8%和浅表组的48.1%(P<0.05);萎缩组Hp-IgG的阳性率高于浅表组(P<0.05);萎缩组Hp-IgG阳性患者的PGⅠ、PGⅡ表达水平高于同组Hp-IgG阴性患者(P<0.05);对胃癌诊断而言,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度0.874、敏感度0.769分别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PGⅠ、PGⅡ、Hp-IgG联合检测在高危人群胃部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诊断中具有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7.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2-124
目的:分离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中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依次采用50%乙醇回流提取、大孔吸附树脂、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ODS中压反相柱和Sephadex LH-20对马齿苋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最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制备和结构鉴定。结果:1H-NMR、13C-NMR、DEPT、HR-ESI-TOF-MS及二维HSQC、HMBC、NOESY、COSY的核磁共振图谱解析,得到化合物命名为5-羟基-3,4-二甲基-5-戊烷基-2(5H)-呋喃酮,即羟基二氢博伏内酯。结论:羟基二氢博伏内酯为在马齿苋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8.
《中国美容医学》2014,(15):1311-1311
<正>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本刊采用三位分节法(即从小数点算起,向左向右每三位分一节,节间留出一定空隙),不用千分撇分节法(如3,216改为3 216)。但年份、页数、仪表型号、标准号不用三位分节法。中文出现的数字,凡属计数数值,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面罩联合插管在急诊科院前和院内抢救老年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老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32例。Ⅰ组采用插管方式开展院前和院内急救工作,Ⅱ组采用面罩方式开展院前和院内急救工作,Ⅲ组采用插管联合面罩方式开展院前和院内急救工作,对比三组患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血压、自主循环恢复情况、心肺复苏状况以及患者的存活率。结果:采用插管联合面罩方式急救的患者经皮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血压、自主循环恢复情况、心肺复苏状况以及患者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Ⅰ组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Ⅰ组和Ⅱ组的各项结果对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结果明显优于Ⅱ组,这说明单独的插管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的面罩治疗效果。结论:开展院前和院内急救工作的过程中,采用插管联合面罩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提高患者的心肺复苏率和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全国心血管医师应从宏观上更关注数量到数据的质变,在这次会上我们将公布我国2013年冠状动脉介入领域的相关数据。进行规范的结果是技术的提高,我们公布的数据不光是治疗的数字,还包括并发症数量,介入手术的即刻成功率、病人的远期预后情况。相对于数量,数据包含了更广更深的内容,这也是中国心血管医师比较关注的内容。”在4月19日的“2013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数据通报会”上,第17届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主席霍勇教授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