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14篇
  免费   965篇
  国内免费   1574篇
耳鼻咽喉   143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18篇
基础医学   1112篇
口腔科学   431篇
临床医学   4446篇
内科学   554篇
皮肤病学   299篇
神经病学   478篇
特种医学   13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5674篇
综合类   8044篇
预防医学   1273篇
眼科学   2125篇
药学   2667篇
  36篇
中国医学   4338篇
肿瘤学   162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531篇
  2022年   459篇
  2021年   589篇
  2020年   641篇
  2019年   612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519篇
  2016年   675篇
  2015年   928篇
  2014年   1360篇
  2013年   1391篇
  2012年   1816篇
  2011年   2125篇
  2010年   1844篇
  2009年   1797篇
  2008年   1970篇
  2007年   1874篇
  2006年   1698篇
  2005年   1748篇
  2004年   1414篇
  2003年   1323篇
  2002年   965篇
  2001年   867篇
  2000年   658篇
  1999年   759篇
  1998年   706篇
  1997年   750篇
  1996年   685篇
  1995年   544篇
  1994年   424篇
  1993年   292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Hallett  A  Huntley  JS  Gibson  JNA  张颖 《脊柱外科杂志》2007,5(3):192-192
目前,通过手术减压、去除神经根卡压治疗退变性腰椎椎间盘疾病的观点被普遍倡导。但是否必须进行融合却仍有一定争议。本研究对比了单纯减压、减压内固定合并后外侧融合、减压内固定合并后外侧及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3种术式的临床疗效。44名单节段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内固定方式采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TILF采用填充同种异体骨的钛合金cage。  相似文献   
72.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有时影像学表现与三叉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等相似,易误诊。今收集近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MRI和临床资料完整的听神经瘤病例,与病理学结果对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0月~2006年7月37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其中胆脂瘤18例,脑膜瘤8例,听神经瘤6例,三叉神经鞘瘤5例,均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23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4例。35例疼痛症状消失(32例立即消失,3例术后2个月消失),随访3个月~5年无复发;2例无效。发生暂时性面瘫6例,面部麻木6例,无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结论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经皮穿刺颈椎髓核成形术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nucleoplasty,PCN)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3年7月~2005年6月因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行PCN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间隙分为两组:单间隙组(A组)34例,多间隙组(B组)30例。临床效果评价采用JOA评分标准(17分制并计算改善率),颈椎稳定性评价采用Katsumi标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颈椎稳定性。结果:随访6~24个月,A组平均14.1±3.7个月,B组平均13.9±3.8个月,A组术前JOA评分为9.19±2.64分,术后为14.37±1.42分,改善率为66.3%;B组术前JOA评分为8.89±2.31分,术后为14.33±1.28分,改善率为67.1%,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患者的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颈椎稳定性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N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良,对颈椎稳定性影响小,不会造成颈椎失稳。  相似文献   
75.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9岁.因腰腿疼痛3岁,加重伴双下肢瘫痪10余天入院.查体:腰椎向左凸,双下肢肌肉萎缩,肌力3级,腹股沟以下皮肤感觉减退,肛门括约肌反射减退,术前X线片(图1)示腰椎骨质增生并曲度异常,腰椎向右侧弯,腰椎移行椎体.CT(图2)检查示:L3椎管内圆形骨性密度灶并腰椎管狭窄,L2-3,L3-4,L4-5椎间盘膨出.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小角度弯曲针穿刺法进行腰5-骶1椎间盘或低位腰4~5椎间盘介入治疗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明显低于髂嵴的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小角度弯曲针法穿刺椎间盘进行介入治疗。透视下旋转血管机的C型臂,使射线方向与椎间隙平行,将皮肤穿刺点位于距离脊柱中线6~8cm处,常规消毒麻醉;将穿刺针的前端2~3cm向一侧弯曲20°后向椎间盘穿刺,侧位观察接近椎间盘后缘时,将穿刺针弯曲端偏向内侧、上方进入椎间盘后外侧部,然后进行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或等离子消融治疗。结果椎间盘穿刺顺利,一次穿刺成功者45例,占90%,穿刺针进入椎间隙后多数与椎间隙平行,利于盘内介入操作(40/50,占80%),仅20%穿刺后针尖位置欠理想,但尚可完成臭氧注射溶核。经穿刺针向盘内注射臭氧分布良好,等离子刀头活动范围适合消融需要,手术后近期有效率96%,无明显穿刺并发症。结论小角度弯曲针法可以避免高位髂嵴对低位椎间盘穿刺的限制,提高穿刺针在椎间盘内的位置精度,有利于顺利施行介入处理,减少穿刺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同时应用融合及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损伤的远期疗效,对照该术式与非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4例由于急性外伤引起的L4/L5及L5/S1椎间盘损伤患者进行影像学评价。根据生物力学稳定性对病变节段分别采用融合和非融合技术。手术全部经前路腹膜外切口。L5/S1采用椎间融合(自体髂骨 cage植入),L4/L5采用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后随访4年,摄术后X线正侧位、动力位片,术后2年MRI检查,SF36问卷调查。同期8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结果术后6、12、24、36及48个月X线片显示,融合节段正侧位椎体间无移位,全部患者均有明显的骨性融合。非融合节段人工椎间盘假体位置良好,术后2年MRI显示有正常活动。同期8例非手术治疗患者5例缓解,3例因症状加重实施手术。结论前路融合技术可以有效稳定椎节,缓解腰椎不稳所致的疼痛。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可以有效地维持放射学稳定性,但不能完全替代正常椎间盘的功能。  相似文献   
78.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变应性鼻炎中医称“鼻鼽”。作者于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病例均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检测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进一步阐明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 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对20例正常腰椎间盘髓核、45例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的MMP-9进行了检测。结果 正常腰椎间盘组髓核内有一定量的MMP-9表达,退变腰椎间盘组髓核MMP-9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分别是正常组的1.86和1.65倍,存在差异(P〈0.05)。结论 MMP-9与腰椎间盘髓核退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0.
目的为了寻找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出的方法.方法在理想的降糖,降压的基础上,给患者服用卡托普利和怡开.结果三组尿白蛋白排泄率(P<0.01)均有显著的减少.结论卡托普利和怡开联合用药在减少尿蛋白排出上优于单用卡托普利或怡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