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机械振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0月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康复理疗科及骨质疏松门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60例,分为阿仑膦酸钠组(ALN组)和机械振动组(WBV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分别于入组时、治疗6个月后测定骨密度。结果WBV组治疗6个月后L1~L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Ward's三角、左股骨大粗隆BMD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其中Ward's三角BMD变化率最大(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N组治疗6个月后L1~L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左股骨大粗隆BMD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其中L1~L4 BMD变化率最大(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ard's三角BMD虽有增加,但治疗前后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WBV组左股骨(颈、上端、大粗隆)、Ward's三角的变化率均高于ALN组,而ALN组腰椎BMD变化率要高于WBV组。结论阿仑膦酸钠能明显增加腰椎骨密度;而机械振动对股骨、髋部骨密度提升明显,其中Ward's三角可以作为机械振动治疗指征和疗效判定指标;机械振动尤其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  相似文献   
72.
牵引疗法是中医治疗腰腿痛的一种常用方法,能使腰椎间盘内形成负压,产生吸力;机械振动能使被波及到的物体产生位置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愈率,我们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将机械振动与牵引疗法合二为一,在前人振动牵引床的基础上,运用力学矢量合成原理,设计出振动牵引还纳(变位)术。对30例腰  相似文献   
73.
目的改进胚胎培养系统以进一步提高胚胎质量与发育潜能。方法采用内径0.21mm、外径0.28mm的塑料毛细管培养胚胎,将吸有胚胎的毛细管浸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内,再将烧杯放置在培养箱里的磁力搅拌器上,允许胚胎在微小的空间内发育并伴随着水的旋转而摆动,更好地模拟了胚胎在输卵管中的运动环境。结果分别对85枚、82枚2-细胞胚胎进行毛细管及微滴培养,其中毛细管培养胚胎的囊胚率以及胚胎细胞数(85.4%,57.0)显著高于微滴培养(36.5%,20.6),囊胚率差异显著(P0.05)。且接种在Matrigel基底膜上形成的内细胞团集落显著增大。结论小鼠胚胎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良——毛细管培养,促进小鼠植入前胚胎的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吸痰方法对毛细支气管炎患者血氧饱和度(Sp O2)参数的影响。方法将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感染和对症治疗,观察组行机械振动排痰后吸痰治疗,对照组行人工叩击后吸痰,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Sp O2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吸痰后观察组的Sp 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机械振动排痰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升高Sp O2,疗效优于传统人工叩击后吸痰。  相似文献   
75.
噪声性耳聋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贵亮  翟所强 《山东医药》2008,48(15):115-116
过去一直认为噪声引起内耳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机械振动.最近研究发现内耳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过量自由基的产生以及钙平衡失调等许多因素均参与了噪声引起的内耳细胞死亡过程.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6.
全身振动训练是一种新兴的应用于老年人群肌肉-骨骼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康复治疗技术,在改善骨质疏松、增强骨骼肌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和步态功能以及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骨关节炎和肌少症的康复治疗中发挥独特优势。本文对其应用于老年人群肌肉-骨骼-关节系统康复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全身机械振动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24只7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全身振动组、福美加组。治疗8周后,收集左侧股骨和全血分别行骨矿含量、骨密度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模型组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福美加组骨密度高于模型组和全身振动组(P0.05),而全身振动组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200/S、30/S、3/S、TK、IR、EPT高于对照组(P0.05),全身振动组30/S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去势大鼠存在血流变异常反应,全身机械振动可改善全血中切粘度30/S异常状态,提高骨矿含量和骨密度。  相似文献   
78.
79.
目前,医疗卫生行业内,混合溶解粉剂药品是用手工或机械振动的器械来实现,临床上所使用的机械振荡器,存在以下缺陷——噪声大、效能低、药瓶振荡时不稳定,易从振荡器上脱落、甚至破碎,影响护理工作效率。同时,  相似文献   
80.
在地震、火山、飓风等自然灾害爆发的同时,总会伴随着次声灾害的发生,因此需要对次声进行研究。次声波是频率为0.0001Hz~20Hz的声波,物理学分类上属于机械波中的纵波。次声波由波源的机械振动产生,通过各种介质分子作稀疏或紧密的交替波向四周传播,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产环境、工作环境及生物体内。次声本质上与可听声、超声一样同为机械波,但由于频率低,在介质传播过程中能量不易被吸收,具有传播远、穿透性强、衰减小等特性。用通常的隔声和消声技术难以阻挡其作用,防护困难,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