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24篇
  免费   1312篇
  国内免费   598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999篇
口腔科学   98篇
临床医学   3419篇
内科学   963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201篇
特种医学   13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809篇
综合类   7585篇
预防医学   1850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3104篇
  126篇
中国医学   2295篇
肿瘤学   31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68篇
  2023年   805篇
  2022年   924篇
  2021年   1465篇
  2020年   1039篇
  2019年   929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737篇
  2016年   860篇
  2015年   984篇
  2014年   1581篇
  2013年   1531篇
  2012年   1875篇
  2011年   1821篇
  2010年   1594篇
  2009年   1479篇
  2008年   1542篇
  2007年   1340篇
  2006年   1291篇
  2005年   1287篇
  2004年   1021篇
  2003年   826篇
  2002年   653篇
  2001年   512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歼-6飞行员,飞行总时间510h。1995年5月6日,在打蓝球中被他人无意绊倒,左手掌着地,伤及左腕,当时局部轻度疼痛,活动不受限,自用伤湿止痛膏外敷,未向航医报告。5天后,左手一般活动尚可,但用力即感疼痛,即找航医就诊。检查:见左腕无明显畸形,轻度肿胀,腕关节伸、屈动作时感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62.
刘哲明 《医学信息》2006,19(10):1852-1853
目的 观察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7例按AO分型为43A的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A组: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B组闭和复位外固定架固定;C组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结果 术后经8-18个月随访:A、B、C组的愈合时间分别为24周、19周、15周,A组的感染率为14.81%(4/27),B、C组感染病各1例。A、B组骨不愈合率分别为18.89%(2/27)和8.00%(2/25),C组无骨不愈合的病例。结论 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以缩短骨愈合的时间、降低感染率和骨不愈合率,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判定以珊瑚为基体,通过水热交换法制成的羟基磷灰石植入体内后的强度是否可以达到活体骨的水平。方法实验测量羟基磷灰石、含有机成分的骨、无有机成分的骨的压缩极限应力。通过对比羟基磷灰石、骨及无有机成分的骨的压缩强度差别,确定胶原纤维对骨压缩强度的作用,进而应用经验模型预估人造羟基磷灰石在一定空隙度(0.1~0.5)范围变化时的强度。结果羟基磷灰石、骨及无有机成分的压缩强度分别为14.1 GPa、207 GPa和31.7 GPa。结论去除骨中的有机成分后其压缩强度降低约80%。水热交换法制成的羟基磷灰石抗压强度可能高于骨内羟基磷灰石,这种骨替代材料植入体内后,随着骨和纤维组织在内部生长,其强度有可能达到活体骨的水平。  相似文献   
64.
背景:随着检查技术的革新,不同分期脊柱转移瘤患者逐年增多,经皮椎体成形是脊柱转移瘤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其治疗不同分期、不同活动方式肿瘤的术后生物力学疗效尚未见报道。目的: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胸椎T_(10)骨肿瘤转移不同位置的应力及位移情况。方法:根据1例30岁健康男性胸椎三维CT扫描数据,采用Mimics软件构建胸椎(T_(9)-T_(11))的三维几何模型,包括肋骨、韧带及椎间盘。模拟被胸椎转移瘤侵袭的T_(9)-T_(11)椎体及其后胸椎不同部位的三维模型,包括椎体结构完整的对照组,单侧转移累及椎体区(实验组1),单侧转移累及椎体和椎弓根区(实验组2),单侧转移累及椎体、椎弓根和横突区(实验组3),双侧转移累及椎体、椎弓根和横突区(实验组4)。利用Abaqus软件创建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负重、屈曲、伸展、旋转工况下VonMises应力分布及模型的位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在对不同实验组加载点在负重、屈曲、伸展、旋转工况下最大总位移的研究中,随着转移瘤侵袭部位及侵袭面的增多,加载点的总位移在增大,整体刚度降低,尤其实验组4加载点的总位移最大;②在屈曲工况下椎体、椎弓根破坏后明显增加最大Von Mises应力值,而在此基础上增加胸肋关节破坏,其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基本不变;③有限元分析并模拟骨肿瘤模型的基础上,将骨水泥区域的单元设置为一个单独的set集合,后将骨水泥区域设置为对应的材料属性以模拟骨水泥填充,结果发现,负重、屈曲、伸展、旋转工况下最大总位移均小于各实验组;④模拟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后患者在负重、屈曲、伸展、旋转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值相较于骨肿瘤模型大幅度降低;⑤提示基于胸椎T_(9)-T_(11)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有利于对胸椎骨肿瘤转移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并能够在胸椎骨肿瘤转移模型的基础上准确模拟经皮椎体成形后加载点在不同工况下的总位移及最大VonMises应力情况。  相似文献   
65.
彭宏 《颈腰痛杂志》2021,42(1):94-96,111
目的 基于临床及影像学指标,探讨植骨融合后取出椎弓根螺钉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1月-2018年3月行后路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长节段内固定+短节段椎板间植骨融合术.其中45例待植骨融合后取出内固定钉棒,作为观察组;另按照1:1的匹配比例纳入45例植骨融合后未取出内固定钉棒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观察组患者内植物取出时、取出后1年和2年时,对两组患者的腰背痛VAS评分和ODI指数进行比较,同时对比节段活动度、后凸Cobb角和脊柱矢状轴(sagittal vertebral axis,SVA)等影像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内植物取出时间平均为(18.3±17.6)个月;据此,对照组以内固定术后18个月作为观察组的"内植物取出时"相对应观察截点.观察组患者内植物取出时的VAS评分和ODI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取出后1、2年时,观察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内植物取出后1、2年时,观察组患者节段间活动度均显著改善,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内植物取出后,并未造成侧凸Cobb角和SVA值的显著增加(P>0.05).结论 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植骨融合成功后,取出椎弓根钉棒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腰背痛和功能障碍,这可能与节段间活动度有所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冠状切口治疗眶-颧-上颌骨复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冠状切口治疗5例该类复合性骨折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面型恢复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眶-颧-上颁骨复合性骨折病例中,冠状切口视野暴露充分、准确复位、避免面部畸形或功能障碍,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7.
一种心电数据压缩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心电信号的相关性,对ECG进行预处理,再进行差值运算,将得到的差值序列进行DCT变换,从而实现心电数据的压缩。  相似文献   
68.
<正> 我院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利用外固定支架及其延长器,将粉碎塌陷的桡骨远端经闭合复位后,维持在复位状态,防止出现再度移位,经临床观察和随访,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院自1994年来共治疗8例。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37~70岁,平均56岁。右侧6例,左侧2例,  相似文献   
69.
李秉根 《中原医刊》2001,28(6):46-47
我科于1995年6月~1999年12月,采用经皮撬拨支撑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1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18~32岁;右足13例,左足5例,伤后距就诊时间均在1周内;受伤原因:10例为高处坠落伤,6例为车辆伤,2例为胫腓骨骨折合并跟骨骨折;18例均为闭合性粉碎性骨折。 1.2 手术方法:①术前拍X光片,选好2根3.5mm骨圆针消毒备用;②腰麻或硬膜外腔麻醉下,病人取平卧位,在X光透视下术者双手掌放在足跟两侧,向中间挤压整复…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