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04篇
  免费   709篇
  国内免费   885篇
耳鼻咽喉   466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4357篇
口腔科学   337篇
临床医学   2238篇
内科学   881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740篇
特种医学   16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022篇
综合类   7534篇
预防医学   1849篇
眼科学   112篇
药学   1350篇
  41篇
中国医学   1005篇
肿瘤学   239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480篇
  2020年   512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70篇
  2015年   571篇
  2014年   1161篇
  2013年   1267篇
  2012年   1698篇
  2011年   1868篇
  2010年   1519篇
  2009年   1479篇
  2008年   1493篇
  2007年   1339篇
  2006年   1315篇
  2005年   1290篇
  2004年   1125篇
  2003年   1098篇
  2002年   772篇
  2001年   654篇
  2000年   499篇
  1999年   400篇
  1998年   334篇
  1997年   350篇
  1996年   289篇
  1995年   303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移动式数字X线机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式X线机实现了影像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存储、调阅、检查报告的生成、审核、查询和输出等功能,从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需要和卫生防疫的需要来展望,其市场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72.
一种新型直接式数字X线摄影(ddR)装置将能以每秒,9帧的速度获得高分辨率的X线图像,由于增加了动态成像功能,从而在解剖研究方面可拓展其临床用途。  相似文献   
73.
国人鼻泪管冠状位CT扫描基线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国人鼻泪管冠状位CT扫描的最佳基线。②方法 随机选取 2 8例 (男 2 0例 ,女 8例 )正中矢状位切开的尸头 ,解剖鼻泪管 ,观察鼻泪管的走向并测量鼻泪管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额最高点至前鼻棘连线的夹角 ,并根据此角度对随机选取的 5例完整尸头进行冠状位CT扫描 ,同一角度对扫描后的尸头进行冠状位切片 ,并比较两种方法所测鼻泪管是否吻合。③结果 鼻泪管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额最高点至前鼻棘连线的夹角为8.74°± 1 .39° ,两种方法所测鼻泪管结果一致。④结论 依此角度进行冠状位CT扫描 ,可以完整地显现出鼻泪管全貌  相似文献   
74.
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进钉方法的放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骶骨螺钉上关节突关节面 5点 7点进钉方法进行相关的放射解剖学研究。方法 :在 5 0块骶骨标本上 ,用 为 1mm的软钢丝在骶骨翼、骶骨上关节突处紧紧缠绕 2个钢丝圈 ,将 为 3mm的钢珠用胶布固定在 5点 7点处 ,拍骶骨正位片 ,观测钢珠与 2个钢丝圈的位置关系及其至骶管外侧壁、骶骨上面的距离。作经 5点 7点水平平行于S1椎体上面的CT扫描 ,观察骶骨横断面的形态特点 ,测量与矢状面夹角为 0°和向内 10°时的进钉深度。结果 :5点 7点处钢珠均位于上关节突与S1后孔缠绕的钢丝圈显影内 ,位于骶管侧壁钢丝圈显影的外侧 ,钢珠与骶管外侧壁的距离为左侧〔 ( 6 7± 2 3 ) ( 5 0~ 12 0 )〕mm ,右侧〔 ( 6 6± 1 9) ( 5 0~ 11 0 )〕mm ;此点至骶骨上面的距离为左侧〔 ( 11 5± 5 3 ) ( 5 0~ 2 8 0 )〕mm ,右侧〔 ( 11 6± 5 4) ( 5 0~ 2 9 0 )〕mm。CT片显示钉道与矢状面平行( 0°)时 ,进钉深度左侧为〔 ( 3 2 6± 3 5 ) ( 2 4 0~ 40 0 )〕mm ,右侧为〔 ( 3 2 6± 3 5 ) ( 2 4 0~ 42 0 )〕mm ;螺钉向内与矢状面的夹角为 10°时 ,进钉深度左侧为〔 ( 3 8 1± 3 8) ( 3 0 0~ 46 0 )〕mm ,右侧为〔 ( 3 8 0± 3 9) ( 3 0 0~ 46 0 )〕mm。结论 :骶骨上关节突恒定存在 ,将每侧上关节  相似文献   
75.
骶髂螺钉固定在骶髂关节脱位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应用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3 0具成人干燥骨盆标本 ,模拟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并作CT扫描 ,对进针点与不同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进针的方向、进针的深度以及S1骶孔上方的骶骨翼的前后径和上下径进行测量。结果 :进针点距臀肌线的距离为 ( 2 0 70± 3 2 7)mm ,距坐骨大切迹的距离为( 3 5 0 0± 1 91)mm ;轴位及冠状位CT测量进针与髂骨外板的交角分别为 ( 90 18± 2 69)°和 ( 90 40± 2 87)° ;进针深度为 ( 67 77± 3 63 )mm ;S1骶孔上方骶骨翼的前后径和上下径分别为 ( 18 2 6± 2 0 6)mm和 ( 18 74± 1 5 1)mm。结论 :临床应用骶髂螺钉固定需选择恰当的进针点和进针方向 ,术中需行骨盆正位、入口位和出口位的透视以确定螺钉植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6.
李励 《中华当代医学》2004,2(9):141-142
根据HIS和PACS的应用需求,分析了现有医学图像分类方法,结合DICOM3.0标准,对DICOM3.0标准中私有数据元素提出一个新颖简便的编码方案。编码由4个部分组成:(1)影像设备技术代码;(2)体位方向代码;(3)解剖学代码;(4)生物系统代码。用来描述医学图像内容,加强医学医疗信息在HIS和PACS系统间的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77.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是近几年来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技术,通常临床目测电影造影上,左室室壁活动情况以估价左心室总体及局部功能,但主观估测误差较大。DSA图像有较高的空间、时间分析率,运用其内设诊断左心室功能可增加其诊断准确性、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78.
数字X线机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数字化成像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早期食管癌 ,男性 12例 ,女性 9例。均使用数字 X线机多相钡剂造影 ,以连续大口服钡法为主。多体位电子点片及常规摄左右前斜位片。结果 2 1例食管早期癌中 ,上段 6例 ,中段 11例 ,下段 5例。主要 X线表现为 :病变处食管黏膜不规则、浅小溃疡形成或局限性小充盈缺损 ,管壁增厚、柔弹性减低 ,造影剂局部流空减缓。结论 使用数字 X线机 ,因其图象放大功能、连续电子点片、图象后处理功能 ,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 ,病变得到清楚显示 ,明显提高了食管早期癌诊断的准确性与检出率  相似文献   
79.
机器工作中突然光圈自动完全关闭,报collomitlter ERROR故障代码W24。用手动将光圈打开,透视,光圈又自动关闭,透视终止,报同样错误。重新启动机器,故障依旧。再实验机器时发现,床的所有动作均不能执行,只有压迫器可以工作。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面神经颅外段的动脉来源及分布. 方法 15例新鲜尸体头颈部标本经双侧颈总动脉插管,加压注入红色乳胶或过氯乙烯填充剂,观察面神经颅外段的血供来源及分布. 结果面神经营养动脉来源于耳后动脉的茎乳动脉、颞浅动脉面神经支、面横动脉、颈外动脉上面神经支、颈外动脉下面神经支、面动脉后面神经支和面动脉前面神经支,其外径分别为(0.8±0.2) mm、(0.9±0.4) mm、(1.9±0.3) mm、(1.0±0.2) mm、(1.1±0.4) mm、(1.0±0.2) mm和(1.1±0.6) mm.各营养动脉除营养面神经外还发出分支相互吻合,构成了丰富的面神经血管网. 结论了解面神经颅外段动脉血供来源及分布,为避免腮腺咬肌区手术损伤面神经营养血管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