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15篇
  免费   8181篇
  国内免费   2545篇
耳鼻咽喉   533篇
儿科学   510篇
妇产科学   344篇
基础医学   3044篇
口腔科学   715篇
临床医学   20978篇
内科学   5207篇
皮肤病学   135篇
神经病学   3607篇
特种医学   232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4505篇
综合类   25071篇
预防医学   6296篇
眼科学   1139篇
药学   7574篇
  167篇
中国医学   4014篇
肿瘤学   2115篇
  2024年   1236篇
  2023年   3868篇
  2022年   3729篇
  2021年   4314篇
  2020年   4043篇
  2019年   3681篇
  2018年   2010篇
  2017年   3260篇
  2016年   3905篇
  2015年   3976篇
  2014年   5839篇
  2013年   5486篇
  2012年   7026篇
  2011年   7042篇
  2010年   5869篇
  2009年   5892篇
  2008年   6407篇
  2007年   5111篇
  2006年   4463篇
  2005年   4300篇
  2004年   3101篇
  2003年   2667篇
  2002年   2121篇
  2001年   1931篇
  2000年   1501篇
  1999年   1319篇
  1998年   1059篇
  1997年   886篇
  1996年   768篇
  1995年   634篇
  1994年   484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222篇
  1991年   226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结果正常子宫内膜和EM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的VEGF随月经周期呈现规律性变化,分泌期腺上皮VEGF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增殖期(P<0.05)。在增殖期,EM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VEGF的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无明显差别,但在分泌期,EM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VEGF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EM在位内膜腺上皮的VEGF含量显著高于同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异位腺上皮(P<0.01)。结论表明VEGF的表达异常与EM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含造影剂及显色剂的填充剂对成年SD大鼠动脉血管系统进行灌注,并借助数字X射线成像设备对灌注效果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断层解剖成像系统获取切削间距为100 μm的二维断面解剖数据集(图像分辨率为4917×3446×24 bit,共1 464张),最后利用Visual C 结合可视化工具包编程实现数据集的动脉分割及三维可视化,得到数字化SD大鼠动脉血管系统的三维模型.该模型能提供大鼠动脉血管系统的空间结构信息,为实验大鼠血管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可靠的形态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评价99mTc -Glua和99mTc -MIBI显像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70例乳腺肿瘤患者行99mTc -Glua和99mTc -MIBI显像两项检查 ,对比分析诊断效能和半定量分析结果 .结果 99mTc -Glua和99mTc -MIBI显像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 91.1%、96.0 %、92 .9%和 84.4%、68.0 %、78.6% .99mTc -Glua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明显高于99mTc-MIBI显像 .结论 99mTc -Glua显像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高于99mTc -MIBI显像 ,且显像质量优于后者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采用影像遗传学研究方法探索精神分裂症的影像遗传学特征。方法:在传统稀疏回归模型的基础上,改进 了其在不同范数条件下进行变量选择的能力,形成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变量选择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208 个受试者的 41 236个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和722 17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的综合分析。通过对两类数据施加不同的权重因子,并 使用不同的Lp (p=0、0.5、1)范数分别对模型进行求解,筛选出两类数据在不同条件下的显著特征。结果:基因DAOA和 HTR2A在3种范数下均被筛选出。此外,在影像学数据方面,发现中央前回、枕上回、顶下缘角回、角回、内侧和旁扣带脑 回、后扣带回脑区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此发现与先前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医学研究结果一致。结论:基于稀疏表示变量选择 方法应用于影像遗传学数据分析是一个有效可行的途径,为今后精神分裂症的影像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 思路。  相似文献   
995.
股骨颈松质骨三方向压缩应力松弛蠕变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股骨颈松质骨的压缩粘弹性力学性质,为人工关节的研制提供生物力学理论基础.对10具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股骨颈松质骨纵向、横向、45°方向试样进行压缩应力松弛、蠕变实验.得出了股骨颈松质骨3个方向的应力松弛、蠕变数据和曲线.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分别用对数、指数一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数据,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归一化蠕变函数及曲线.说明股骨颈松质骨纵向组应力松弛量、蠕变量均大于横向组和45°方向组.股骨颈松质骨为各向异性材料.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总结《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在发展过程中“做强、做大、做活”的实践经验,探索培育一流科技期刊的可行道路。【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定性分析、列举实证等方法,分析讨论如何通过“做强、做大、做活”培育一流科技期刊。【结果】 历经十余年努力,《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的影响因子从0.175提升到10.319,年发文量从180篇增加到1000篇左右,进入JCR学科排名Top 2,成为国际材料领域的主流期刊。【结论】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当务之急,也是重中之重。“做强、做大、做活”是培育一流期刊的可行且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索贵州省男性主要少数民族骨量异常的影响因素,为骨量异常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基于中国多民族队列,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贵州省苗族、布依族、侗族男性共5 727名。采用随机森林算法、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探讨骨量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骨量异常重要的前5名的因素依次是职业、午睡时长、年龄、BMI、静态行为。布依族(OR=1.223,95%CI:1.065~1.405)、年龄≥50岁(OR=1.254,95%CI:1.038~1.515)、吸烟(OR=1.191,95%CI:1.060~1.338)、有关节炎(OR=1.259,95%CI:1.001~1.583)和有骨折史(OR=1.528,95%CI:1.227~1.902)可能是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而农林牧渔劳动者(OR=0.787,95%CI:0.626~0.990)、午睡时长≥90分钟(OR=0.725,95%CI:0.612~0.858)、中水平体力活动(OR=0.818,95%CI:0.708~0.946)和高水平体力活动(OR=0.824,95%CI:0.696~0.975)可能是贵州省主要男性少数民族骨量异常的保护因素。BMI与骨量异常的患病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关系,业余静态行为时长与骨量异常的患病关联强度呈线性关系。结论 影响贵州省男性主要少数民族骨量异常的因素包括多方面,包括非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建议加强对可控因素的管理以预防骨量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在辐射防护领域,运行实用量用于估算防护量,是场所剂量监测中的重要量值。随着电离辐射粒子类型和能量范围的扩展,现行运行实用量在估算防护量的过程中出现局限。ICRU第95号报告提出了新的运行实用量体系,在定义方式和模体上与防护量相统一,在更广泛的粒子类型和能量范围中实现了对防护量的更好估算。本文重点关注新运行实用量体系在模体应用、转换系数更新、监测仪器的设计和校准等方面对场所剂量监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少肌症"是人步入老年后比较常见的一种综合征。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老,肌肉减少速度也会加快,肌肉量越来越少。一般40岁以后肌肉每年丢失率为0.5%~1%,到了50岁以后丢失率为每年1%~2%。到60岁时肌肉的丢失量已经达到30%,80岁肌肉丢失量为50%左右。当人体肌肉减少到30%时,肌肉的正常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了。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MRI)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转移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宫颈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作为未转移组。所有患者均行DW-MRI检查,比较两组T2信号强度、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平均ADC值;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DW-MRI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另分析DW-MRI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及DW-MRI对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情况。结果两组T2信号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最小ADC值及平均ADC值均低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MRI的诊断灵敏度为77.94%,特异度为91.67%,准确度为84.38%,阳性预测值为91.38%,阴性预测值为78.57%。Kappa检验显示,DW-MRI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0.689,P=0.000);DW-MRI共检出152个淋巴结,检出率为92.12%(152/165),包括67个非转移型淋巴结及85个转移型淋巴结。结论DW-MRI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尚可,能够明确淋巴结转移类型,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