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23篇
  免费   4514篇
  国内免费   2880篇
耳鼻咽喉   1545篇
儿科学   463篇
妇产科学   1750篇
基础医学   3877篇
口腔科学   1005篇
临床医学   11870篇
内科学   5394篇
皮肤病学   2050篇
神经病学   1952篇
特种医学   54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6522篇
综合类   25432篇
预防医学   4604篇
眼科学   635篇
药学   8351篇
  91篇
中国医学   3847篇
肿瘤学   7233篇
  2024年   394篇
  2023年   1612篇
  2022年   1417篇
  2021年   1749篇
  2020年   1743篇
  2019年   1848篇
  2018年   1036篇
  2017年   1702篇
  2016年   1995篇
  2015年   2313篇
  2014年   3681篇
  2013年   3911篇
  2012年   5178篇
  2011年   5468篇
  2010年   5294篇
  2009年   5049篇
  2008年   5569篇
  2007年   5194篇
  2006年   4646篇
  2005年   4698篇
  2004年   3898篇
  2003年   3788篇
  2002年   3329篇
  2001年   2943篇
  2000年   2068篇
  1999年   1861篇
  1998年   1711篇
  1997年   1572篇
  1996年   1481篇
  1995年   1192篇
  1994年   935篇
  1993年   644篇
  1992年   540篇
  1991年   502篇
  1990年   389篇
  1989年   407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蘑菇状"剜除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腔镜下"蘑菇状"剜除术术式的建立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53例,其中25例沿肿瘤假包膜行"蘑菇状"剜除术(A组)、2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计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肿瘤复发率。 结果53例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无死亡病例。肾动脉阻断时间:A组(11.9±2.2)min、B组(21.5±6.5) min(P<0.001)。手术时间:A组(87.9±24.8)min、B组(114.3±38.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A组20 ml(20~40)ml、B组50 ml(50~100)ml(P<0.001)。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A组(7.4±4.3) g/L、B组(12.4±8.8) g/L(P=0.013)。术后24 h eGFR变化:A组(6.2±7.2 )ml(min·1.73 m2),B组(12.7±12.8)ml(min·1.73 m2)(P=0.027)。术后6个月eGFR变化:A组(1.5±3.7)ml(min·1.73 m2)、B组(6.5±5.6)ml(min·1.73 m2)(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4.0 d(3~4)d、B组4.5 d(3~6)d(P=0.023)。术后随访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 结论采用腹腔镜"蘑菇状"剜除术治疗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变化、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肾部分切除术,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该方法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低氧诱导大鼠PASMCs增殖,设置正常对照组、低氧模型组、血府逐瘀低剂量组、血府逐瘀高剂量组和NVP-BEZ235组,血府逐瘀低、高剂量组含药血清浓度分别为5%和20%。运用CCK-8法检测不同低氧时间和药物干预对于PASMCs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Akt、p-mTOR和PCNA表达。结果低氧培养36 h时PASMCs OD值最高,且高于常氧培养(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氧模型组OD值明显升高(P0.01),p-AKT、p-mTOR、PCNA表达增加(P0.05);与低氧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高剂量组和NVP-BEZ235组OD值不同程度降低(P0.01),各药物组p-AKT、p-mTOR、PCNA表达减少(P0.05);与血府逐瘀低剂量组比较,NVP-BEZ235组p-AKT、p-mTOR、PCNA表达减少(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低氧诱导的大鼠PASMCs增殖,可能通过阻断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并下调PCNA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过程的一般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3.5±10.6)min、术中出血量为(16.8±6.9)ml、手术切口为(4.0±0.8)cm、住院时间为(5.1±1.4)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19.8±21.6)min、术中出血量为(41.8±13.2)ml、手术切口为(7.8±2.7)cm、住院时间为(7.6±1.9)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3.3%低于对照组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瘤能够减小创伤面积、促进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有效性及其高危型HPV在患者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妇科门诊阴道镜检查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II级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及CINIII级患者64例,门诊行宫颈LEEP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等;对其随访2年,进行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并加以分析。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9.0±4.2)ml,手术平均时间(9.92±20、73)min,切口愈合时间为(28.2±2.3)d,病理升级4.68%(3/64),病理结果诊断一致率为95.3%(61/64),术后6个月细胞学检查转阴率为100%(64/64),手术治愈率为100%(64/64),复发率为7.81%(5/64)。1例术中出血较多,约150 ml,予缝合止血,术后予口服抗生素及止血药。术后出现6例大量出血,急诊就医后予阴道纱布压迫后好转;远期(2年)生存质量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是1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CIN的方法,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在治疗的同时有诊断的作用,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并予以阻断,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对鉴别肾上腺乏脂肪腺瘤与肾上腺结节样增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乏脂肪腺瘤和27例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两组病例各期增强CT值,利用公式灌注值P=CT静脉期-CT平扫期、廓清值C=CT静脉期-CT延迟期、绝对廓清灌注指数APC=(C/P)×100%及相对廓清灌注指数RAPC=(C/CT静脉期)×100%得到相关参数,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鉴别两者的最佳价值。结果肾上腺乏脂肪腺瘤直径较结节样增生更大;肾上腺乏脂肪腺瘤病灶各期CT值均明显高于结节样增生,且两者灌注值P、廓清值C、APC及RAPC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灶位置、对侧肾上腺萎缩及动脉期CT值对鉴别两者无显著意义。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肾上腺乏脂肪腺瘤和肾上腺结节样增生。  相似文献   
46.
47.
重要启事     
目的: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AML22例,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6—55岁,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2例AML中,典型的由血管,平滑肌,脂肪3种成分构成的AML病例有14例,因肿瘤内脂肪成分比例少,影像上不易显示脂肪,称为无或少脂肪成分的AML有8例。结论:AML的CT诊断的关键是确定瘤内有脂肪成分,即使少量也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研究探讨血管内水解可脱卸弹簧圈结合球囊封堵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技术操作要点,适应症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本组共10例患者采用水解可脱卸弹簧圈结合封堵球囊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直径在5mm-10mm。先用大弹簧圈使其在瘤内成篮,然后再用小弹簧圈进行填塞,根据瘤体的大小,可用数个由大到小的水解可脱弹簧圈直至把瘤体腔填塞完全,结果:10例颅内动脉瘤获得完全致密栓塞均获得成功,术后不定期随访,载瘤动脉保持通畅,无再出血及脑缺血性事件发生,动脉瘤无复发,效果良好。结论:水解可脱卸弹簧圈结合球囊封堵法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良好,是首选的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完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病历摘要 男47岁。患者于2年前外伤致右肱骨上端外科颈完全性骨折,住院治疗,开始手法复位不能完全复回原位后用手术开放复位及钢板螺丝钉内固定5个月后骨折愈合.再次住院手术拔钉。7天后出院,半年后感左肩背出现红肿热痛。并可扪及10cm大小包块。局部压痛明显。后来医院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