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55篇
  免费   705篇
  国内免费   322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30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180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1576篇
内科学   695篇
皮肤病学   227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3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87篇
综合类   4216篇
预防医学   624篇
眼科学   133篇
药学   4111篇
  44篇
中国医学   757篇
肿瘤学   536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404篇
  2019年   380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773篇
  2013年   848篇
  2012年   1041篇
  2011年   1138篇
  2010年   959篇
  2009年   778篇
  2008年   762篇
  2007年   729篇
  2006年   713篇
  2005年   687篇
  2004年   577篇
  2003年   495篇
  2002年   418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综述了近年来非洲、西方国家应用植物药治疗良性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的情况,为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Ⅰ组:0.5%罗哌卡因;Ⅱ组:0.5%左旋布比卡因;Ⅲ组:0.5%布比卡因。行连续低位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及麻醉质量。结果Ⅰ、Ⅱ和Ⅲ组首次局麻药用量分别为(14.38±1.57)、(14.75±0.50)和(13.80±1.30)ml。Ⅰ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Ⅲ组长(P〈0.05),Ⅰ组Bromage评分为1分的例数多于Ⅲ组(P〈0.05)。与Ⅲ组比较,Ⅰ、Ⅱ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Ⅲ组SBP在感觉阻滞平面达上界及运动阻滞起效时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0.5%罗哌旨因、左旋布比卡因或布比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三种药物药效学相似。  相似文献   
33.
罗哌卡因的药理特性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与布比卡因比较,具有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低毒性,低浓度时产生感觉—运动神经分离等特点,用于椎管内麻醉和疼痛治疗安全有效。本文就罗哌卡因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4.
连续腰麻(CSA)采用留置在蛛网膜下腔的Spinocathe管内针导管小剂量分次注射局麻药进行脊神经阻滞.此麻醉方法起效快,可小剂量分次给药以达到预期的麻醉平面,镇痛质量好,肌松效果满意,患者呼吸循环抑制较轻,能满足长时间手术的需要,而且避免了全脊髓麻醉、局麻药中毒等风险[1].本研究分别在连续腰麻和单次注射腰麻下实施手术,比较不同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麻醉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对婴幼儿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婴幼儿HFM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观察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90.91地,对照组56.25%,引起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治疗组为33.33%、27.27%,对照组为9.38%、3.13%,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须随访对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徐忠立  王颖勃 《外科》1997,2(3):162-164
目的:Budd-Chiari综合征行直视根治术观察其病变并作分析。方法:在常温下血管阻断或置管转流下,经右胸作下腔静脉(IVC)切开行膜切除、血栓摘除、癌栓摘除、自体心包片腔静脉成形、心包管代血管移植等手术共70例。结果:手术死亡3例,术后67例随访5 ̄84个月(平均45个月),B超和IVC造影显示IVC-HV通畅者64例,术后4个月IVC血栓形成1例,术后1 ̄1.5年示IVC狭窄2例。结论:Bu  相似文献   
37.
Budd—Chiari综合征直视根治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986年1月至1993年4月作者在常温血管阻断下经右胸腔切开下腔静脉直视根治Budd-Chiari综合征67例,其中膜切除37例次、血栓或癌栓摘除19例次、心包片腔静脉扩大成形28例次、心包片成管移植3例和解除外压3例。手术死亡3例、2例死于出血性休克,1例死于右心衰。其他64例治愈出院。术后随访4-84个月者64例,61例典型表现均消失,B超和下腔静脉造影证实肝下腔静脉开放通畅者61例,显示  相似文献   
38.
39.
经高千伏(kV)胸透诊断的布-加综合征50例,以奇静脉弓部扩张大于2cm为诊断依据,47人诊断正确,占94%,3人失误,占6%。并与下腔静脉造影、B超进行比较。认为高kV胸透简便易行、安全、诊断正确率高,可与其它检查相互补充应用,文中还讨论了奇静脉弓部的增宽机理。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