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7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376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9篇
  3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6 毫秒
71.
肾性尿崩症是指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先天性的缺陷或继发于各种肾脏病造成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反应降低使水重吸收减少造成的多尿,是较少见的肾小管功能异常疾病。我科自2004年起收治了2例因感染性休克造成继发性的肾小管损伤而引起肾性尿崩症的患者,而患者住院期间尿量持续在6 000~9 680 mL,时间长达1个月,并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经给予对症、合理的综合治疗及护理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1病历介绍例1:男,38岁,平时有烟、酒史。因2004年3月2日晚与朋友聚餐后突发中上腹剧烈疼痛,恶心、呕吐频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有胆汁样液体,量较多,遂来本院急诊。急诊查体时患者表情淡漠、皮肤凉、体温35.6℃、血压77/45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122次/min、呼吸急促26次/min,化验检查:血淀粉酶328 IU/L、尿淀粉酶821 IU/L,急诊B超示急性胰腺炎。拟急性胰腺炎、感染性休克收住消化内科。经禁食、胃肠减压、山莨菪碱解痉、止痛,泰能抗感染治疗及善得定减少胰腺分泌、补液纠正休克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缓解,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在住院10 d后患者表现为精神疲乏、皮肤弹性差、少言、多...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耳穴治疗特发性尿崩症(DI)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400例DI患者随机分为耳穴按压治疗组200例和西药治疗对照组200例,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并测定24小时尿量、尿比重、血钠、血浆渗透压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的降低24小时尿量、血钠、血浆渗透压,升高尿比重(P均〈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66.67%相比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耳穴按压治疗DI疗效显著,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3.
临床上典型尿崩症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多尿,相继引起多饮和烦渴。每口尿量和饮水量多在5L以上,甚至达到数十升。尿比重低,尿中无其他病理成分。根据上述典型表现,一般诊断不难。而因惊吓导致的尿崩症临床少见,常导致误诊。我院1995/2007年共收治5例惊吓性尿崩症。早期均导致误诊,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4.
为了探讨脑外伤后尿崩症的治疗 ,回顾性分析了 1982年以来收治的 2 0 0 0余例脑外伤患者 ,3例诊断为中枢性尿崩症。联用磺丙舒 (0 .1g,3次 / d)和安妥明 (1.0 g,2次 / d) ,3例患者尿崩症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取得满意疗效。讨论了磺丙舒和安妥明联合用药的机制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5.
本院2003年7月至2007年9月因颅脑损伤致尿崩症16例病例。就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谈谈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者继发中枢性尿崩症的发病机制,并对其临床诊疗及转归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16例危重病继发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均出现多尿、低密度尿和低渗透浓度尿,早期应用垂体后叶素后症状好转.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后第5天,尿量明显减少,与治疗前(发生中枢性尿崩症当天24 h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88.1±446.7)ml比(5223.1±656.0)ml,P<0.01].结论 危重病患者下丘脑、垂体柄、垂体后叶或其供应血管损伤,导致加压素合成或分泌不足,继发中枢性尿崩症.早期诊断并应用垂体后叶素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7.
78.
严重颈脊髓损伤致尿崩症1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严重颈脊髓损伤致尿崩症、低钠血症的机理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对11例严重颈脊髓损伤致呼吸困难、低血压而收入ICU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民政部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出现多尿及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9例出现低氯血症,6例患者的低钠血症自入院持续至出院。4例经高血压氧治疗后多尿及低钠血症明显得到缓解。结论 严重颈脊髓损伤致尿崩症及低钠血症的机理认为是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有关。治疗应以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79.
脑出血患者继发尿崩症少见。现报告 2例如下。例 1,男 ,6 1岁。因突发意识不清约 1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未正规治疗。入院查体 :血压 2 6 / 16 k Pa,浅昏迷状态。双瞳孔直径约 3mm,对光反应尚可。余颅神经检查不合作。心肺腹 (- )。左侧上下肢自发动作存在 ,右侧上下肢自发动作消失 ,四肢肌张力均降低。右侧 Babinski征 ( )。颅脑 CT示左侧壳核出血 (约 40 ml)。入院后 ,经给予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预防并发症等综合处理 10余天 ,病情逐渐好转 ,意识清醒 ,瘫痪肢体肌力恢复至 ~ 级。于发病第 16天始出现口渴、多饮、多尿 ,2 …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临床神经外科患者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1例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病因分为四种类型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除6例因原发性脑干损伤、下丘脑损伤在伤后3d内死亡外,其余患者的低钠血症均在1~3周内得到纠正。结论单纯营养性和强力利尿引起的低钠血症给予补钠即可,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患者需要补充钠盐,补足血容量及维持钠的平衡等综合治疗,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DAH)患者则需要限水治疗,尿崩症患者以限制入水量和补充抗利尿激素(ADH)为主,肾脏损害的要注意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