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51.
李远辉 《广州医药》1997,28(4):15-16
报告89例尾骨临床治疗过程,并就疼痛原因,疗效机理进行分析。随访3-11个月,结果表明:尾骨疼痛患者尾骨有不同程度移;尾骨痛患者女性为4:1,手法复位局封73例,治愈率94.5%,好转率5.5%,手术治疗16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52.
健康情报站     
《医学美学美容》2003,(8):47-47
声音:坐得太久尾骨损伤引发功能性疾病解放军二九二医院骨科专家王全贵大夫指出:近年来出现的"电视病"、"家庭主妇综合征"、"办公室综合征"等类似头晕头痛、四肢乏力、血压异常、肠功能紊乱等非器质性病变,大都与尾骨损伤有牵连。尾骨损伤除了明显外伤史外,坐姿不正确、坐椅不合适、女性盆腔淤血、长期伏案工作等压迫尾骨形成慢性劳损,是致病的主因。因女性的生理特性,其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专家指出,保护和医治尾椎损伤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最好每坐一个小时站  相似文献   
53.
尾骨骨折脱位较为常见 ,一般采用保守治疗 ,大多数效果满意 ,但约有 1/ 4或 1/ 5的病例由于愈合不良或移位较大 ,局部遗留瘢痕组织与纤维连接 ,在坐、行等活动时 ,瘢痕组织中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疼痛 ,甚至长期不能消失 ,一部分病人经封闭治疗疼痛缓解 ,一部分病人遗为顽固性尾骨痛 ,病人十分烦恼而需行尾骨切除术 ,所以初期的良好复位固定至关重要。但以往的外固定常采用胶布固定 ,效果不够确实可靠 ,为此我们自 1996年~2 0 0 0年对 12例尾骨骨折脱位患者 ,采用塑形板作外固定 ,并与同期未作固定治疗的 2 8例尾骨骨折脱位患者就远期疗效及…  相似文献   
54.
营业员小张踩在梯子上给高处的货架补充货物时,不慎踏空,骶尾部着地,当时只是感觉尾骨处有些痛。没有特别在意,以为是摔伤的,休息一下就好了。哪知道,不一会儿,尾骨处痛得厉害,根本不能坐,睡觉时不能仰面睡。痛苦异常,一周后,去医院检查。医生经过问病史、拍摄x线片后。告诉她这是由于尾骨挫伤后引起的尾骨痛。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骶尾骨在侧位X线片上的各种形态表现,以期对骶尾骨正常解剖变异有所了解。方法:门诊随机选取61名无骶尾部损伤但有疼痛症状的患者,分别拍摄骶尾骨侧位X线片,采取CR技术进行影像处理,分析总结骶尾骨变异在X线侧位片形态的特点并进行分型。结果:骶尾骨侧位X线片上有4型不同的形态变异,分别为:均匀弯曲型;骶骨成角型;尾骨成角型;尾骨脱位型。结论:正常骶尾骨侧位X线上有不同变异,临床诊断时要准确区分正常变异和骨折脱位,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X射线摄影与X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TS)在骶尾骨侧位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疑有骶尾骨病变患者214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116例;年龄38~59岁,平均年龄43.2岁。先后进行常规X射线摄影和DTS,比较两种成像技术获得的骶尾骨图像质量。结果 DTS诊断,骶尾骨骨折患者121例,骶尾骨脱位患者27例;常规X射线摄影诊断,骶尾骨骨折患者91例,骶尾骨脱位患者31例,漏诊45例,误诊9例。DTS的图像优秀率高达93.0%,常规X射线摄影技术中的图像优秀率为50.0%。DTS图像比常规X射线摄影图像的清晰度高、对比度明显。常规X射线摄影像图像骶尾骨结构显示不清晰,难以确定骨折或脱位,易发生漏诊。结论 DTS可以多方位、多层面地获得清晰度高、对比度明显的骶尾骨图像,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从而避免误诊和漏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轴向融合内固定术(Axia LIF)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微创技术。因该手术入路是经尾骨尖旁入路,存在骶尾曲曲度过大,尾骨遮挡轴向通道的问题。本文将从尾骨的形态学、韧带及筋膜、肌肉、神经、奇神经节、血供以及临床常见的尾骨痛和尾骨切除术方面进行综述,可为Axia LIF手术改善轴向通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骶尾部外伤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骶尾部外伤患者拍摄骶尾骨正侧位片(DR),后行螺旋CT骶尾部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骶尾骨正侧位DR片对非移位性骨折不能清晰显示;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后,9例发现明显骨折征象。结论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够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骶尾骨骨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形态和结构,对骶尾骨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可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尾骨全切术治疗慢性尾骨痛的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10年1月采用尾骨全切术治疗慢性尾骨痛27例。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有3例出现中度骶尾部疼痛,1例切口浅表皮肤感染,无1例出现主要血管神经损伤、直肠刺激症状等并发症。27例病人,治疗成功率88.9%。结论:利用尾骨全切术治疗慢性尾骨痛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能有效地治疗慢性尾骨痛并避免患者长期非手术治疗带来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0.
生完孩子就"解脱"了吗?我相信很多新妈妈一定和我一样,受到顺产后遗症的困扰。首先声明,我是坚决支持顺产的。顺产对宝宝和妈妈都好,虽然当时疼得生不如死,但也就那么十几个小时,咬咬牙、跺跺脚就过去了。更加考验和折磨人的是,顺产会带来身体上的诸多不适,比如很多妈妈都会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