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0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208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277篇
综合类   1765篇
预防医学   248篇
药学   722篇
  8篇
中国医学   5490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579篇
  2011年   604篇
  2010年   549篇
  2009年   503篇
  2008年   611篇
  2007年   552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564篇
  2002年   476篇
  2001年   451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1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均为2岁~6岁学龄儿童。10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与腮腺肿大,其中单侧肿者26例,双侧腮腺肿大者74例,合并颌下腺肿大者24例,除5例并发脑炎外,完整病例数为95例。实验室及其它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者91例,计数低于4.000×10~9/L3  相似文献   
62.
白花丹乙醇液治疗液体外渗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 16 0例静脉输液致液体外渗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80例 ,观察组采用白花丹乙醇液外涂 ,对照组采用 33%硫酸镁湿敷 ,30~ 6 0min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白花丹乙醇液具有散瘀止痛、消肿消炎的作用 ,适用于治疗液体外渗。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中草药鹿角内服,鲜蒲公英外敷治疗乳痈初起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鹿角打碎内服,同时鲜蒲公英捣碎外敷;对照组用西药青霉素800万U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输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0%,6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鹿角内服,鲜蒲公英外敷治疗乳痈初起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4.
我们近年来采用推拿、中药外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颈性眩晕6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加中药外敷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复温、合理供应热卡、抗感染、早期预防、纠正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方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注射或滴注。5~7d为1疗程,重症每天可用2~3次。同时加中药化瘀止痛膏外敷,日2次,共观察7d。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恢复快,并能有效防止病情发展,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用生脉注射液和中药外敷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能有效促进体温回升、硬肿消失.阻止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降低死亡率.疗效明湿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66.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肢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损害,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临床特点为冬春季节多发,多在出生后1周内发病,下肢、臀部、腹部、面颊、背部乃至全身均可出现硬肿.一般表现为体温不升,反应差,哭声弱或不哭,吸吮困难,尿少或无尿,严重时合并肺炎、败血症、心肌损害、肺出血及DIC等而危及生命[1].我科自1999年1月~2000年12月选用6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通过复温、控制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及加用复方热敷散外敷,硬肿消退天数明显缩短,效果显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以丁香、肉桂、细辛等组成的腹泻灵外敷脐部(神阙穴)治疗急性肠炎106例,痊愈率为91.5%。并随机设立痢特灵、庆大霉素、山莨菪碱西药对照组100例,痊愈率为88%。两组相比,腹泻灵组对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动物实验证明,腹泻灵内用无急性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长期外用无蓄积性毒性作用,对球结膜与完好皮肤及破损皮肤均无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68.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起病迅速、进展迅速,病人痛苦重,需尽早缓解临床症状。2000年1月-2004年8月,应用生大黄胃管内灌注和芒硝腹部外敷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35例,取得较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鼻衄为临床常见症状.诱因颇多,有反复发作者,根治不易。余于临床每施以加味一金散敷局部涌泉穴治之,效甚佳。现介绍如下。1方法取独头紫皮蒜1枚。捣烂如泥,加入吴茱萸粉10 g,用少许醋拌成糊状,取2 cm大小一团,外贴对侧涌泉穴(即左鼻衄贴右足,右鼻衄贴左足,双侧鼻衄则均贴),外用胶布固定。4 h~6 h即取下。但亦因人而异,以足底有较强刺激感为度。防止发泡而影响行走。2体会本方目U一金散加吴萸一味成方,一金散出于<肘后方>,用独头蒜一味,外治“鼻衄不止,诸药不验”。加入吴萸。乃取其透皮促进、引火下行之力,以加强疗效。本方对阴虚阳亢、热…  相似文献   
70.
我科1998~2003年收治36例入院时已患压疮患者,对其中20例使用百多邦和伤安素治疗,与另外16例使用干纱布、凡士林纱布外敷创面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