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64篇
  免费   1296篇
  国内免费   528篇
耳鼻咽喉   237篇
儿科学   315篇
妇产科学   595篇
基础医学   1280篇
口腔科学   738篇
临床医学   10980篇
内科学   2845篇
皮肤病学   219篇
神经病学   515篇
特种医学   18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3931篇
综合类   22696篇
预防医学   14634篇
眼科学   466篇
药学   10477篇
  104篇
中国医学   3666篇
肿瘤学   561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546篇
  2022年   501篇
  2021年   659篇
  2020年   947篇
  2019年   688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988篇
  2016年   1217篇
  2015年   1663篇
  2014年   3708篇
  2013年   4051篇
  2012年   5199篇
  2011年   5232篇
  2010年   4190篇
  2009年   4181篇
  2008年   6240篇
  2007年   4997篇
  2006年   4112篇
  2005年   6277篇
  2004年   5646篇
  2003年   3641篇
  2002年   2147篇
  2001年   1642篇
  2000年   1190篇
  1999年   1276篇
  1998年   990篇
  1997年   772篇
  1996年   658篇
  1995年   601篇
  1994年   522篇
  1993年   239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9 毫秒
21.
22.
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血糖控制与DN的改善相关性有限,其不是DN的唯一决定因素,血脂代谢等因素也参与DN的发生、发展。三酰甘油、非酯化脂肪酸、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胆固醇、非典型鞘脂、载脂蛋白等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导致DN。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减重、适量运动对DN的治疗至关重要。现已发现贝特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欧米伽-3、硫辛酸可改善糖尿病患者因血脂代谢紊乱引起的神经损伤。还有一些药物是通过阻断致病通路治疗DN,但这些尚未在临床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菌群分布、影响因素,并就总结和分析影响因素拟定相应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收治的54例择期卵巢癌细胞减灭术患者住院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并收集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并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本次接受调查患者中有7例(12.96%)发生切口感染;并经多因素分析术后切口感染主要包括:年龄、糖尿病、FIGO分期III-IV期、异体输血;经菌群实验发现共分离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分别为,其中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临床护理应就患者自身情况选择自体血回输和胰岛素治疗等方式预防卵巢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针对已经存在切口感染患者应根据菌群分布和耐药菌试验选择合适药物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4.
《中国药物警戒》2020,(4):253-256
1EMA总结2019年发布的药品安全重要新建议2020年1月9日,欧洲药品监督管理局(EMA)网站发布了《2019年人用药品简报》(Human medicines highlights 2019)。报告中提及:药品一旦获准上市,EMA和欧盟各成员国即持续监测产品质量及其在上市后真实使用中的获益-风险平衡;这一举措旨在优化用药方式、实现患者获益最大化,并保护患者、使其免于发生可避免的不良反应;为此采取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包括修改产品信息、暂停使用/销售、召回部分批次,直至产品撤市。  相似文献   
25.
目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依然严峻,医院感染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及时解决医院感染防控中遇到的难点,并提出对策,是防止COVID-19疫情在医院蔓延的重要举措。方法针对COVID-19感染防控的难点,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和医院防控实践,提出解决对策。结果本文从医院应急防控组织体系的建立、筛查流程的制定、医护防护用品分配、发热患者的处置、应急处置流程的制定、保障一线医务人员六个方面遇到的防控难点与解决对策进行解析。结论面对COVID-19疫情感染防控,各医院应尽早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优化原有的感控工作,并及时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难点,集中资源开展科学、规范、有序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现有护理措施和模式下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或者改进方式,降低护理风险程度和提高护理质量。医护人员经过自我业务的反省、参加相应护理培训计划,是自身护理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同病种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2组(n=32)。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开展临床免疫检验,观察组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88%;观察组治愈19例,显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疫检验前、中、后等各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是提高免疫检验质量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8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各类操作及医疗仪器等对新生儿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医疗环境影响和物理刺激是对早产儿产生不良影响的重要因素。实施有效干预措施后,患儿出生15d 平均体重总增长409.6±23.3g。结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因素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新生儿康复。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处理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81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后)和对照组(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前)各41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急救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9.76%<26.83%)相对更低(P <0.05),症状完全消失时间[(3.95±1.42)d <(5.51±1.71)d]和住院时间[(6.72±1.85)d <(9.15±2.43)d]相对更短(P <0.05)。结论为减轻新生儿窒息对于患儿健康的损害,采取预防性的临床处理及护理方法,促进疾病的良好恢复,更好的保障患儿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