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62篇
  免费   770篇
  国内免费   372篇
耳鼻咽喉   242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468篇
口腔科学   558篇
临床医学   4282篇
内科学   818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119篇
特种医学   5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249篇
综合类   6677篇
预防医学   1312篇
眼科学   187篇
药学   2709篇
  27篇
中国医学   1345篇
肿瘤学   883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476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521篇
  2020年   563篇
  2019年   491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386篇
  2016年   497篇
  2015年   610篇
  2014年   1076篇
  2013年   1058篇
  2012年   1334篇
  2011年   1434篇
  2010年   1345篇
  2009年   1303篇
  2008年   1443篇
  2007年   1340篇
  2006年   1168篇
  2005年   1463篇
  2004年   1087篇
  2003年   972篇
  2002年   879篇
  2001年   779篇
  2000年   596篇
  1999年   485篇
  1998年   406篇
  1997年   440篇
  1996年   327篇
  1995年   328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目的:研究不同饮食护理对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饮食护理方法,将食管重建术后病例分为A、B两组,每组842例,A组采用传统饮食护理,B组采用积极饮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上消化道炎症发生情况。结果:1吻合口狭窄A组60例,发生率7.13%,B组38例,发生率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瘘A组8例,发生率0.95%,B组10例,发生率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上消化道炎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饮食护理能够降低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薄膜敷料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后造瘘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盆腔肿瘤导致肾后性肾衰竭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后需要长期留置造瘘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干预前应用传统的无菌纱布和胶布护理造瘘口,干预后使用薄膜敷料覆盖造瘘口。结果干预前患者普遍担心脱管和感染;干预后,患者日常生活,如沐浴、睡觉姿势、活动等的舒适感明显高于干预前;肾造瘘口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胶布松脱时间为(5.47±1.48)d,干预后薄膜敷料松脱卷边时间为(14.22±1.9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薄膜敷料粘性稳定、防水、防菌、透气和低致敏等优点,能够很好地保护造瘘口和固定造瘘管。适用于长期肾造瘘患者的造瘘口护理。  相似文献   
993.
[本刊讯]为鼓励和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的继续教育项目,推进上海市科协系统继续教育项目的实施和推广,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相关专家经过综合评审,公布了2015年度上海市科协继续教育示范项目名单。其中,10个项目为优秀示范项目,23个项目为示范项目。由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授权、上海市护理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联合举办的“国际造口治疗师培训课程项目”荣膺“2015年度上海市科协继续教育优秀示范项目”;由上海市护理学会和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支持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护士培训实践项目”获得“2015年度上海市科协继续教育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引流的新处理方法。方法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共收治421例行Dixon术病人,男性279例,女性142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5.7岁。术前经肛门指诊及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为中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5~10 cm,回顾性分析2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病人临床资料,其中16例病人采用经肛门吻合口漏口置管引流术治疗吻合口漏,采用传统腹腔引流管冲洗引流8例,2例因弥漫性腹膜炎再次行结肠造瘘术。结果 421例病人中发生吻合口漏26例,发生率为6.2%。16例发生吻合口漏病人经肛门吻合口漏口置管引流术治疗,采用传统腹腔引流管冲洗引流8例及2例因弥漫性腹膜炎再次行结肠造瘘术,均达到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腹膜炎及腹腔感染,从漏发生至漏治愈拔管时间为6~10 d,平均8 d。结论经肛门吻合口漏引流可作为中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后吻合口漏的重要治疗措施,具有缩短漏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简单安全、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腹壁缺损关闭法在肠管造口还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分别应用传统方法(23例)和改良方法(23例)关闭造口部位腹壁缺损的病人46例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与传统方法比较,改良方法组病人手术时间明显缩短[(42.3±12.9)min比(55.4±14.7)min,t=3.212,P=0.002];术后疼痛评分更低[(3.9±2.8)分比(5.5±2.2)分,t=2.155,P=0.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初次排便时间、切口感染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造口还纳手术中改良腹壁缺损关闭法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症状轻,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  探讨双器械吻合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Dixon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Dixon保肛手术治疗,对照组联合单器械吻合予以治疗,实验组联合双器械吻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肠道功能恢复较早,患者尿管留置时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治疗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肛门功能良好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P <0.05)。结论  应用双器械吻合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Dixon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疗效显著,患者肛门功能恢复程度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恶性肿瘤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两种途径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67例直肠肛管恶性肿瘤患者,按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34例(经腹内斜肌腹膜外造口),B组33例(经腹直肌外缘腹膜外造口),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造口水肿、造口回缩塌陷、造口坏死、造口梗阻)和术后远期指标(腹胀感受、排便感觉、控便能力、造口旁疝、造口脱垂)的差异。结果两组均未发生造口回缩塌陷、造口梗阻、造口脱垂;在造口手术时间、造口水肿、造口坏死、排便感觉、腹胀感受和造口旁疝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便能力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两种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方式均安全可行,A种术式在预防造口旁疝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适合普通患者;对于肠管较粗、系膜过于肥厚者适合B种术式。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