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3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3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109篇
内科学   149篇
皮肤病学   492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74篇
外科学   1945篇
综合类   2250篇
预防医学   281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924篇
  28篇
中国医学   784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465篇
  2012年   594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468篇
  2007年   491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下腰痛患者后路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分析下腰痛患者后路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探讨防治办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1988~1998年6月间采用后路手术治疗下腰痛,即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9%,早期(术后2周以内)并发症18例,晚期并发症15例,但无一例并发神经根损伤。结论:除了术中操作技能外,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及时观察、早期功能锻炼,都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新方法,即腹腔镜下治疗小儿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对1994年-2004年8月因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2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获满意疗效,无术后并发症。均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口小、腹膜创面少、操作轻柔、腹腔干扰少,能较大限度地减少术后腹腔内再粘连,为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不仅在成人,而且可用于小儿临床,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3.
人到中年,经历了成长、升学、择业、婚嫁、生育等关隘,仍不能享受秋日金色的阳光。抬头远望,前途依然布满坎坷与艰难,还得奋力拼搏,不停地“忘我”工作、但请别忘记——  相似文献   
44.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变性所致的颈椎骨、软骨、韧带等多种退行性改变,使颈脊髓、神经根及血管等邻近组织受损而产生的临床症候群,又称颈椎综合症。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颈椎病中的一种类型,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并从事伏案或低头工作的人群,由于他们长期低头使颈部肌肉处于一种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的韧带和肌肉易受到牵拉劳损,由于颈椎活动度大而解剖结构相对薄弱,使椎骨间连接失去稳定,以致椎体和椎间关节不断发生磨损,久之,则发生反应性的椎体边缘、后关节、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特别是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因增生伸入到椎间孔内,使颈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而引起颈、肩、臂的疼痛和麻木。笔者运用针刺配合椎间孔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又称葡萄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坏死症(staphylococcal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即TEN)(亦称lyell病)及金葡萄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taphyloccoccaus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的金葡萄球菌(71型)引起的婴儿急性表皮颗粒层细胞坏死的严重型皮肤感染。  相似文献   
46.
天疱疮的临床分型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捷  潘萌 《上海医学》2007,30(1):1-4
天疱疮是一组大疱性皮肤和黏膜疾病,具有慢性、复发性和严重性等特点。临床表现为正常皮肤或黏膜表面出现松弛性水疱、大疱,尼氏征阳性。组织病理为棘层松解,表皮内可产生裂隙、水疱和棘松解细胞;真皮水肿,少数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浸润。天疱疮亦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致病性的针对自身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在下颈椎损伤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颈椎后路手术中采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加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共32例.根据情况复位,双侧椎板减压或单开门减压,部分病例未减压.选用3.5mm皮质螺钉,双皮质固定.结果 随访6~24 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3~5 个月获得良好骨性融合,无螺钉松动及断钉现象,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术技术相对简单,固定节段短,力学强度好,知应证广,是颈椎后路手术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颈椎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1998年3月~2005年9月采用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颈椎损伤32例,对脊髓术后功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32例未发生术中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或神经症状加重及手术期死亡。植骨块术后3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无钢板松动、螺钉松动及不良异物反应等并发症。颈椎生理弯曲良好,无1例发生融合椎节塌陷。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13例A级中7例恢复至B级,3例恢复至C级,3例无恢复;9例B级中,6例恢复至C级,3例恢复至D级;6例C级中,4例恢复至D级,2例恢复至E级;4例D级均恢复至E级。[结论]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颈椎损伤一次性减压,减压彻底,疗效提高,治疗周期缩短,颈椎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49.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osacral Disc Herniation,LDH)是导致下腰痛的常见病。随着光纤、显微摄像系统及手术器械的发展,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ED)得到发展应用,明显减轻了传统手术中难以避免的组织结构损伤。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实,牵拉肌肉造成肌肉的损伤和失神经改变,可导致术后腰痛。我院自2002年5月,应用MED技术治疗LDH52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臀肌挛缩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的一种疾病[1]。多发生在儿童,往往导致髋关节功能活动受限所表现特有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1997年1月~2007年5月,笔者共治疗臀肌挛缩综合征279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