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32篇
  免费   925篇
  国内免费   486篇
耳鼻咽喉   70篇
儿科学   75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800篇
口腔科学   71篇
临床医学   3167篇
内科学   2700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230篇
特种医学   7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3430篇
综合类   7595篇
预防医学   1089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3178篇
  92篇
中国医学   1144篇
肿瘤学   356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589篇
  2022年   534篇
  2021年   772篇
  2020年   820篇
  2019年   909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701篇
  2016年   773篇
  2015年   797篇
  2014年   1350篇
  2013年   1291篇
  2012年   1479篇
  2011年   1424篇
  2010年   1241篇
  2009年   1248篇
  2008年   1475篇
  2007年   1314篇
  2006年   1338篇
  2005年   1353篇
  2004年   906篇
  2003年   879篇
  2002年   740篇
  2001年   564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右肝第V段胆管切开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第V段胆管切开治疗右侧肝内Ⅲ级胆管狭窄并结石病例15例。结果第段V胆管切开能充分显露右侧肝内各段Ⅲ级胆管,在直视下矫正右各肝胆管狭窄、梗阻,并能作大口径的胆肠吻合。结论第段V胆管切开能更彻底地解决右侧各段Ⅲ级胆管狭窄合并结石的手术问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2.
1 病例报告 患者25岁,住院号:99792,于1998年6月25日因孕产,足月妊娠,臂位在他院行子宫下段横切121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宫腔内有一巨大赘生物,常规剖宫产后,未对赘生物作任何处理即关腹。术后情况良好,术后第3天,患者感下腹部阵发性隐痛不适伴持续性低热,未作任何处理。术后第16天,患者腹痛加剧,发热,体温39.8℃,恶心,呕吐,转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手部多节段离断再植的最佳方法.方法 统一指挥,分组手术,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血管吻合质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严密观察,有效预防和处理血管危象.加强功能康复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手功能.结果 再植成活良好,经随访手部功能恢复较好.结论 分组手术,密切配合,术中术后全面有效的技术操作和处理可提高手部多节段离断再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4.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较多,效果不一,近年用动髋螺钉系统(DHS)治疗效果好,自2003年5月.2003年11月,共施行DHS内固定治疗股骨上段骨折1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5.
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多节段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采用一期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侧块钛板固定加前路减压支撑植骨钛板固定术治疗术前MRI显示三个节段以上(含三个节段)颈脊髓前后方受压,X线动态片显示颈椎失稳或后突畸形的20例脊髓型颈椎病。结果 一期后、前路手术20例,手术时间平均5.5h(5~7h),失血量平均500ml。术后1~2d病人戴颈围离床活动,颈围外固定12周,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无伤口感染,未见颈椎内固定及植骨块松脱移位,X线摄片显示术后4个月前方植骨块与椎体融合。临床颈痛消失,四肢神经症状按Nurick分级均较术前上升一级以上,平均从术前3.3级升至术后2.4级。结论 一期后、前路颈椎管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为复杂棘手的多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在达到充分解除颈脊髓前后压迫同时稳定颈椎,预防了前方支撑植骨的松脱、颈椎的后突畸形发生,提高了植骨融合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6.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指位于T10~L2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腰膨大部位、脊髓圆椎或高位马尾神经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本病并不少见,由于部位的特殊,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常被漏诊或误诊;在手术治疗上亦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在治疗方法选择上没有形成较一致的认识;因而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7.
穆叶赛  许力舒 《新疆医学》2004,34(3):155-157
在北美和欧洲,急型心肌梗死(AMI)是首要的人口死亡原因。在美国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急性心梗而住院。此外,估计有20~30万人在达到医院以前已死于AMI。虽然急性心梗的死亡率已有所下降,但其发病率仍然值得关注。在急性心梗后恢复期住院期间,医生的职责应是着手帮助病人减少危险因子、降脂治疗、戒烟等并进行心梗后危险分层。因此,对AMI患者根据心电图上ST段改变进行危险评估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8.
苏华荣 《中国病案》2004,5(11):50-50
颈段脊髓肿瘤的手术常用侧卧位和坐位.采用全麻气管插管坐位手术的优点在于:显露清楚,操作方便,术野干净.[1]怛术后病人易发生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颅内低压综合征.颈段位置较高,因肿瘤压迫及手术损伤,有引起术后呼吸麻痹的危险.因此术后观察及护理至关重要.作者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进修期间,参与护理此类病人11例,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非心肌梗死所致梗死样ST段抬高的临床及心电学特征。方法:分析23例非心肌梗死所致梗死样ST段抬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T段抬高时是否伴心肌损害或坏死分为2组:①伴心肌损害或坏死的梗死样ST段抬高。②不伴心肌损害或坏死的梗死样ST段抬高。结果:梗死样ST段抬高有以下临床及心电学特征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同。(1)伴心肌损害或坏死的梗死样ST段抬高:①心电图(ECG)呈坏死、损伤性改变显著而胸痛相对较轻,心肌酶升高相对不显著。②除心脏或纵隔肿瘤直接浸润心肌外,病理性Q波常呈一过性可逆性改变,经适当治疗一般在短期(3—7d)内消失。③病理性Q波与ST段抬高发生的导联“不吻合”,且不能用某支冠脉阻塞来解释麟改变。(2)不伴心肌损害或坏死的梗死样ST段抬高:①心肌酶谱及其同功酶、心肌肌钙蛋白均正常。②Blugada综合征有特征性EGG改变,即V1~V3导联ST段呈尖峰样抬高伴右束支传导阻滞。③早期复极综合征常伴左胸导联ST段凹面向上抬高及T波高尖。④脑血管疾病、心脏外压性肿瘤及各种原因所致短时间休克亦有各自的临床、ECG及影像学特征。结论:非心肌梗死所致梗死样ST段抬高存在不同的临床和心电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0.
ST段抬高与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肌梗死时ST段抬高是心肌急性损伤的标志,是心梗早期诊断和再灌注治疗选择的重要依据;成功的心肌再灌注治疗可缩短ST段的演变时程,ST段的早期快速回降是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的客观指标;ST段抬高的幅度、导联数、形态和演变(动态变化),特别是ST段的再抬高和持续抬高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