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54篇
  免费   4188篇
  国内免费   2652篇
耳鼻咽喉   237篇
儿科学   456篇
妇产科学   469篇
基础医学   4491篇
口腔科学   390篇
临床医学   8112篇
内科学   6347篇
皮肤病学   375篇
神经病学   1191篇
特种医学   15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5篇
外科学   2672篇
综合类   16722篇
预防医学   4375篇
眼科学   355篇
药学   8380篇
  117篇
中国医学   4819篇
肿瘤学   4077篇
  2024年   865篇
  2023年   2764篇
  2022年   2312篇
  2021年   2661篇
  2020年   2090篇
  2019年   2225篇
  2018年   1136篇
  2017年   1708篇
  2016年   1748篇
  2015年   1924篇
  2014年   2791篇
  2013年   2707篇
  2012年   3477篇
  2011年   3739篇
  2010年   3275篇
  2009年   3255篇
  2008年   3761篇
  2007年   3322篇
  2006年   3054篇
  2005年   3364篇
  2004年   2635篇
  2003年   2293篇
  2002年   1836篇
  2001年   1457篇
  2000年   1066篇
  1999年   650篇
  1998年   603篇
  1997年   565篇
  1996年   411篇
  1995年   396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5 毫秒
991.
我们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治疗透析过程发作性高血压,意旨在其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1病例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在血液透析中反复发生高血压的慢性终末期肾衰18例,其中高血压3级9例,高血压2级6例,高血压1级3例,18例患者中男13例,女5例,年龄35~58岁,合并冠心病12例,高心病4例,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Ⅳ级4例,Ⅲ级8例,Ⅱ级4例。从选择时段起始对上述18例患者所作的67透析例次按随机抽样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次,对照组31例次。两组透析前SBP、DBP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05)。1.2观察方法1.2.1血压测量:测量患者卧位非穿…  相似文献   
992.
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与肾小管损伤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尿液中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在诊断肾小管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 5 2例多种肾脏疾病患儿尿液中Cys C浓度 ,并与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尿溶菌酶 (Lys)、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进行相关比较。结果 尿Cys C浓度在 5 2例患儿中异常百分率 (5 5 77% )略高于RBP ,二者经相关回归分析呈显著性相关 (r=0 80 9,P <0 0 0 1)。结论 尿Cys C是诊断肾小管损伤的又一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93.
我科于1992年6月至2000年9月采用血塞通(昆明兴中制药厂)治疗突发性聋4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突发性聋住院患者82例(91耳),按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白细胞介素-5(sIL-5)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急性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sICAM-1和sIL-5浓度,并与20例正常婴儿对照比较。结果 RSV毛支患儿sICAM-1、sIL-5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 sICAM-1、sIL-5参与婴儿RSV毛支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95.
中药DNA分子鉴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了近年来中药DNA分子鉴定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应用。分析了RFLP、RAPD、DNA序列分析等常用技术的特点及在动、植物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情况,展望了DNA分子鉴定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6.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中参与异位内膜的种植、生长、血管形成以及炎症、不孕症状的形成等多个环节。本文探讨了 1 7β 雌二醇 (E2 )对巨噬细胞产生TNF α的影响 ,以探讨内异症TNF α的诱导因素及其产生的途径。1 方法  按文献[1 ] 方法取大鼠腹腔巨噬细胞。TNF α的活性采用L92 9细胞毒法[6 ] 。2 结果2 .1 E2 对巨噬细胞释放TNF α的影响 细胞培养 1 2h后加入E2 ,继续培养不同时间取上清液 ,测TNF α活性。结果可见E2 0 0 1~ 1 0 0 0nmol·L- 1 诱导巨噬细胞产生TNF α,其中以 1 0 0nmol·…  相似文献   
997.
第3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内源性的H2 S是第 3种气体信号分子。H2 S通过cAMP途径调节神经突触功能 ,H2 S是一种神经调节因子或神经递质 ;H2 S亦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 ,它通过激活血管平滑肌KATP通道和使血管平滑肌膜电位去极化 ,或通过能降低外Ca2 + 内流而实现其血管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抗肿瘤转移机理。方法: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荧光标记法,体外研究高转移性肺癌细胞(PG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黏附分子表达以及复方丹参抗肿瘤转移作用。结果:复方丹参可明显抑制PG细胞表面CD44,CD54的表达。复方丹参对PG细胞与激活和静息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黏附分子CD44,CD45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复方丹参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抑制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及黏附分子表达可能是复方丹参抗肿瘤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9.
何山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8):760-760
目的 通过对338例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了解并探讨佛山地区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状况。方法 338例入院后即检测肝功能,甲、乙、丙、丁、戊、庚型病毒血清标志物。HCMV、TTV、EBV血清标志物。结果甲、乙、丙、丁、戊、庚型病毒血清标志物均有比例的检出率,其中单一肝炎发病率最高是乙型肝炎,但戊型肝炎感染率比单一乙型肝炎发病率要高,TTV检出率为O。结论 甲、乙、丙、丁、戊、庚型病毒性肝炎有一定比例的流行趋势和相当比例的未定型病毒性肝炎流行。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氟伐他汀与低分子肝素及基础治疗 (钙离子拮抗剂、β 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阿司匹林等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5 6例确诊的UAP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低分子肝素组 (在基础治疗上加低分子肝素 )、氟伐他汀组 (在低分子肝素组加用氟伐他汀 )。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及氟伐他汀组对UAP近期疗效皆显著 (P <0 0 1) ,但氟伐他汀组对UAP远期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组 (P <0 0 5 )。结论 早期应用氟伐他汀对UAP的远期疗效明显 ,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