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祛风止痛胶囊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0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4)和治疗组(n=55)。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 mg/次,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祛风止痛胶囊,6粒/次,2次/d。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实验室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肿胀数目、关节压痛数目、DAS28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补体C3和C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ESR、RF、C3、C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止痛胶囊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反应症状,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2.
我今年54岁,患类风湿关节炎已经5年了,经常出现关节疼痛僵硬、腰痛、不能行走、易感冒等症状.这期间,我严格按照医生给的治疗方案服药治疗,可病情却丝毫不见好转.最近两年,我只能靠服用止痛药来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手指和脚趾也.出现了严重的变形.后来,我经过多方打听,得到了一个用牛蒡根和黄豆泡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偏方.我使用此方治疗了两个月,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就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相似文献   
53.
刘岳生 《中国骨伤》1995,8(3):37-37
倒程逆式旋转推挤手法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广东省翁源县人民医院(512600)刘岳生肱骨内上课Ⅲ、Ⅳ型骨折是指肱骨内上髁骨折向尺侧前方移位并翻转,或骨块进入关节腔(鹰嘴窝)、肘关节脱位。笔者试用"倒程逆式旋转推挤"的手法治疗,效果满意。现将1989~19...  相似文献   
54.
《中国药店》2004,(6):87-87
目前我国关节炎患者的人数已超过1亿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关节炎.防止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55.
“老寒腿”的病人年龄大都在45岁以上,起病缓慢。两侧或一侧膝关节经常隐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好转。阴天下雨时,症状更加厉害,因此十分怕冷,初秋时节,就早早穿上了毛裤,有时急性疼痛发作,关节僵硬,活动时有弹响声,久坐后关节僵硬加重,活动后稍有好转。晚期关节肿胀,活动受限。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增长,“老寒腿”成了骨科热门,每天门诊,“老寒腿”占了相当比例。  相似文献   
56.
胡兰萍 《护理研究》2007,21(12):3242-324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手、足、指、趾等小关节最易受累,轻者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重者关节变形、强直,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由于病因不清,目前尚无特异治疗手段。2006年10月-2007年3月我科采用益赛普(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全新生物靶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2例,随访1个月,96%的病人疗效满意。现将益赛普靶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58.
膝关节滑膜炎是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所致的膝关节滑膜的无菌性炎症,为骨伤科临床的常见病,以膝关节肿胀疼痛,屈膝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发病率较高,越来越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因此明确膝关节滑膜的解剖、生理功能和滑膜炎的病理改变、临床症状及诊疗机理是十分必要的。现将涉及本病的解剖、生理、病理、症状特点及诊治机理作以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9.
骨膜增生厚皮症(pachydermoperiostosis,PDP)是一种少见的可能与遗传相关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青春期后发病,以骨膜增生、皮肤肥厚和皱褶、杵状指、关节肿胀积液、皮脂溢出和多汗等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自信,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于2009年11月收治1例面部原发性骨膜增生厚皮症患者,  相似文献   
60.
膝关节粘连的主要原因是膝关节内或其周围组织结构受损,表现为关节主、被动活动范围受限,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造成严重影响[1]。在功能恢复期,不论是仪器,还是人工帮助其恢复功能,都不可避免造成局部皮温高、关节肿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