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02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685篇
耳鼻咽喉   199篇
儿科学   137篇
妇产科学   78篇
基础医学   898篇
口腔科学   928篇
临床医学   2521篇
内科学   843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955篇
特种医学   8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039篇
综合类   4901篇
预防医学   942篇
眼科学   133篇
药学   1667篇
  28篇
中国医学   1022篇
肿瘤学   211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68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524篇
  2020年   494篇
  2019年   535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572篇
  2014年   965篇
  2013年   876篇
  2012年   1130篇
  2011年   1167篇
  2010年   1091篇
  2009年   1069篇
  2008年   1292篇
  2007年   1145篇
  2006年   1117篇
  2005年   1158篇
  2004年   867篇
  2003年   822篇
  2002年   689篇
  2001年   488篇
  2000年   397篇
  1999年   315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目的:应用同侧腓骨带肌蒂移位胫腓融合治疗胫骨缺损。方法:手术治疗胫骨骨髓炎致胫骨缺损6例。其中缺损最短的3.8cm,最长的11cm。均采用同侧腓骨带肌蒂移位胫腓融合术,胫骨缺损处填充髂骨条。结果:6例全部获随访,4个月以内均融合,7-8个月均愈合良好,一年内正常行走。结论:同侧腓骨带肌蒂移位胫腓融合治疗胫骨缺损,手术操作较简单,腓骨在受区愈合快,抗感染力强,胫骨化良好。  相似文献   
92.
虽然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的病因未知.但是遗传因素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早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早在20世纪30年代。文献中就有特发性脊柱侧凸具有家族聚集现象的临床报道。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中有重要作用。笔者就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遗传模式及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
黎燕玲  谢爱玲 《广西医学》2005,27(5):751-752
随着剖宫产率不断增加,剖宫产术式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对我院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采用横切口侧入撕拉法腹膜外剖宫产46例进行临床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4.
小儿医源性隐睾常会给患儿带来不良后果,如不尽快手术,将影响患侧睾丸发育生长,严重者可丧失生精能力,而且有恶变可能性。不恰当的医疗操作是造成医源性隐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致上矢状窦阻塞时侧支静脉通路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分析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致上矢状窦(SSS)阻塞时其侧支静脉通路的建立情况,确定其在肿瘤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 总结归纳86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行MRA及DSA检查时的静脉系表现。结果 27例发生SSS完全阻塞,59例部分阻塞。18例在阻塞的SSS周围出现了由表浅皮层静脉所形成的侧支静脉环;通过表浅皮层静脉与蝶顶窦及小脑幕静脉系建立端—端吻合的16例;通过与Troland或Labbe静脉建立吻合的14例;通过大脑镰与下矢状窦吻合的9例;通过脑膜静脉并经板障静脉引流到颈外静脉系的17例;混合型12例。结论 上矢状窦旁脑膜瘤致SSS阻塞时,肿瘤周围存在广泛侧支静脉通路,术中应注意保护。脑DSA及MRA检查对术前了解SSS通畅性及侧支静脉通路建立有帮助。  相似文献   
96.
1838年Recamier首先提出用手指扩张肛门的肛裂扩肛术^[1],迄今仍被临床作为较好的非手术疗法而经常使用于肛裂的治疗。笔者在应用此法基础上结合按摩和长效止痛剂封闭法选择性应用于肛裂的治疗,收到更好的疗效。随机抽取2002~2003年收治肛裂病例200例,分别采用扩肛按摩封闭法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简称侧切术)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1 病例报告 例1男,68岁,左肺下叶鳞癌,术前 X 线胸片示双侧陈旧性肺结核.2001年3月在全麻下,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术毕缝合切口时,病人呼吸加快,气道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至0.82,右侧肺呼吸音消失,急拍 X 线胸片示右侧气胸,右肺大部受压.经胸腔闭式引流及吸氧等处理,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98.
99.
孔琦  刘洪波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0):616-617
目的 观察后路钛网椎板成形侧块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9年至今,共有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后路钛网椎板成形侧块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及X线评定。结果 通过平均2年5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都得到了改善,其中优6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3.8%;术后椎管矢状径平均增加4.2mm,钛网无位置变化,并已被再生骨固定。结论 在进行后路减压的同时,钛网椎板成形及侧块内固定,尤其适用于有节段性不稳的脊髓型颈椎病并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总结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与经验。方法 对 1995年 12月至 2 0 0 2年 12月在我院采用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患者 1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经 6个月至 6年 2个月随访的 42例中 ,优 2 5例 ,良 14例 ,中 2例 ,差 1例 ,优良率 92 8%。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术中减压彻底 ,不随意破坏骨性结构 ,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