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23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高温是导致烧伤的主要原因,人们常常忽视低温持续长时间作用也可导致烧伤。低热烧伤常因用热水袋取暖、理疗等同一部位长时间接触低温热源引起,由于对低热烧伤认识不足,易延误治疗。我院1998年1月~2006年4月共收治52例由于低热深度烧伤延误诊治者,现分析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2.
根据低热一证病因、病机较复杂,易影响气血阴阳发生病理变化的特点,以辨证分型方法,抓住气血阴阳病理变化为核心,进行分型治疗。本文把低热分为外感余邪未清,阴血不足,瘀血内结,食滞不化等5型进行中药治疗。以2周为2疗程,结果痊愈26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2例,取得有效率96%的好效果。作者还认为,低热一证病程长,其证多有兼快,因此用药不宜单一,既可寒热并用,亦可攻补兼施,则疗效会更好。而对于一些  相似文献   
13.
老年低热烧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我科1998~1999年共收治老年低热烧伤病人29例,占同期烧伤患者的5%,笔者对老年低热烧伤患者进行了临床  相似文献   
14.
夏季低热的治疗少有报道。我院近3年共诊治夏季低热患者40例,所用药物有,复方板蓝根颗粒、藿香正气水、清开灵注射液等,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贯煎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贯煎由清代医家魏之 创制 ,首见于《续名医类案·心胃痛门》胃痛治验按语中。方由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枸杞子、川楝子六味药组成 ,具有养阴滋液、疏肝调气的作用。凡肝肾阴虚、肝郁气滞的病证和诸变证 ,以本方为主出入加减投之 ,多获佳效。现将笔者运用本方治疗杂症的体会介绍如下。1 胁痛 (阴虚肝郁 )胡某 ,男 ,4 5岁 ,1998年 6月来诊。主诉两胁隐痛 ,每因劳累后右胁隐痛明显。患慢性肝炎病史已历年余 ,病情时轻时重。某医院检查肝功能反复异常 ,肝在右胁下可触及 2 5cm ,质中等硬 ,脾可触及。近月来感口苦咽干 ,大便秘结 ,小…  相似文献   
16.
郭丽娃 《北京中医》1998,17(2):49-50
一、长期低热吴某某,男9岁,1997年9月4日初诊。患儿低烧四月余,高时体温为37.6℃。胸片、肝功能、血沉正常,OT试验(一),西医拟诊“低烧待查”。用抗炎、退热药后低热一直未退,求治于中医。诊见患儿精神尚好,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滑略数。查:咽红,...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为"甘温除大热"之代表方剂."甘温除大热"是用甘温之剂治疗发热的一种方法.甘温之剂治疗发热主要指"气虚发热"和或"阳虚发热",其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在<内经>"劳者温之"和<金匮要略>小建中汤治疗虚劳阳虚发热的启示下,首创补中益气汤治疗内伤发热.补中益气汤由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方中用药以甘温之品为主,具有甘温益气退热之效,故谓本方为"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剂.临床所见此类发热较多为低热,有时可见高热,病机历代各家见解不一,概括为:1)脾阳虚弱,气血虚损而发热.<脾胃论>曰:"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萘普生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热及并发症的疗效评价。方法采用双盲随机方法选出80例符合活动性肺结核标准的病例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用萘普生为治疗组药物、VitB1为对照组药物给予治疗,疗程为30日。每日测试体温,密切观察服用抗结核药物(PZA)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服用萘普生组30日内为100%,而对照组30日内为87.5%,两组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痛风症状的出现情况,治疗组为零。对照组出现4例为10%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萘普生作为一种活动性肺结核发热及服用PZA药物引起的痛风症状有明显的治疗、预防作用。在活动性肺结核患有发热症状及应用抗结核药PZA出现的痛风之并发症时,应用萘普生对症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引火归原法用于阴不敛阳、虚阳上浮之证。笔者应用该法治疗慢性咽炎、高血压病、低热、口腔溃疡等病,疗效较好,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韦殿闯 《中外医疗》2013,32(8):64-64,66
目的探讨老年低热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50例老年低热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致伤因素、烧伤部位、治疗方法。结果老年低热烧伤患者致伤原因多为某些原因所致的昏迷、知觉丧失、运动障碍、局部神经营养障碍而使患者长期接触低热源所致,与老年人自身生理特点和基础疾病有密切关系。结论对老年低热烧伤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在进行早期治疗的同时,妥善处理原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